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華為零距離展示敏捷網絡全貌
華為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開了首屆企業網絡大會,大會以"重構網絡,敏捷未來"為主題,吸引來自全球不同行業的企業領袖、CIO、技術專家、網絡技術主管以及分析機構和媒體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此次中國及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網絡技術盛會。
華為企業業務BG CEO徐文偉在大會開場演講中闡述了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企業ICT建設的趨勢與挑戰。他表示:"ICT不再僅僅是業務的支撐系統,而已經成為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網絡作為企業ICT的基礎平臺,迫切需要從關注技術和連通轉變到關注業務和用戶體驗,實現從"盡力而為"到"盡在掌控"的巨大轉變。華為將秉承開放合作共贏的戰略,致力于與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創新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與客戶一道創造更敏捷的未來。"
華為企業業務網絡產品線總裁劉少偉在題為《重構網絡 敏捷未來》的主題演講中提到,傳統網絡面臨如下挑戰:
1、辦公移動化需要網絡"動態"調整
2、資源云化需要網絡保障高品質體驗;
3、業務多樣化、部署周期縮短需要網絡快速和靈活適應業務;
4、流量增長指數化、接入海量化需要網絡大帶寬、自動部署;
5、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需要網絡適應復雜環境,整網安全協同主動防御;
企業要更敏捷地面對快速變化和全新趨勢,網絡必須重構,要有全新的建網理念,實現五個轉變:
從關注技術、設備和連通,向關注業務和用戶體驗轉變;
從關注單點,轉向關注整網協同;
從IP盡力而為,向IP實時感知質量轉變;
從設備靜態手工配置,到設備動態自動部署轉變;
網絡從硬件定義,向軟件定義轉變
只有這樣,網絡才能具備支撐業務快速響應、快速應變的能力,在功能和性能上具備業務隨行、永遠在線、感知業務、簡單敏捷,真正成為業務平臺靈活快速應變的關鍵基石。
基于這五大轉變的創新思維,華為推出了創新網絡架構體系--敏捷網絡。
把SDN的架構第一次引入園區(controller+虛擬為一體的網絡)
通過SDN架構,解決傳統廣域網絡帶寬利用率低;
數據中心網絡:核心簡單、邊緣智能、彈性可擴展,平滑演進的SDN架構;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全網協同安全方案;全分布式的全方位防御體系(安全能力融入各類網元);
劉少偉表示:"華為推出新一代以業務和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敏捷網絡,具備敏捷業務、敏捷管理、敏捷演進三大特點,是滿足業務靈活快速應變的關鍵基石。"
華為一直在給市場帶來創新價值,不斷踐行讓傳統網絡平滑演進到敏捷網絡 。
1、打造敏捷園區網絡
實現精細化用戶和資源動態管理,讓策略隨行、資源隨動、體驗隨身;
實現有線和無線網絡深度融合,像有線管理無線,像無線部署有線;
實現WLAN創新技術廣覆蓋10公里點對點90Mbps、高密度覆蓋5萬人體育場、同時提供3D網規和路測手機等網規網優工具大幅縮短部署時間;
實現包守恒算法iPCA讓IP感知質量;
發布S12700敏捷交換機,采用全可編程ENP的第五代交換機;
發布華為下一代防火墻:應用識別最多、Anti-Ddos能力最強、支持智能配置的業界領先NGFW;
2、打造彈性數據中心網絡
全球容量最大CE12800數據中心核心交換機CE12816;
實現支持多虛一、一虛多靈活虛擬化方案;
實現三類Fabric滿足不同場景的數據中心需求;
3、打造堅強廣域網絡
核心路由器全球首發1T 單板;
實現4,000公里無中繼100G波分和G-Fast全球最快銅纜技術;
提供能將路由器、交換機、傳輸、接入、無線統一管理的U2000;
4、打造融易分支網絡
