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A商要聯合程序員們打淘寶分京東了!
出大事了!A商要聯合程序員們打淘寶分京東了!
現在都在講萬眾創業大眾創新,但其實,在溫總理提出這個口號之前,移動互聯網早就興起了萬眾創業的熱潮。只不過由于盈利模式不清晰,很多公司至今仍處于生死線邊沿。
APP們到底應該如何盈利?是廣告還是收費?A商網總經理張正平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可選方向:做APP電商(簡稱A商)。
傳統APP都是如何掙錢?
傳統上,不管是網站還是APP,要想存活,無外乎廣告、融資、被收購這三種形式。然而,廣告收入一般都比較少,只能是杯水車薪,APP不可能僅僅靠這個盈利;而融資與被收購則就更難了,除非項目特別優秀,否則很難找到投資者。
企業想要存活,必須學會自身造血,其實我們已經可以看見各種企業所做的各種新的嘗試,比如說有些企業企圖推出硬件產品,希望基于自己的用戶量賣硬件掙錢,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墨跡天氣,他們推出了墨跡盒子,而大姨嗎同樣也有意硬件落地。其次,也有很多企業,包括那些想要做硬件的企業,也都在建立自己的垂直電商模塊(也就是A商),或許,這才是APP***能否掙錢的關鍵。
傳統非京東淘寶為什么掙錢難?
A商網告訴記者,目前除了淘寶京東這樣的電商大平臺外,網絡上還存在5種電商模式:
1、導購平臺,主要以蘑菇街、美麗說為代表。其“寄生”于淘寶,小富即安還可以,若想發展得與淘寶并肩,卻也是一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單品廣告,這種形式也非常常見,比如電腦右下角的各種彈窗,手機APP開始界面的廣告等。由于只是單品,難以直擊用戶痛點,這種模式的轉化率極低,只有萬分之一左右。
3、集成淘寶,而某些為了解決產品過少的問題,干脆直接集成了個淘寶在里面,思路是對的,但問題在于既然用戶可以直接進入淘寶,為什么還要通過這個平臺拐彎抹角呢?因此,這種方式的轉化率也很低,萬分之一左右。
4、店鋪,入駐淘寶自己開店,由于競爭,店鋪之間的流量差距其實是很巨大的,導流困難,很多店鋪的現狀也都處于饑餓線上下,轉化率大約為千分之一。
5、微商,對個體商家來說其***的問題也是在于導流,為此,朋友圈里各種刷屏也就成了他們吸引眼球的唯一方式。自從微信禁止其刷屏之后,微商的發展已經受到了很大打擊。
通過對比,其實不難發現,想要將平臺做好,流量與產品豐富度二者缺一不可。然而,“以上除了導購平臺其他4種方式,在流量與產品豐富度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不足。"張正平表示。
A商如何異軍突起?
“APP***的優勢就在于其通過內容已經積累了大量用戶,流量上雖然暫時無法與京東淘寶比,但卻是其他幾種模式所萬萬達不到的級別。”A商唯一的短板就是其產品豐富度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資金比較雄厚的APP一般都會建立自己的運營團隊,從供應商談判到物流倉儲再到***的客戶服務,可以說這就是再造一個淘寶,且不說***效果會怎么樣,就單憑這是一個非常燒錢耗時的工作,很多小企業也是無法做的。
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將別人已經建立好的電商,經過自己的個性化改造,放在自己的APP平臺上豈不更好?雖然只能掙取提成,但這提成一般情況下可比廣告高多了,更重要的,不用專門招人負責店面的管理,不付成本,白白掙錢?APP團隊的優勢是做軟件,如此一來,他們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在產品研發、其本職工作上。
商網總經理張正平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的A商平臺的普遍轉化率已經達到5%,跟蘑菇街不相上下。張正平為記者算了一筆賬:
對于大多數APP而言,每天5000uv一般都不是問題,為讓數據更有說服力,我們將的轉化率假設為3%,點擊A商界面的uv為假設為1000。以客單價150,返利5%計算,APP開發者每天就有225元的收入,每月近7千。對于小型創業團隊而言,這筆收入已經可以做很多事了。而傳統廣告,以3元的CPM計算,每天僅僅只有15塊錢收入而已。為此,A商是確確實實可以成為開發者的一種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