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力挺IPv6商用 運營商聚焦產業鏈整合
在4月17日召開的“2014全球IPv6下一代互聯網高峰”會議上,工信部表示,今年將持續推進網絡與網站的改造進程,涉及的投資金額預計超過200億元。而三家基礎運營商在去年已經累計開展了146個城域網的IPv6改造,完成了126個數據中心的升級改造工作。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加快IPv6的商用步伐已是大勢所趨。但對于運營商來說,缺乏終端設備支持使得其對投資回報產生困惑和缺乏市場驅動力。從當前形勢看,國內IPv6商業模式變現需要運營商和產業鏈各方進一步協調合作。
政策加碼,IPv6商用穩步前進
眾所周知,IPv4地址早已告罄。在國內,IPv4向IPv6的過渡正有條不絮地進行。
2012年,主管部門在《關于下一代互聯網“十二五”發展建設的意見》指出,2013年年底前,開展IPv6網絡小規模商用試點,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演進路線。同時,國家發改委宣布拿出80億元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發展專項資金。
去年,工信部表示,要推動出臺IPv6配套政策,同時鼓勵運營商和ISP全面進行新一代互聯網改造,探索網站改造的支持模式。國家發改委在去年12月也公布了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城市建設名單。
而在IPv6設備資源方面,我國2013年通過IPv6 Ready認證的設備數量居全球第一。截至2013年12月31日,根據全球IPv6測試中心提供的數據,全球IPv6 Ready設備數量已達1856個,其中中國地區數量快速增長,2013年通過IPv6 Ready認證的設備數量也由世界第二上升為世界第一。
在IPv6應用方面,三大基礎運營商去年累計開展了146個城域網的IPv6改造,累計完成了126個數據中心的升級改造工作。此外,中國移動表示將在今年5月份著手IPv6移動終端的集采,還計劃將在北京、上海、江蘇、福建等10個省份的多個城市推進IPv6試商用,預計到今年年底發展300萬戶IPv6用戶;中國電信IPv6寬帶接入業務已支持無錫、長沙、南京等城市;中國聯通將在全國推動云計算、物聯網、三網融合、移動互聯網等業務應用,全面支持IPv6特色應用。
IPv6商業應用前景可期
隨著政策的加碼及運營商在主管部門的引導下對IPv6領域進行的全面部署,IPv6商業應用的前景可期。
在互聯網建設中,網絡設備方面的投資機會逐漸增多,對運營商和網絡服務商來說是一個利好。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目前已在20個城市啟動IPv6的網絡升級改造;30多家互聯網企業啟動了網站的互聯網改造;手機終端也推出了支持IPv6的應用。目前,中國移動已要求LTE同步支持IPv6,在全網范圍內要求所有EPC相關設備支持IPv6,采用IPv4、 IPv6雙棧APN接入LTE數據業務,并已進行了現網部署;中國電信基地業務正在積極參與向IPv6的遷移,目前已有中國電信游戲基地、音樂基地、視訊基地完成IPv6的遷移;中國電信集團官網已完成IPv6的改造;易信客戶端也已有部分功能支持IPv6(包括信息發送、朋友圈等)。
截至今年2月底,中國IPv6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9萬用戶。根據工信部的數據,國內已經有超過1800款設備及系統通過了IPv6認證,認證產品基本涵蓋了IPv4產品類型。
2013年發布的《下一代互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到2013年底前IPv6將進行商用試點,2014至2015年進入全面商業部署的關鍵階段等目標正逐步實現。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表示,工信部將聯合產業相關部門持續推進網絡與網站的改造進程,推動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城市的建設工作,以4G 發展為契機,打通終端、網絡端到端的關鍵環節,加快移動互聯網IPv6商用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