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iUAP技壓群雄 成支持企業互聯網化的最佳平臺
7月16日,中國軟件網曹開彬博士寫了一篇《用友VS東軟 平臺讓中國兩家***秀的軟件公司碰到了一起,哪家強?》的文章,并在文中進行了小調查,看看大家更看好哪家公司的平臺。從調研開始一直到7月23日,一周過去了,用友一直名列前茅。可能有人會質疑這樣一個結果是否名副其實呢?在互聯網+時代,用友iUAP平臺與眾多國際國內廠商相比,到底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呢?他為什么會成為支持企業互聯網化轉型的***平臺呢?
一直在默默支持企業向互聯網轉型
事實上,企業向互聯網轉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2006年左右,當時電子商務經過低迷期之后開始踏上新的旅程,很多傳統企業開始在阿里巴巴平臺發布自己的產品銷售消息,以爭取更多的訂單。到了2008年,企業線上銷售額開始不斷攀升,傳統企業開始重新審視電子商務的作用,并逐漸開始開設淘寶旗艦店。
“觸網”企業的增多,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企業開始收集線上信息,了解消費者行為:哪些產品受消費者歡迎?哪些區域的消費者更喜歡?通過線上收集的這些信息來指導生產,此時“制造+服務”的模式已經開始顯現,只是當時沒有明確這是“互聯網+”模式。這就改變了過去由制造部門主導產品設計和生產的模式,通過網上提供的客戶行為數據,讓按照客戶需求來生產商品成為可能。
此時線上線下數據整合的需求開始凸顯,企業希望通過電商平臺可以將庫存和訂單實現線上線下打通,在庫存上,線上線下通過一個平臺管理,所有貨品就近發貨,根據訂單適配原則,實現網上下單門店發貨,網上下單門店自提。除了訂單和庫存打通之外,服務內容也需打通,線上線下商品實現同款同價,同步舉行促銷活動,會員可享受線上線下同樣的服務。
此時用友iUAP平臺的集成平臺支撐了眾多企業的數據整合與分析,不僅是線上線下數據整合,也包括產業鏈數據的整合。比如幫助某酒業構建了整體的線下線下營銷管控體系,將180多個分公司、4000多個公司業務員、6000多個一級經銷商,數十萬個終端網點,以及線上線下會員數據整合在一起,通過采集到的數據提供多維分析報表,結合深度數據挖掘,提供及時、有效的營銷決策依據。
到了2012年以后,一些先知先覺的企業開始跳出本身產業的限制,進行跨界整合,建立資源整合平臺,賣家居的同時提供新鮮的蔬菜和海鮮,但家居企業本身并不生產蔬菜和海鮮,它只是背后資源的整合和掌控者,通過“資源整合平臺”創造出新的價值鏈條。
通過與客戶的共同創新,此時用友iUAP平臺通過多種技術手段,比如移動、大數據、社交、云平臺等方式來滿足用戶資源深度整合和一體化平臺的需求。比如TCL,他們希望通過打造柔性的供應鏈平臺,來實現“智能+互聯網”與“產品+服務”的雙+戰略轉型模式,通過智能產品和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的體驗,同時線上線下要整合運營,線上接單,線下交付,線下體驗,線上交易,并整合物流配送與TCL社會化服務體系,以及整合線上線下的“會員社區”來搭建一體化的平臺。用友iUAP平臺支撐TCL實現了他的“雙+”戰略。
唯一形成了支撐企業互聯網轉型的全套產品體系的平臺
通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企業向互聯網轉型的技術架構關鍵點在于,通過移動、社交、集成、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進行橫向和縱向整合,對外鏈接客戶、伙伴、以及企業內部的人、財、物。比如用友iUAP為建筑行業做的勞務通,通過平臺將建筑工人的資源聚集起來,將他們和施工單位直接鏈接,從而通過平臺可以直接為農民工發放工資,這樣不但可以部分解決當前社會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而且通過平臺可以為農民工提供理財等互聯網金融服務。同時對于建筑行業的施工方,可以通過平臺鏈接施工方和材料供應商。
這就要求不管是企業內部的系統,還是企業對外的互聯網系統,都必須是開放的,并且需要移動、社交、集成、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的支撐。
企業過去的信息系統主要用來承載自身的業務,比如財務、CRM、SCM等應用系統,業務流程較為復雜,但是并發量相對比較穩定,對平臺的技術和架構要求主要側重于處理復雜業務。但在“互聯網+”時代,由于企業的業務開始***的對外延伸,因此對支撐平臺的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互聯網業務由于用戶量充滿了不確定性,要求系統具備高并發量和吞吐量。就平臺提供商而言,他們所需要提供的技術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企業的計算架構由傳統的B/S架構轉向云計算架構,企業的計算范圍由企業級計算轉向社會級計算,不管是私有云還是公有云,平臺的架構都將更加注重開放。同時平臺支撐的整個應用架構也將是輕量級、碎片化的應用為核心,終端應用部署將變得更容易,維護更簡單。
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為了更好的支撐企業向互聯網轉型,用友iUAP平臺提供的產品包括了三大部分,如下圖所示:一個是統一應用平臺UAP,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運營系統提供開發、集成、運行、管理支撐服務;另一個是企業互聯網運營平臺,用于為企業互聯網類應用提供開發、運行、運維支撐,并提供基于平臺的運營服務;第三部分是基礎技術,包括移動、大數據、社交及云計算等技術。
圖:企業互聯網開放平臺iUAP架構
通過很多的應用實踐可以看出,用友iUAP平臺的全線產品可以很好的支撐企業向互聯網轉型,也是唯一形成了支撐企業互聯網轉型全套產品體系的一體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