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默退休: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鮑爾默將在未來一年內離開微軟CEO的位置,這個消息十分突然,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13年前比爾蓋茨很知趣地離開了,去做他的慈善公益,其實鮑爾默也該早一點離開,只是這一天來得太晚了一些。
互聯網初起時,比爾蓋茨持反對態度,其實已注定了這個以軟件起家的巨頭,如果單靠那些老人,是無法在互聯網大潮中站穩腳跟的。正如當初IBM一手扶起了微軟和英特爾,卻眼睜睜看著這兩個家伙踩著自己的背越過自己,越走越遠一樣,微軟這些年錯過了雅虎、谷歌、蘋果,被這些昔日的小伙伴甩在身后,而自己的my space,MSN,bing、surface等,雖然耗費甚巨,卻怎么也達不到理想狀態。沒有微軟,就沒有互聯網,但在互聯網的世界里,微軟卻走得跌跌撞撞。
微軟的互聯網戰略,不缺金錢,不缺人才,唯獨缺一個正確的戰略。習慣勢力是很難改變的,當底層應用的思維貫穿到大眾應用中去時,是怎么也不行的。當人們使用微軟的互聯網產品時,都能感受到浸透其間的程序思維,嚴謹而功能齊全,唯獨少了很多令人喜聞樂見的元素。當然,說微軟的互聯網戰略至此失敗,也并不客觀,至少還有bing可以拿出來與對手爭一爭,還有skype還能占據一席之地,只是不那么出眾罷了。微軟沒有抓住互聯網時代的原因,只能用一句話來為其總結: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鮑爾默上臺時微軟股價剛經歷歷史高點,平心而論,這13年來,微軟的業績并沒有下滑,仍沿著一個平滑的曲線在向上走,股價雖不復往日輝煌,發展卻也中規中矩,今年微軟股價甚至還創出了13年來的新高。微軟在企業市場和桌面辦公領域仍牢牢占據巨大優勢,但面對未來比PC市場龐大數倍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微軟暫時還束手無策。如果這一天在微軟完成轉型前到來,那將是微軟的噩夢,比爾蓋茨和鮑爾默必須做出抉擇,讓更有前瞻性的人領導微軟繼續前進。對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產業變化,微軟已接近輸不起的地步了。
在接班人問題上,美國科技界推薦的幾個人,如雅虎的梅耶爾和特斯拉的Musk等,意識上過于新潮,并不合適。微軟需要的是循序漸進的革新,而非翻天覆地的變革。出走蘋果的福斯塔爾也在這個名單中,但此人的脾氣秉性恐怕無法團結大多數。微軟棄將辛諾夫斯基有一定希望,畢竟其深受比爾蓋茨賞識。谷歌的施密特是非常合適的人選,但誰都知道這個可能性幾乎為0。從微軟內部的人來看,華人陸奇將會是下一任CEO強有力的爭奪者,鮑爾默很認可這個人,只是不知道比爾蓋茨會是什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