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云大數據CEO雷濤:大數據進行時Cloud2.0
2013云計算架構師峰會將于10月25-26日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舉行。本屆峰會由51CTO傳媒集團舉辦。此次峰會秉承“技術創新”和“技術落地”的原則,從實踐出發,邀請了各個行業,包括新興行業中的架構師,探討云計算對企業基礎設施帶來的影響。
【獨家報道】我們在云基地通過后臺應用架構的變遷、顛覆,為大家的APP提供一個更好的支撐。我們從支撐過程之中也感受到了,云本身發生的變化。這個變化是我選作題目作為關鍵點匯報的原因。
天云大數據CEO 雷濤
今天我談兩個觀點。一個是架構本身,還一個是信息結構辦法。這兩者信息點傳達給在座各位,也是因為兩件小事觸發了我。
一個是,上周我面試了一個做SaaS服務的開發者,聽了他的內容,北美SaaS服務拆的非常細了,他是做所有APP上線以后,要有一些系統分發,誰能支撐這些分發呢?他們這個架構每年有上百億分發的量級。所以這樣一個SaaS服務細分化讓我們發現云計算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如果我們講IaaS、PaaS、SaaS這三個架構上闡述云,我相信可能已經跟北美差距太遠了。我們發現了,原來我們看金三角,從IaaS到SaaS出現了倒退的過程。
第二個觸動我談這個話題,我上上周作為評委參加一個政府的采購,是IBM鎖釘的一個內容架構。也就是前期買了這些架構以后,我們要做虛擬化,要把所有的傳統應用遷移到中央的公共平臺上。其實***個問題就是還有沒有這樣一個應用遷到系統架構上?沒有人能回答。那么這個項目Pass了。
我們在座的都是給自己的企業或者為客戶服務的企業,在規劃下一代架構的前瞻的引路者。我們看到云的時候是不是要從傳統的IaaS、PaaS、Saas模式下看到云真正服務什么?所以基于這角度出發今天談兩個內容:
***個內容:去IOE的云是什么樣子?其實并不是去IBM、Oracle、EMC這三家廠商本身,IOE本身是大家看到的負面的話題。這個負面話題,在很多高端成熟的企業,比如金融很保守,但是現在金融IOE用的很多,他們有更多的風險。很多大規模計算,傳統的結構不能支撐。所以去IOE已經變成了一種迫切的問題。
6月中旬淘寶做了一個小型慶祝會、發布會,歡送***一臺小型機下線,就是徹底的IOE架構不在先進科技型企業里出現了。在座的架構師如果還在推傳統架構的話,想一想我們為客戶提供什么樣的服務?
去IOE以后,到底云應該走向什么樣的方式?云1.0時代我們看到的是扁平化的虛擬池子:像有電有水一樣能夠自動獲取資源。這時候服務更多的是用虛擬化的方式,這些服務器虛擬出各種各樣的虛機,然后通過菜單提交的方式獲取。這個系統架構,在現在各種各樣的采購、招投標還是延續這樣的方式。這個方式帶來一個很大的好處,服務的是IT從業者。因為它幫助你解決了系統資源部署問題,我們能夠共享到一大堆機器,能夠通過菜單拖拉,就可以看到多少空間內存。
技術人員回頭看到底虛擬化革命幫助我們走到了哪個階段?幫助我們走到了IT資源管理階段。IT資源管理***的挑戰,它能使IT成本***,效率***,它的業務還沒有走出去。調動更多的是系統資源本身。封裝的是,比如一個服務器分四個虛擬機,裝的還是傳統的數據,把原來的數據搬進來了,原來架構我們解決的是應用搬家的問題,我們發現現在新的挑戰出現了。
還是回到銀行,這些先進大型企業和運營商,他們面臨新的挑戰是,我的應用需求,摩爾定律已經不能支撐了。運營深從云世界突然跳到3D內容,這個差距不是百分之幾百,是百分之幾千、幾萬。所以這種挑戰就是用一個什么樣的應用能夠解決幾千倍、幾萬倍的挑戰。我原來只需要平帳,馬云現在干的這件事情,讓銀行覺得心驚肉跳,現在他要開始解決風險問題,這不是簡單結構能夠做到的,而是更多的強大的計算資源。
信息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帶來的是我們對于整個云狀態的服務的一個根本契機。面對這個契機***的挑戰,作為系統架構師而言,需要補充的內容是什么?我們需要用分布式計算這些新的方式以外,別再討論那些打補丁的內容了。不要做云1.0的補丁了,直接跳到2.0我們有新的架構。除了完成傳統的內容以外,我還能做點什么新的東西?一個系統進去以后,解決了企業自身的表結構數據以后,新的云的架構能做更多的事情。還有一個就是語義的計算這是信息表達最主要的處理核心。
再一個就是關系。我們在運營商里識別136手機和186手機的行為是不是一致?傳統表達方式就是朋友圈識別,比如一個朋友有500個朋友,500個朋友的500個朋友,那個人要重疊再次做維表,這樣數據比例非常龐大,不可計算。所以關系型數據庫最難處理的就是關系。它只能處理一度空間的關系。行為關系網絡***的方式就是能夠清晰表達人與人的關系。通過關系計算,這是云2.0系統架構能夠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