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設備網”原型機“失蹤”之謎
在研發創新的過程中,“原型機”作為傾注了研發人員無數心血的結晶,承載著技術核心機密,因此常常被公司“嚴格看管”??墒牵瑢τ跇I內首創設備網解決方案的銳捷網絡來說,被外界廣泛關注的創新HPOE(大功率以太網供電)設備網原型機,卻莫名其妙地從公司“失蹤”了……
被用戶“強行留下”的原型機
歷史上,設計原型機丟失的事件不僅出現過一次,蘋果iPhone就是“???rdquo;,最近一次是在eBay上拍賣的iPhone 6原型機,一度拍到了超過10萬美元。不過,銳捷的HPOE原型機顯然并不是這種時尚電子消費品,但為何也從公司內“失蹤”了呢?
作為銳捷設備網技術研發的負責人,徐明(化名)給我們說出了原委:“有一次某用戶在安裝安防系統遇到了難題,需要把監控攝像頭安裝在廣場上50米的高處,但卻無法對其進行供電,如果按照傳統方式,只能重新布線,成本一下就升了上去,而且工期也難以保障。用戶正好聽說銳捷在研發類似場景下的供電產品(HPOE),于是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找銳捷一位工程師‘借來’了原型機,安裝到了廣場***的監控點上,不僅一舉解決了棘手的供電難題,而且效果還非常好,所以這個原型機也就被用戶‘強行’留了下來,并且開始正式‘服役’。”徐明笑著說道,“一些研發人員不知道這件事,還以為HPOE原型機神秘失蹤了。”
這款讓用戶“一見傾心”的產品,其每一個創新亮點的研發靈感,正是來自于智能建筑監控系統的應用現場。例如,HPOE的設計靈感,就是因為不少客戶在安裝室外或一些復雜場景監控系統時,沒有現成的電源布線,如果重新布線又面臨著成本和工期的問題。徐明和他的研發團隊于是在現有用以太網Cat.5為小功耗設備提供直流供電的技術基礎上,對終端接入設備和網線進行了改良,通過終端分離裝置,一路給數據傳輸,另一路則實現了***功率60W的交流供電,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徐明接著講述了另一個創新靈感的來源。
“精神病”帶來的創新靈感
一天夜里,某博物館巡查的安保人員突然發現了一個黑影閃過。在大家合圍之下,竊賊被一舉拿下。經調查這個人是精神失常的患者,***聯系到家屬把人帶走了。但為何紅外報警設備沒有起作用呢?正當領導安排技術人員排查問題時。突然,報警器卻響了起來,監控設備發現了之前那個“竊賊”再次闖了進來。原來哪位精神病患者從家里又溜了出來,再次進入博物館……
問題的重點最終落在了監控設備上,為什么紅外感應設備會“時靈時不靈”呢?原來,這是由于智能建筑系統中的每套子系統的運維管理是分離的,監控人員如果不進入子系統,也就無法發現報警和故障,這就是***次嫌疑人沒有被監控設備發現的原因。
事故的第二天,正趕上徐明去拜訪這個客戶,他現場看到業主安保部主管在訓斥承接該安防系統的某智能化公司項目經理。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徐明沒有事故當成“故事”一笑了之,而是帶領研發團隊主動聯系這家博物館,表達了合作的意愿,而這里最終也成為了銳捷網絡設備網整體運維監控方案的誕生地。銳捷新改進后的解決方案,與傳統的單點登錄,后臺監控各自為戰不同,在銳捷的設備網方案中,只要接入智能建筑的子系統、每個IP終端,都能被納入到設備網平臺統一監控,一旦發現失靈、失控等故障,就會在***時間通知到管理人員,避免了監控系統“失靈”的問題。
“細節”成就設備網
自1984年美國建成***座智能建筑以來的三十年中,在世界范圍內,智能建筑以一種嶄新的面貌,迅速在全球推廣。在提升建筑“智慧”的道路上,網絡化、IP化的快速演進,使得傳統的弱電集成商遇到***的挑戰。為此,銳捷網絡深入智能建筑中的IP視頻監控、廣播、信息發布、樓宇控制、門禁管理、機房管理、網絡業務融合等各項子系統應用場景,終于推出了這一款全新的“設備網”解決方案。
方案一經推出,很快便獲得了業內專家和用戶的高度認可。在徐明看來,創新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打破固化思維,從細節中尋找突破口。“例如有人認為監控設備安裝路燈桿上,想當然認為直接就用市電接入就行,但實際上路燈白天沒有電。也有人認為,視頻監控設備接入交換機采用普通型號的也可以用,但它解決不了視頻卡斷、可視對講占用門禁控制功能的細節問題。”徐明談到,“設備網從研發到未來的發展,都是為了打破固化的思路,用新視角、新細節去幫助用戶,帶來價值,而這正是我們深入場景創新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