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發布“云合計劃” 三年達到一萬家云服務商
原創作者:鳶瑋
8月19日,阿里云宣布啟動天合計劃,擬招募1萬家云服務商,其中包括100家大型服務商、1000家中型服務商,并提供資金扶持、客戶共享、技術和培訓支持,幫助合作伙伴從IT服務商向云服務商轉型。
8月19日,阿里云宣布啟動天合計劃,擬招募1萬家云服務商,其中包括100家大型服務商、1000家中型服務商,并提供資金扶持、客戶共享、技術和培訓支持,幫助合作伙伴從IT服務商向云服務商轉型。
通過天合計劃,阿里云希望快速聚集合作伙伴,構建新的云生態體系。合作伙伴基于阿里云計算平臺,提供金融、政府、制造、教育、醫藥等不同領域的解決方案,包括咨詢、架構設計、云遷移、工具應用開發、數據分析等綜合云服務。
阿里云總裁王文彬表示,阿里云希望跟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共同建設新的云生態。阿里云將產業收入占比從8:2變成2:8,負責應用創新的云服務商拿80%的收入。有足夠的創新動力,中國才能誕生***的企業軟件公司。
阿里云總裁王文彬
據介紹,天合計劃有三個特性,首先是開放的生態,阿里云的服務都是開放性的,具有標準的API接口,不會綁架合作伙伴;第二是阿里云有云能力的打造,幫助合作伙伴打造上云的能力、對云計算了解的能力、服務企業的云能力;第三是資源的共享,用戶有服務需求時,阿里云會根據市場機制將資源共享給合作伙伴。
而合作伙伴在阿里云的生態系統中,可以獲得四方面的支持,***方面是培訓認證,阿里云會通過培訓認證的方式,幫助合作伙伴更好的額使用阿里云;第二方面是技術支持,阿里云有專門的技術團隊幫助客戶做***的實踐、輔導,將云結構***化;第三方面是資金的支持,阿里云會設立一個云基金,專門支持合作伙伴體系;第四方面是客戶支持,阿里云將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做生態體系。
王文彬將阿里云比喻成是電網,合作伙伴是家用電器公司。“在生態系統中,阿里云招募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在公共電網上再做家用電器公司,***提供給最終的用戶使用。阿里云的愿景是做中國云計算的公共電網。”
而阿里云在技術平臺方面有三大優勢:自主技術產權、完整的產品線、安全防護能力。阿里云平臺內部采用開源軟件,核心技術是自主研發,提供了近20種云計算服務,此外,承襲阿里巴巴集團以前積累的安全防護能力,現在也可以對外提供服務。在運維平臺方面,阿里云的優勢有完整的運維系統、安全合規規范、客戶服務體系,阿里云運維平臺在內部已經驗證,曾經支持雙十一的運維系統,并且阿里云已經取得了多個云計算方面的認證。
王文彬認為,未來五年,IT服務商將大量轉型為云服務商,同時將誕生一大批新型的云服務公司。云服務是下一個萬億級市場,一定也會誕生各類“新型物種”。而阿里云也有個三年“百千萬計劃”,通過阿里云云計算平臺,扶持100家大型服務商,100家中興云服務合作伙伴,10000家小型云服務合作伙伴。借助云合計劃,讓所有合作伙伴構建在云計算基礎平臺之上,真正形成云生態。
阿里云業務總經理劉松介紹,天合計劃中的合作伙伴是有等級之分的,按照企業擁有阿里云技術認證的工程師數量和認證能力來劃分,分門別類的服務不同的客戶。
截至2013年底,阿里云已為98萬客戶提供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涵蓋電子商務、金融服務、醫療教育、數字娛樂、氣象地產、政府管理等多個領域。目前,東軟、中軟、浪潮、東華軟件等國內主流的大型IT服務商,均相繼成為阿里云合作伙伴。
責任編輯:鳶瑋
來源:
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