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搭建和維護的角度談私有云和公有云安全
索尼與黑客之間的糾葛已經從技術上的較量,演化成為了國際糾紛。能引起奧巴馬的注意和全球各國之間的評論,索尼的遭遇已經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如果說斯諾登事件是信息安全話題重燃的一個導火索,那么索尼影業被黑客的攻擊事件,就是再一次為我們敲響警鐘。
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擔憂,所有企業都會有。國際間黑客攻擊活動并不是個案,而隨著技術的進步,信息安全保障與黑客攻擊之間的爭斗就從未停止過。以索尼為例,網絡安全問題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2011年,從最早的PlayStation視頻游戲網絡遭到入侵,到2013年公司內網被黑客潛伏,這幾年索尼面對的網絡安全問題層出不窮。
倘若被攻擊的對象不是索尼,而是其他企業呢?索尼影業多少還算是在科技圈當中,除了自身擁有的技術實力之外,索尼還曾經聘請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前任官員Philip Reitinger為高級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安全官,來領導索尼內部的信息安全工作。
但對于一些傳統企業,或者IT技術薄弱的企業來說,如何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
在不少企業的傳統觀點中,往往認為企業自主構建的服務器和系統比起時下熱門的公有云服務更加安全,在不少企業心里,將數據放在自己的服務器上才是最穩妥的方式。
但實際上我們如果換一個角度思考,或許Windows Azure這樣的公有云服務會比企業自己構建的私有云來的更加安全。其實可以通過一個十分簡單的例子來看待這個問題:
把公有云服務比作銀行,與之相對應的私有云服務就像是自己家里放的保險柜。使用公有云服務就像是將自己的錢放在了銀行,而私有云就是把錢放在了自己家里的保險柜。那么哪一個更加安全立刻就高下立判了。
從搭建過程和維護方式上,能夠很好的理解這個觀點。企業自己的私有云往往是自主構建或者是通過一些外包公司完成搭建,而公有云服務提供的是最為專業的服務安全保障。首先在技術方面,企業內部IT的技術水平并不平均,有高有低,而外包團隊的技術實力更是不能夠得到保證。
那么這樣技術做出來的“保險柜”你敢用嗎?而公有云服務則是來自全球頂尖團隊搭建,其技術實力比起自主和外包就要強上不少。
另一方面在維護上,如果有一個外包團隊服務一家企業就已經算的上十分不錯的情況。但在公有云提供商,則是集結全球的力量,以最高深的技術和最有經驗的運維,服務千萬個公司,安全性孰優孰劣可想而知。
從這兩方面看,公有云服務比起私有云或者說企業自身搭建的服務網絡要安全上很多,畢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在科技圈中,都擁有高深的技術實力。
正因為公有云服務是服務于絕大多數用戶,所以也就必須要在信息安全保障上提供足夠的強力支持。現在在中國市場,運營Windows Azure的世紀互運維團隊就有超過350個人,其中按照每個人擅長的技術領域分為了不同的細分團隊,快速解決用戶出現的問題,這方面私有云遠遠比不上公有云服務。
單就黑客攻擊這件事情來看,技術還是占據了絕大多數比重,索尼只能處于被動防守狀態。而對于更多IT技術薄弱的企業來說,更安全的公有云服務,或許會是不錯的解決方案。畢竟數據連接上網絡之后都存在不安全隱患,把事情交給最專業的人來說或許效果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