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大數據也能看明白 電商數據分析方法論
導讀:說到數據分析,大家可能就會想到回歸,聚類什么的,不過對于電商的小伙伴來說,這些都太復雜了。而實際分析的時候,其實并不需要這么復雜的算法,大家需要的只是:
對比
細分
轉化
分類
只要掌握了這四種思想,基本上已經可以應付日常的分析工作了。
對比思想
數據對比主要是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指標間的橫向對比幫助我們認識預期值的合理性,而指標自身在時間維度上的對比,即我們通常說的趨勢分析。
以店鋪的成交額分析
為例:
縱向對比
我們可以把最近30天的成交額顯示在坐標軸上,這樣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最近的成交額是否達到了預期,當然我們也可以以周或者月(或者季度,年等等)為單位。
所有的分析其實都必須要考慮實際的場景,我們看到今天的成交額比昨天大也許說明的問題還是很有限,因為今天和昨天的性質可能未必一樣,例如今天可能是周六,或者恰好是節假日等等。所以我們在做縱向對比的時候,例如要判斷今天(假設是周六)的成交額是否合理,除了看最近30天的趨勢數據,我們還可以考慮:
-
最近10周的周六成交額趨勢
-
如果今天恰好是一個節日,例如雙十一,那么可以考慮和上一年的雙十一做一個對比。(說明:因為間隔時間比較長,數據反映出來的意義可能比較有限)
橫向對比
例如我們說,店鋪這周的成交額上漲了10%,那我們是不是應該高興呢?
當然應該高興,不過這個上漲的背后是否隱含著什么危機呢?當然是有的,例如你的競爭對手們這周的成交額都上漲了20%!當你洋洋得意的時候,可能已經被競爭對手拉開距離了。
也就是說,我們對一個現象判斷好不好,這是需要一個參照系的。在現在的電商時代,你完全有可能知道競爭對手的成交額上漲了多少的。
再舉一個更常見的例子:
假如我在不同的地方(或者平臺)開了很多家店鋪,某商品的成交額在A店鋪上漲了10%,那這個是否值得高興?
這個顯然未必,我們還要對比商品A在各家店鋪的上漲情況,例如可以對比平均曲線。
細分思想
使用轉化的思想,我們已經基本可以判斷一個指標(例如成交額)是否合理了。不過還僅僅知道是否合理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知道問題所在,這時可以用上細分的思想了。通過細分的思想,我們可以對分析對象剝絲抽繭,逐步定位到問題點。細分的角度可以有很多,越細分越能準確描述問題。
例如,我們通過查看趨勢,知道了這個月成交額下降了
這個問題后,現在我們用細分的思想來找出問題的所在:
成交額細分
成交額 = 客單價 X 客戶數
對比客單價和客戶數的趨勢,就可以判斷出影響成交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果是客戶數問題,我們則對客戶數進行細分,如果是客單價問題,則對客單價進行細分。
客戶數細分
客戶數 = 新客戶 + 老客戶
老客戶 = 二次成交客戶 + 多次成交客戶
一段時間內的新客戶反映的是店鋪的引流效果,而老客戶反饋的是店鋪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客戶維護營銷等。
對于店鋪來說,促成二次成交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于電商客戶,因為對于電商,客戶轉移的成本比線下低很多。
客單價細分
客單價 = 成交價 X 人均成交數
人均成交數這是店鋪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指標,它能最直接地反饋出店鋪在服務質量和客戶維護營銷等方面的效果,如果該值過小表明店鋪的客戶流失率很大,應該重點關注。
成交價反饋的通常是導購的能力,促銷活動的效果等,具體還可以對這個指標進行分解。
成交價細分
成交價 = 件單價 X 連帶率
成交價的上升或者下跌,反映的問題可能很多,對其進行分解后就很明確了。
件單價的變化通常是有促銷的力度,商品結構和消費結構(例如季節因素等)變化引起的。
連帶率這個反饋的是店鋪內導購的能力,或者促銷手段(例如買一送一等)的效果,也是店鋪管理人員重點要關注的指標。
細分思想其實就是不斷用更小的量化指標去細分一個大的指標,從而達到定位問題的目的。
轉化思想
細分的思想可以從縱向定位問題,但是單單細分是不夠的。這些指標是從哪里來的,每一個步驟的轉化率怎么樣,哪一個步驟的轉化不好,可以改善?這些通過轉化率都可以分析出來。
例如我們要分析本周的活躍客戶數(有成交的客戶數),那么我們就要分析這些活躍的客戶數是從哪里來的,梳理一下可以簡單分為以下4個步驟:
進入店鋪的客戶數 ==》瀏覽過商品的客戶數 ==》下單的客戶數 ==》交易成功的客戶數
這里4個步驟就會有3個轉化率,哪些步驟轉化率比較高,哪些步驟轉化率比較低,歷史趨勢怎么樣,是否合理,是否有改進的空間等等。通過應用轉化的思想,能夠有效的指導和優化實際的運營工作。
分類思想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對比,細分和轉化三種實用的數據分析思想,現在我們還有再介紹一種非常實用的思想,那就是分類思想。
分類思想簡單的說,就是把一些對象,按照某種規則,劃分為若干個類別,然后分析各個類別的特征,并以此來指導我們的行動。
嚴格說,分類其實也是細分的一種,不過因為它比較重要,所以獨自開來。
分類思想的應用很多,例如對客戶的分類,我們可以用RFM分析模型,也可以用簡單的利用某個指標的值(例如渠道標識,這樣我們就可以分析到各個渠道客戶的質量等)。基于這些客戶的分類,我們就可以進行精準的客戶營銷了。
在電商或者零售業上,我們經常做的分類還有商品分類,經典的有按照品類分類,或者ABC分類,這些對于我們做商品運營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還有非常復雜的分類方法,例如聚類算法,不過這些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內。
小結
對比,細分,轉化和分類,其實都是很簡單的數據分析思想,不過如果你掌握了,并且培養這樣的意識,那一定會受益終身。
***:
所有數據分析方法思想都只是術,真正的道是你對數據使用場景的深刻理解。離開了使用場景,數據就毫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