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3年不宕機的云計算之旅
3年前,當iWeekly在選擇IDC機房機柜自建服務器和阿里云服務之間也曾經糾結過,但看到國外云服務已經被普遍應用,優勢不斷顯現,在多方面對比了國內多家云服務商后,***iWeekly選擇了阿里云作為主要應用服務的服務商。
我們是在云上長大的
作為一個獨立的媒體App,那時候iWeekly還只是像一個新生的嬰兒,阿里云的服務在部署應用的方便快捷以及管理的簡單易用上讓我們初嘗了云計算服務的甜頭。
隨著iWeekly的快速發展,我們從單一iPhone版本,發展到Android及iPad版,用戶從最初的幾萬,快速增長到100萬,又到現在的1000多萬。特別是iPad版,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加精美的視覺體驗,我們所有的圖片都采用了超過Retina分辨率的圖片尺寸,并使用了矢量文字,在幾個月內數十倍地增加了對服務器及帶寬的需求。得益于阿里云靈活而***彈性的產品購買和升級模式,我們在較少運維人力成本的條件下,可以非常平滑的地增加服務器的磁盤容量和帶寬,保證良好的用戶體驗。
短期內峰值流量翻倍的挑戰
2013年中,iWeekly HD版本全新改版,AppStore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推薦位置。峰值流量一下子翻了好幾倍,帶寬不足,API接口響應速度變慢。我們接到監控告警,***時間使用阿里云的實時帶寬升級功能,使用ECS API將服務器的帶寬升級到100Mbps,帶寬升級過程中不需要重啟服務器,1分鐘內就解決了我們的問題,非常快速方便。前幾周我們技術團隊接到某奢侈品品牌的春夏發布會直播項目。我們需要為iWeekly 的用戶提供發布會直播視頻,項目給我們的準備時間只有一周,但實際使用時間只有2個小時,預計峰值帶寬為1Gbps。如果按傳統的IDC模式,我們得去托管服務器,和IDC商量提供臨時帶寬,時間上可能來不及,更也無法解決南北互通問題。但是阿里云的按需服務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快速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我們使用了阿里云的ECS來提供基于HTML5的http live streaming 流媒體服務,采用SLB負載均衡系統按量付費,在保證了高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同時,也不必再為2小時的峰值帶寬花冤枉錢。最終,我們只花了一天時間就將整個系統部署完成,服務器和帶寬費用僅僅花了幾百塊。
從開始用到現在已三年未宕機
更難能可貴的是,iWeekly在阿里云所購買的所有服務,在三年的時間里,從未宕機過,保持了很高的穩定性。同時我們發起的各類工單也都能很好地相應和解決,售后服務很棒。要知道,iWeekly的用戶中,有大部分都是高收入高學歷的人群,他們對資訊產品的要求非常高,iWeekly團隊所能保證的,是我們高質量的內容和的穩定的app,但好的產品體驗是一個整體,沒有流暢的載入速度和穩定的內容更新,也談不上什么優質的體驗。在這方面,阿里云給了我們非常不錯的保障,讓我們的忠實用戶數量能夠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