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網絡企業正將網絡密度推向新水平
云計算正在推動高密度服務器和存儲配置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的是,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網絡上。但對于剛剛完成從1Gbps到10Gbps升級的企業來說,問題是轉移到40G或者甚至100G是否值得?
在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內,網絡架構的密度將會穩步增加,這能夠最大化新虛擬化數據基礎設施和動態的軟件定義環境的優勢。根據Fast Market研究顯示,在這個虛擬化/云計算時代,10GbE正在迅速成為數據中心的新基準。隨著用戶要求更高的正常運行時間、應用程序/數據靈活性和對企業基礎設施的移動訪問,網絡不僅將需要提供更大的吞吐量,而且需要提高自動化、可視性和整體響應水平。與此同時,網絡正在逐漸與服務器和存儲資源交織在一起,這種交織破事企業擴大數據環境,換句話說,企業想要增加網絡密度不是因為他們想增加,而是因為不得不這樣做。
網絡密度方程式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機架式交換機。企業一直在努力應對其網絡上不斷增加的虛擬機帶來的影響,因此,按理說,隨著虛擬網絡給機架帶來更多所需的I/O,企業也需要部署相應的帶寬。Extreme Networks最近通過Summit X770提高了其ToR產品組合的密度,Summit X770是一個RU設備,它支持104個10 GbE端口,還有32個40GbE連接用于高速服務器互連。該設備提供600納秒的延遲,并支持TRILL協議和開放式光纖網絡架構。
與此同時,Mellanox公司正在力推其Switch X-2 ToR設備加入Facebook的開放計算項目,旨在成為未來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模型。該設備提供48個10GbE端口,以及12個40GbE端口,在開放計算項目的開放機架設計或者使用QSFP-SFP分支電纜的完整40GbE服務器端口之間的無阻塞連接,該公司稱,這樣將可以為較小帶寬應用程序提供更高效的機架架構。
機柜解決方案也會提高密度。Arista Networks公司新的7000X擁有超過2,000個10GbE端口和512個40GbE端口,無論是采用10GBASE–T、SFP還是QSFP線卡配置。線速性能最高可達40 Tbps,而同時電耗保持在3瓦以下。該系統結合了“主干加分支式”(leaf-and-spine)到單層配置中,降低網絡成本近一半。
網絡密度不僅僅是關于速度。此外,隨著對池資源的依賴和快速配置成為“家常便飯”,靈活性也將成為關鍵推動力。這可能需要一點點時間,并且會對現有數據環境帶來一些中斷,但通過超密集網絡基礎設施,企業最終將能夠利用虛擬化、云計算和軟件定義架構來獲取新的商業機會,而不是單純的擴展傳統數據中心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