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他一個人與美國角力
他是反抗惡政的英雄,也是國家公敵。去年的今天,前CIA特工,29歲的斯諾登逃亡香港,接受衛報采訪,透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棱鏡”監聽計劃,引爆了震驚全球的外交核彈。2013年5月,斯諾登以治療癲癇為理由申請暫時離職并取得批準。5月20日,他飛抵香港,入住一家酒店,在此將秘密文檔披露給《衛報》并接受該報采訪。
斯諾登向媒體提供機密文件致使包括“棱鏡”項目在內美國政府多個秘密情報監視項目“曝光”。斯諾登曝光的文檔顯示,通過這一秘密項目,美政府直接從主要科技公司的服務器收集全世界人民的隱私信息。
2013年6月10日,在經過數天采訪之后,《衛報》應斯諾登的要求公開了他的身份 。之后,斯諾登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侵入中國通信行業。
事后,斯諾登向二十多個國家尋求庇護,最終于2013年8月1日獲得俄羅斯臨時難民身份。
斯諾登的父親,是一名美國海岸警備隊的官員。 他的母親,是一個馬里蘭區美國地方法院的辦事員。他有一個做律師的姐姐,居住在印地安納州的瓦爾帕萊索。
1999年,斯諾登舉家搬遷到馬里蘭州埃利科特市,在那里他在安妮·阿倫德爾社區學院學習計算機專業,但他沒有完成所需課程獲得學歷證。
斯諾登在2004年加入美國陸軍,在一次訓練中跌斷雙腿,被迫退役。之后,他在國家安全局得到首份工作,在馬里蘭大學一個秘密設施任職保安員,其后轉到中情局擔任IT安全工作,憑借卓越的電腦技能,迅速獲破格晉升。
2007年,CIA將其派駐瑞士日內瓦負責維持計算機網絡安全,并給予其外交身份掩護。
斯諾登2009年離開中情局,為戴爾計算機公司工作,隨后作為博思艾倫公司雇員在國安局工作4年。他在做好披露機密的準備后,向公司請假,于2013年5月20日離開夏威夷前往香港,藏匿在一家酒店。
2013年5月離開美國時,他在博思艾倫工作了不到三個月,職務是在夏威夷的一處國家安全局設施內擔任系統管理員。他約有20萬美元的年薪,與女友一起過著舒適的生活。但他愿意犧牲這一切,因為對美國政府的秘密監控工程感到良心不安。
《衛報》形容斯諾登對隱私的價值懷有強烈的熱情,他的筆記本電腦上附有支持互聯網自由組織的標簽,包括電子前哨基金會(EFF)和Tor。
2013年6月23日,香港特區政府就斯諾登事件發表聲明,證實斯諾登已離開香港。斯諾登在《衛報》采訪的視頻中指出,藏身香港,是因為香港承諾保障言論自由及政治異見人士。
2013年7月2日,據俄羅斯“Vesti”電視臺報道,俄羅斯外交部駐莫斯科謝列梅杰沃機場領事代表金·舍甫琴科透露,斯諾登已向俄羅斯遞交政治避難申請。
2013年12月11日,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評選美國國安局承包商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為2013年全球百名思想家榜首。
2014年1月2日,《紐約時報》發表社論,認為愛德華·斯諾登扮演的是檢舉人角色,其揭發的信息具有重要價值,呼吁對他予以赦免或從寬處理。
2014年1月24日,愛德華·斯諾登舉行網上直播答問會,就網友關心的監控相關問題回答了提問。他在答問中強調,自己“沒有盜取過任何密碼”。
2014年1月29日,挪威前部長索赫捷爾推薦斯諾登為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
2014年2月18日,斯諾登當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榮譽校長,任期3年。
斯諾登還在今年以“機器人附體”的方式參與Ted演講,講訴了他對隱私和互聯網自由的理解。
斯諾登目前已在俄羅斯找到工作,在他有生之年恐怕難以再回故鄉。他向媒體表示,他的實使命已經完成,“我不想改變社會。我想給社會一個機會去判定,是否應該改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