推出All in One一體機和工業路由交換一體機、創新的云網關產品。
據華為企業業務解決方案銷售部CTO梁永健介紹,華為USG6000系列下一代防火墻具備8大特點--最多的應用識別數、最細的應用控制力度、獨有的主動流量學習機制、獨家策略優化建議指導、最強的DDoS防護能力、最全面的沙箱技術、獨有的三位一體加速引擎和最高的防護性能體驗,將幫助用戶輕松掌控下一代網絡安全,打造具備分布式動態感知、全網主動防御能力的整網融合安全系統。
Gartner全球首席分析師Tim在HENC2013上做了主題為《SDN時代的網絡創新與趨勢》的演講。他表示:"由于企業的業務和應用正在發生變化,網絡應當隨之而變。企業網絡規劃應當以模塊化的方式,以業務場景和需求為導向,重新思考網絡架構是否能適應未來的需求。"
騰訊網絡總監馬志強發表了題為《構建敏捷的云網絡》的主題演講,分享了騰訊的新一代云網絡建設經驗。他說:"騰訊認為敏捷數據中心網絡應具備穩定、可見、"軟化"三大特質,并通過大容量、高密度、高可靠以及支持SRP、ZTP等騰訊自研協議的具有足夠開放性的數據中心交換機,做實基礎網絡架構,建設敏捷網絡,從實際運營需求出發走向SDN。"
HENC2013還舉辦了主題為" 敏捷網絡 一起改變未來"的高峰論壇。中軟國際高級副總裁 李云曉、中石油華北油田通信公司副總裁李鳳民、IBM大中華區副總裁及合作伙伴事業部總經理鄭小聰與Tim Zimmerman和劉少偉一起探討了企業IT建設中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如何構建下一代網絡架構,以實現更敏捷地為業務服務。
這是一個創新的時代,這是一個呼喚敏捷的時代。華為以新思維、新架構、新技術帶來新價值,必將改變企業網絡市場現有格局。
未來,華為將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文化,開放合作,以十幾年IP能力的沉淀,銳意進取,繼續推動企業網絡領域技術創新,致力于為市場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方案。我們充滿信心,迎接令人興奮的IP網絡黃金時代,與客戶一道創造更敏捷的未來。
傳統網絡必須應對的五大挑戰
一、大數據、云計算、移動化、物聯網、BYOD、數字社交網絡等新趨勢這些新趨勢新變化呼嘯而至,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市場在變,商業環境在變,企業的目標卻從來不變--主動靈活應變,在競爭中勝出。今天,IP網絡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要素,面對快速變化和全新趨勢,傳統網絡必須應對以下五大挑戰:
二、應用移動化帶來的挑戰:無線網絡在給我們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許多挑戰,各種移動終端隨時隨地接入網絡,這個時候對網絡使用者來說就存在這樣的挑戰:網絡不安全、體驗不一致;而對網絡管理者來說挑戰則來自兩個方面:流量難預測、權限難管理。
三、資源云化帶來的挑戰:傳統網絡是本地處理+交互,而云業務網絡是遠端處理+交互,應用在云上、大數據也在向云集中,如果網絡出現問題,帶來的影響非常大。如何讓網絡高可靠、大帶寬、流暢體驗好,是非常大的挑戰。
四、新興多業務帶來的挑戰:云、大數據、移動、物聯網等等新興業務大量出現且更新換代快,傳統的以ASIC為主要架構的網絡升級換代落后于業務發展。另外,現在的網絡需要承載大量的視頻、語音及其他實時交互應用,例如社交網絡突發流量是平均流量的3~5倍,難以預測;同時不同的業務,帶來不同的質量要求,如視頻業務要求丟包率<10-6,而語音業務的丟包率<10-2質量便可控,數據業務則對丟包重傳不敏感。如何保證承載多種業務時網絡更好、更快,也是一大挑戰。
五、網絡安全帶來的挑戰:安全防護邊界模糊、攻擊手段多樣化、安全配置日益復雜等等新的安全挑戰,傳統網絡的單點靜態安全應對防護體系已經不能適應需要,必須具備分布式、動態的全網協同安全防御體系。
網絡日益復雜帶來的挑戰:從連接PC到PC到海量設備互連,從單一網絡配置到有線、無線及外網用戶差異化管理要求等,傳統網絡管理不自動的軟肋給運維工作帶來極大挑戰;同時,海量設備接入時如何如何讓網絡感知用戶體驗的下降,對于狀態不可知的傳統網絡也是非常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