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云指數報告:2017年云流量將翻四倍
思科近期公布了他們關于云計算的預測,這也是思科公布的第三個年度《全球云端指數》。在報告中,思科預測全球云流量——數據中心流量增長最快的部分在未來四年將翻四倍。
如果思科的預測準確的話,那么這意味著云流量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35%;到2017年,年流量將由2012年的1.2澤字節增長至5.3澤字節。相比之下,全球整個數據中心流量將增長三倍,到2017年將到達7.7澤字節。
1澤字節等于10億太字節。7.7澤字節約合107萬億小時的音樂流(相當于2017年全球總人口連續不斷地收聽1.5年音樂),19萬億小時的商務網絡會議(相當于2017年全球就業人員每天參加14小時的網絡會議),或是8萬小時在線高清視頻流(相當于2017年全球總人口每天收看2.5小時高清視頻)。
云的迅速崛起
“全球居民都在不斷地提出需求,他們希望能夠隨時、隨地通過任何設備訪問個人、商務和娛樂內容。在虛擬化云環境中的每個事務都會在網絡中產生級聯效應。”思科負責產品和解決方案營銷的高級副總裁Doug Merritt 稱。“由于這一趨勢將持續發展,我們正看到在未來四年內數據中心內部、外部以及之間的云流量將出現大幅增長。”
思科預測大約17%的數據中心流量為終端用戶訪問提供上網沖浪、視頻流、協作和設備連接服務的云端所產生的。這些服務有助于物聯網的發展,實現人、數據、處理和物的網絡化連接。
思科稱,另一部分數據中心流量并不是由用戶直接產生的,而是由使用中的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工作負載產生的,對于個人來說這部分流量實際上是看不到的。思科預測,在2012年至2017年這一期間,7%的數據中心流量將產生在數據中心之間,主要是由數據復制和軟件/系統升級所產生的。剩余76%的數據中心流量產生在數據中心內部,主要由虛擬環境中的存儲、生產和研發數據所產生。
移動因素
市場研究公司ZK Research的分析師對思科的這份報告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一數據顯示,虛擬化技術已經到達了一個轉折點,IT部門有信心在虛擬服務器上運行任務的關鍵性工作負載。
“在幾年前,如果你與***技術官和***信息官們交流,你會發現他們根本不會考慮在虛擬服務器上運行任何類型的任務關鍵應用。如今情況發生了改變,在虛擬服務器上運行已經非常普遍了。現在當我們看到有公司幾乎將他們的全部工作負載都轉移到虛擬環境中也不會感到吃驚。”Kerravala稱。
他還表示:“如果你打算在虛擬環境中運行工作負載,那么下一步應當考慮在某種類型的云交付模式中運行它們。這樣它們可以更好地適應虛擬模式。移動性是另外一個重要轉折點。在考慮移動計算時,應當選擇以網絡為中心的計算模式,而云則是移動計算的***交付模式。對于我們來說,云和移動性是密不可分的,它們就如同蛋糕與冰激凌的關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