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隱私憂慮不解除 大數據行業難成氣候

《紐約時報》印刷版周一發表文章稱,持續發酵的美國政府監視民眾事件引發人們對網絡隱私安全的高度關切,這將對以數據為驅動力的科技行業造成負面影響。
以下為文章概要:
夢想家、智者以及懷揣奇思妙想的人合力打造了互聯網,他們希望互聯網成為解放和知識的工具。上周,隨著美國政府利用互聯網監視和追蹤民眾的消息浮出水面,這使得互聯網履行其最初使命的前景看似暗淡。
這一事件的出現對于建立在互聯網科技之上的硅谷而言多多少少有些挫敗感。
已退休的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家萊斯?歐內斯特(Les Earnest)認為:“以互聯網為研究對象的大多數人都因其被濫用而苦惱。一開始,我們擔心政府進行控制。現在好了,我們的政府還是找到了介入的手段。”
科技世界總是努力與華盛頓保持一定的距離。企業家總是抱怨,監管扼殺創新。政府官員不應該插手他們不了解的事務,而硅谷所進行的一切活動似乎都是他們不應該管的。
網絡隱私安全令人擔憂
第一件讓人疑惑的事就是,包括微軟、谷歌(微博)、雅虎、蘋果以及Facebook等行業領先企業怎樣使得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輕松獲得他們的數據。目前,唯一對政府說不的就只有Twitter。
這些公司直接否認了與美國政府在“Prism”監控項目上開展合作。不過,他們貌似并不急著闡釋間接配合的情況以及他們心中的底線所在。
硅谷的企業家公開敦促有關方面披露更多細節。
iPad新聞視頻應用Watchup聯合創始人阿德里亞諾?法拉諾(Adriano Farano)說:“硅谷消費類公司的成功所建立的基礎不僅是他們產品給用戶帶來的價值,還有他們之間建立起來的某種程度的信任。在硅谷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整個生態系統的信用。”
硅谷的生態系統因個人數據而繁榮。而收集電郵、視頻、音頻以及通過互聯網其他形式儲存的數據的“Prism”項目曝光之時,恰是網絡隱私安全被人們質疑的敏感時刻。
谷歌眼鏡等新技術總將人們推向未知的新領域,而這一領域完全超出了民眾的掌控。從已經根基牢固的科技大佬到初創型企業,科技公司都在醞釀計劃搜集最私密的數據以期通過這些數據銷售產品。
普渡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克里斯托弗?克利夫頓(Christopher Clifton)說:“我們一直在推動政府保護我們。與此同時,我們也忙于將各種信息暴露在外人的目光之下。事實上,一些數據確實會被暴露,這種事情可能會令人不舒服,但也不要太驚訝。”
我不是英雄
顯然,這樣的令人不舒服的境遇令某些人不再沉默。據報道,此次向《衛報》披露美國政府監視民眾文件的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系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雇員。斯諾登在接受《衛報》采訪時說,“互聯網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但它的價值卻被永無休止的監管行為所破壞。”
斯諾登還說:“我并不視自己為英雄。因為我所做的事情關乎自己的利益。我不想生活在一個沒有隱私的世界,這將無法推動知識的探索和創新。”
美國總統奧巴馬則試圖降低這場風波的影響力。他說,Prism的目標僅為外國國籍持有者,為了安全值得放棄一些隱私。
曾在上世紀60年代互聯網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鮑勃?泰勒(Bob Taylor)認為,奧巴馬的表態是一個危險的聲明。泰勒說:“政府本應該告訴其正在開展的工作。這一舉動揭開了更深層次的問題,我們不再掌控政府。”
而對于華盛頓沒有什么好感的一些科技界名人則認為,Prism項目可能被用作私人武器。
以太網之父鮑勃?麥特卡夫(Bob Metcalfe)就在Twitter表示,他更加擔心奧巴馬政權利用這個項目來打壓政治反對勢力。
不過,即使硅谷已經認識到個人數據通過其他非正式的途徑被人濫用的現實,但要改變這一狀況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就連大型計算機制造商都向政府出售其系統,更更不用說各類型的初創企業販賣個人信息。一些試圖與政府劃清界限的企業可能會影響其公司發展前景或是利潤,因此他們則更加擅長游說工作。
你沒有隱私
早在1999年,Sun Microsystems前CEO斯科特?麥克尼利(Scott McNealy)就說過:“你沒有隱私,忘記這事吧”。
麥克尼利現在還沒有收回這句話的意思,但他也表示出與麥特卡夫相同的觀點,那就是擔新政府濫用私人數據。麥克尼利說:“你會害怕AT&T擁有你的數據?或是谷歌?他們都是隱私的實體公司。AT&T不能傷害我,但杰里?布朗和奧巴馬可以。”麥克尼利一直批評加州政府以及州長杰里?布朗。麥克尼利稱,他的納稅情況每年都被審計。
云存儲服務商Box公司創始人亞倫?萊維(Aaron Levie)在Twitter上調侃“Prism”項目稱:“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這個想法簡直就是30個初創企業合力完成的,我們弱爆了。”
這個笑話雖然有趣,但反映的是事實,或許政府和硅谷對數據的興趣并不存在實質的沖突。萊維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實現透明化以及知曉數據使用情況,政府和科技行業需要共同合作創造一種更好的模式。
與此同時,一些科技界領袖也提出保護網絡隱私的好辦法,就是“低調”。在硅谷闖蕩30余年的企業家戈登?尤班克斯(Gordon Eubanks)認為,支持安全和支持隱私的兩方都有說得過去的地方,在爭執最終解決之前,他建議:“我對放在網上的信息很小心。我從不在網上發布關于住址、家庭以及寵物的任何信息。就連點‘贊’的時候都很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