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狂熱癥:手游紅海的不可承受之熱
——有多狂熱?
陳杰稱,在其游戲頻道上線的手機游戲,這半年里增長了3倍,現在各路人馬都在快馬加鞭地沖向手游。
游族CEO林奇稱,端游從藍海到紅海用了十年,頁游從藍海到紅海用了3-5年,而手游只用了不到兩年。
游藝春秋CEO創始人陳澍毫不諱言:“大多數都會死!現在移動游戲表面上百家爭戰、繁榮興盛,但其實大勢已定。”
——巨頭轉型后的戰場,隱形門檻高
這 個行業的從業者大多是端游、頁游轉做手游以及單打獨斗的個人創業者。但目前來看,站在行業收入前列并躋身于行業主流及前沿的企業無非兩類:一類是以銀漢科 技、掌趣、廣州谷得為代表的公司,較早涉足移動行業、有代表性的廠商,都有SP(服務提供商)領域的背景。另外一類,就是從端游轉型而來的成功者,例如藍 港在線的王峰、“我叫MT”的邢山虎。
游族網絡CEO林奇認為手游的錢并不那么好掙,他的每個手游項目的預算都是至少1千萬元,“少了做不出精品。”林奇稱,那些幾萬元做出來的東西是賺不到什么錢的,或者賺不多。
按照林奇的說法,每個小項目需要主程序兩名,而且很難找,每人的年工資就要四五十萬,每個團隊大約10-20人,沒有一個項目預算低于1千萬元,僅人力成本就700萬元。
這一數據在360副總裁陳杰處也得到了印證:留存率高的都是精品手游,要有好創意、好題材、好運營才可能有機會。
大量蜂擁而至的創業者沒有好的團隊和創意,資金也不雄厚,他們想迅速變現,大多采用復制的方式盡量在短期內做出一款游戲。這讓手游行業在短時間內迅速出現了內容同質化加重、用戶黏性降低等問題。
游 藝春秋CEO、創始人陳澍指出,那些短時間內攢出來的游戲,也只能掙點小錢,一個月幾千,還要藏在某個審核不嚴的渠道里,等著用戶無意中點擊,用戶發現上 當后其命運就只有被卸載。在陳澍看來,這個市場的隱形門檻還是很高的:研發、發行、渠道,“這個戰場可能會重新洗牌,因為這是新的戰場。”
——渠道商強勢
目前App分發渠道中,第三方應用商店已經占到了70%的下載量總額,已是最主流的軟件分發渠道。根據艾瑞數據,在這70%中,360手機助手又占了四成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360手機助手起步較晚,卻發展迅猛,推出一年后其游戲下載量突破了70億,2013年前四個月就達到了138億?,F在每天的下載量已經突破五千萬,而且還在增長中。
現在,360與游戲廠商是聯運模式,基本上是按照5:5分成。
飛流CEO倪縣樂稱:“我個人覺得渠道的核心需要做流量,***是賣廣告,但現在由于大部分開發者沒有錢買廣告,導致渠道也做聯運,看起來渠道和發行商的之間的關系有點模糊,這樣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游戲研發商被渠道壓迫得過早變現。”
——浮躁會傷害一個產業
游藝春秋CEO創始人陳澍則認為,手游個人創業者的命運令人堪憂,移動游戲的研發、推廣、運營等成本都是他們的門檻。
在 林奇看來,資本的狂熱也可能摧毀一個行業。游戲行業目前是中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優勢最明顯的,比電影電視劇的商業模式更加成熟,沒有盜版的侵襲,用戶也愿意 付費。但現在出現了令人擔憂的情景——資本的狂熱、創業者浮躁的心態,令整個行業受損:一個創立兩三年的公司就只想著賣掉,好產品越來越少,而資本的瘋狂 追捧不僅抬高了整個行業的人力成本,也抬高了融資門檻。那些已經套現了的創業者一般都會受制于競業協議和法律規定,他們要想再創業則已經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