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接入層配置”讓園區網管理更敏捷
數據中心網絡炙手可熱、創新不斷,相比之下,園區網似乎是被遺忘的角落。云計算、SDN、扁平網絡架構、虛擬化、新型運維管理策略等熱點驅動著數據中心網絡架構變革,園區網作為企業網絡的傳統核心領地難道真的無動于衷嗎?
園區網市場表面上看似平靜,其實并不平靜,它正在經歷一個質變的過程。園區網建設是業務驅動的,現在新業務層出不窮,這些新業務都要求園區網在帶寬、可擴展性、可靠性、移動性、安全性、網絡管理等領域進行相應的技術創新。而華為認為,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核心都是要使業務與網絡能深度協同,例如云計算與園區網彈性化的協同、多媒體業務與網絡可靠及可視的協同、BYOD與無線和安全的協同等,通過這些深度的協同最終幫助企業提升效率和收益、降低TCO。
ZK Research的***分析師Zeus Kerravala說:“云計算將改變園區網,因為云計算帶來了新的網絡流量。傳統上,園區網只是進出本地數據中心而已,而云計算意味著網絡流量將從分支機構或園區直接通向云。這將對園區網核心和骨干網絡提出更高要求。”
這其中,園區網的運維管理更加需要新思維。
園區網的“補丁危機”
典型的園區網由核心交換機、匯聚交換機和接入交換機組成,一個園區網少則需要數十、數百臺接入交換機,多則上千臺。每臺接入交換機需要配置端口VLAN、網管IP地址、ACL和QOS等參數,當軟件升級或打補丁時,需要逐個操作,工作量大,容易出錯。
園區網的重要挑戰來自無線消費化設備數量的不斷增長,如iPad和Android手機。園區網需要更加強壯的WiFi來處理更多的流量。隨之而來的就是WLAN在園區網中日益廣泛的部署,AC+瘦AP組成的WLAN網絡架構日漸成熟。一方面,AC是WLAN系統的設備管理控制器,對AP進行配置管理,而AP為用戶提供無線WLAN接入服務。AP功能精簡,即插即用,實現零配置,其所有的配置和管理全部集中在AC上,AP也不再作為獨立的網元。另一方面,AC是WLAN網絡的策略控制器,AC從策略服務器上獲取相應的策略后,通過CAPWAP隧道把策略下發給AP,由AP來執行無線用戶的管控策略。WLAN網絡的這種主從模式,大大減少了AP配置工作量,便于AP軟件升級,可更有效地執行策略控制。
有線無線網絡融合的過程中,華為成功地將“AC管理AP”的優秀實踐應用到“核心交換機管理接入交換機”上,使整合后的園區網絡更加有效、簡潔,讓客戶輕松應對網絡管理,盡享網絡之樂。
首創“零接入層配置”
在這個數據為王的時代里,當大量的生產和經營數據集中在有線無線融合的網絡上,網絡的運維管理就需要針對園區網基礎架構的變化做出改變,做到與網絡架構齊頭并進。例如有線無線網絡統一管理、統一配置等一致性策略,就顯得格外重要。
以S12700敏捷交換機為核心,華為推出了業界*** “零接入層配置”方案,把無線(AC+瘦AP)的簡化管理模式應用到有線網絡,解決了大量接入層交換機的重復配置問題。通過提取出有線和無線的相同屬性,制作統一的用戶或網絡模板,實現有線無線管理模型統一,使維護人員不必再熟悉有線和無線兩套配置命令,節省運維成本。
開局零配置
如上圖所示,接入交換機和AP一樣,通過CAPWAP隧道從S12700內置的有線無線統一控制器中下載配置,S12700統一管理AP或接入交換機等接入設備,實現開局零配置。
自動升級
S12700敏捷交換機保存了接入交換機和AP的版本文件,可根據設備的MAC、IP地址、用戶數量、接入端口UP數等,按照業務需要自動升級,避免了批量升級時由于調度無序帶來的網絡擁塞問題。
即插即用
接入交換機或者AP故障后,可根據網絡拓撲結構,使新接入的交換機或AP從S12700上自動同步版本和配置,不必再做任何操作,實現故障更換后即插即用。
一體化模板
統一有線用戶和無線用戶的認證方式,統一用戶認證前、認證后的策略配置模板,通過S12700下發給接入交換機和AP,解決有線無線兩個配置模板所帶來的運維繁瑣問題, 保證有線無線用戶的一致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