公有云天下三足鼎立 華為揚帆勢必逐鹿其一
原創
遠眺全球,我們已經進入到第四次產業革命,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四個技術是這次產業的支柱,國家經濟戰略、相關政策也全部圍繞著這些信息技術開展。
近年來,云計算的技術、市場、格局都發生了質的飛躍,如今的云計算已經不再只著重于技術,而是面向融合的趨勢發展。我們需要做的,是建設更強有力的公有云平臺,形成開放和共享的價值觀。在未來開闊的云端,誰能逐鹿云海?誰又能讓云落地?
著眼國內的公有云市場,其重要角色已再悄然變化,基于互聯網和IT的公有云兩大支柱已被撼動,公有云全新的坐標,已經指向于——基于IT與運營商的公有云時代,面對公有云的第三股重要勢力,你準備好了嗎?
瓶頸該破,趨勢該追,沒時間猶豫了!
現有的數據中心采用專用模式進行部署,新應用的推出意味著存儲、服務器等基礎設施的重復投入,企業之間和企業內部部門、業務之間資源之間無法實現有效共享,導致資源利用率低下。另外,為了避免性能不足,必須針對應用的峰值采購部署基礎設施。
“奢侈型”的部署還不夠,數據中心管理與維護工作也在日益繁重,導致運營費用的開銷大幅攀升。大量繁瑣、復雜的維護工作阻礙了企業業務的創新與增值。與此同時,越來越突出的能耗問題,也在迫使企業更加慎重地考慮是否自己建立數據中心,或者使用外部的利用率更好的第三方基礎設施。
不僅是在企業內部,整個社會的信息化都在不斷加深,以及多終端的數據、社交網絡的普及,企業需要存儲、處理、利用的數據量和計算量都在成幾何增長。到了一定的基數后,企業自身的IT能力就會捉襟見肘,此時的問題是決策性的、選擇性的問題,大數據由于其數據的規模、計算資源的突發性消耗,將其交給專業的公有云廠商進行協作處理,是一個可行并明智的選擇。
誰能助你云海揚帆?云計算市場落地有聲
在中國市場“胃口巨大”的吸引下,早在2013年,亞馬遜云服務就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隨后的2014年,國外云服務商紛紛落地,其中由世紀互聯運營的Windows Azure也正式商用。然而,窺探IT市場的3.5萬億 公有云卻只占比不足4%,真可謂雷聲大雨點小。究其原因,是我們對公有云存在疑慮?還是其本身沒能體現出實際價值呢?
探究當下的公有云市場,不乏財大氣粗的互聯網廠商和傳統的IT廠商,同時還穿插以核心技術取勝的新銳企業,以及從IDC業務轉型過來服務商。歸其所有,無非是互聯網大鱷和IT技術為主導廠商占領了市場,但市場對其的反應又是如何?相比已有答案,在公有云領域,廠商主導未必能夠驅使企業轉型,只有落實用戶剛需,才是公有云未來的發展之道。
對于非IT的實體企業來說,增加商業模式并提升自身的行業競爭力是眾望所求也是企業發展之路。在“云”時代的號角聲中,雖有行業先鋒沖陣,但其能否落地還需有實力的企業在后方支援。
在公有云領域中,一向落地有聲的華為公司早在2012年就開啟了他的企業云服務探索,并在今年7月底,對外發聲:企業云服務戰略正式進入公有云市場。
作為電信運營商緊密合作伙伴的華為,將企業自身定位為公有云服務的使能者,通過企業實踐,研發并累計出公有云在建設和運營上的實戰經驗,與此同時,身為眾多企業伙伴的華為,還借鑒了互聯網企業所需的研發經驗,探索了一條集開發、運營、運維為一體的模式,構建了廣泛且有力的第三方ISV/ SI生態系統。豐富公有云市場的同時,也結合自身在運營商領域的引領作用,為中國打造出屬于自己并貼切企業剛需的公有云服務。
#p#
事實在講話:2015年的公有云市場將成三足鼎立
事實時間:2015年6月,華為與德國電信公司正式簽署了公有云領域戰略合作協議。在今年9月的HCC大會上,德國電信全球IT運營副總裁介紹了雙方在公有云領域的戰略合作。華為公司依托在公有云領域的技術積累,支撐了德國電信為中小企業,以及政企大客戶提供所需的云服務。在此之前的同年3月,德國電信即與華為簽署了在私有云領域的戰略合作協議,單單德電在云解決方案收入,已經達到了兩位數的增長百分比。可想而知,公有云市場,包括通過互聯網即可訪問的基礎設施、平臺和應用程序,還可更進一步。
事實時間:2015年8月,華為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正式簽署了云計算及大數據戰略合作協議。其合作的第一階段聚焦公有云整體方案、大數據核心平臺聯合創新領域,實現了中國電信的“天翼云”業務的快速發展。中國電信在中國本地擁有數量最多,總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及網絡體系,國內網絡節點超過300個,海外也擁有超過40個網絡節點,10個以上云服務節點。通過電信與華為強強聯合公有云服務的支撐,在中國做大,在世界做強,值得我們驕傲。
事實時間再次將我們推送到2015年10月, 我們看到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也正式確定華為作為Telefonica公有云的唯一全球戰略合作伙伴。究其原因,是華為公有云自身的實力與成功案例創造出的價值體現。此次雙方將聯合投入和運營公有云平臺,通過深入合作為歐洲和拉美地區的2000多萬家企業銷售和提供公有云服務。在此之前,以及自身在ICT技術上的領先,華為已經與Telefonica開展了深入的云計算戰略合作,建設了全新的基于云計算的高度敏捷全網ICT架構。Telefonica看到了華為在公有云上的實力,在彼此的合作之路上,一定會走的更高更遠。
通過與中國電信、德國電信、西班牙電信等全球知名運營商的聯手,華為在公有云上的不同,是IT廠商與運營商層次的聯合,它區別于單一廠商的局限性,更落實、更落地的讓公有云走向了全新的發展方向。與以Amazon為代表的互聯網廠商公有云和以Azure為代表的IT廠商公有云,使公有云呈現出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與此同時,華為公有云的模式還將快速擴大和增強。通過與全球電信運營商進行公有云深度合作聯合運營的模式,華為建設了一個開放、共贏的公有云生態體系,借助華為強大的云計算技術積累、電信運營商龐大的客戶群,華為有公有,必將在云計算紅海中博得屬于自己的一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