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軟件工程與古代哲學:儒家思想
Guenjun Yoo,亞太地區解決方案工程師,Perforce Software
哲學與工業之間的共性不勝枚舉。例如,軟件開發原理與人類特征極為相似。在孔子之道的啟發下,本文考察了中國古代哲學家的智慧在當今如何仍應用于最現代化的學科之一。
《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在約2500年前由孔子的弟子編纂而成,一直是中國最為廣泛閱讀的書籍之一。
該書開篇的頭兩句是:
1. 學而時習之,不易說乎?
2.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字面意思無法明確解釋其含義以及這兩個問句的真正意圖,這里給出一個軟件工程師的解釋。
實踐所學到的知識和持續交付的愉悅
與英語不同,單個漢字傳遞的概念要比單個單詞更廣泛。《論語》***句中最重要的漢字“學”代表著“學習”和“追隨”老師或那些更有經驗的人。接下來的文字表達重復,并且表明實踐(對個人而言)和進步(對實踐的知識而言)的重要性。
孔子說,向更有經驗的人“學習”,通過實踐增加技藝,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在 《論語》的稍后部分,他提出提供這樣一個體系是社會的責任。
今天,一些全球最成功的工程團隊應用這一哲學,實踐持續交付——一種軟件開發方法,它通過不斷迭代和重復已知有效部分來提高軟件質量。此外,他們還為年輕開發人員提供途徑,向有經驗的工程師學習,并且不斷實踐他們所學到的技能。
接待遠方來客的快樂(與遠方來客合作)
在解釋***句話和互動哲學之間的關系之前,有必要先理解“有朋自遠方來”的含義。它是指一位了解您所從事領域的專業知識(朋友)但卻與您不相識(來自遠方的)的人。該朋友自遠方來訪,就你們共同感興趣的領域交流想法。
孔子理解合作的重要性,而當代的開發團隊則正在運用這一原則。***效的高功能軟件工程師分享他們所從事項目的相關信息,并且利用協作平臺與同行交流想法。最近進行的一項有關持續交付的調查也發現,96%的受訪者都認為他們的協作平臺在實現持續交付中起著重要作用。
2500年后在Perforce
正如孔子在很久以前所描述的,跨學科協作理念很重要,不能被視作為兩個獨立的實體。2500年后,Perforce通過其版本管理和內容協作平臺Helix體現了這一理念。通過Perforce的20/20計劃,Helix可免費提供給多達20個用戶或20個工作區,并且包含獲得技術支持。如要下載該產品,請訪問www.perforce.com/downlo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