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技術將在數據中心領域大行其道
SDN全稱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即軟件定義網絡。這是一種新的網絡架構,網絡的控制與轉發分離,并且可直接對網絡進行編程。熟悉網絡的人都清楚,網絡設備都是類似 DOS、Linux的命令行交互式的界面,要想管理網絡設備必須要記住成百上千的晦澀難懂的命令,并且不同網絡廠商的設備命令都是千差萬別,網絡維護人員很難掌握。隨著數據中心規模不斷擴大,網絡維護工作難度進一步加大,這時SDN技術應運而生。
SDN雖然是近兩年才被提出,但發展迅速。主流的網絡廠商都紛紛加入到了研究SDN技術的陣營。互聯網巨頭谷歌支持采用SDN技術用于自身數據中心的互連,阿朗設立了SDN子公司Nuage,Juniper則耗資收購了一家SDN創業公司。思科已經發布了業界首款支持SDN的路由器設備。而國內的華為、中興也均密切關注SDN的技術動向。尤其是華為,今年先后發布了面向運營商的Softcom和面向企業的SDN方案,是SDN最積極和領先的參與者之一。只有所有廠商都加入到支持SDN的隊伍中來,SDN技術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SDN主要包含連接上層應用的API接口、SDN控制軟件、控制數據平臺接口OpenFlow三個部分。
SDN通過API接口可以實現常用的網絡服務。包括路由、組播、安全、訪問控制、帶寬管理、流量工程、QOS、處理器和存儲的優化、電源管理以及其他所有形成的策略管理,通過這些API用戶可以按照業務需求實現網絡功能的裁剪定制。例如:在SDN架構的園區網中,可以很容易在有線和無線網絡中定義和實施一致性的策略。同樣,使用SDN可以通過智能業務流程和配置系統來管理整個網絡。開放式網絡基金會(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 ONF)正在研究開放的API,以提高多廠商設備管理性,為按需資源分配自助式服務、網絡虛擬化以及安全的云服務打開大門。
SDN控制軟件根據應用層需要的網絡服務通過OpenFlow在網絡設備上完成功能配置。在這個過程中,SDN控制軟件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軟件。用戶只能看到應用層的這些網絡服務,而控制層的SDN控制軟件,網絡設備對用戶都不可見。這樣用戶可以通過編程的方式對抽象的網絡進行配置,而不用通過手工方式處理那些成千上萬設備上的成千上萬行的配置。用戶也不用去關心網絡設備具體如何實現這些功能的,大大減少了數據中心維護的工作量。用戶可以通過自己編寫程序實現新的特性,而不必等待網絡中那些私有和封閉的軟件實現這些特性。
這里不得不說一下OpenFlow,OpenFlow是SDN架構中定義的***個控制器與轉發層之間的通信接口標準。即OpenFlow是網絡設備和SDN控制軟件交互的語言。網絡設備要識別OpenFlow,而SDN控制軟件要知道如何使用OpenFlow才能讓網絡設備清楚是什么指令。可以將 OpenFlow比作CPU指令集。OpenFlow定義了一些基本原語,這些原語就像CPU指令集用于計算機系統編程一樣,可用于外部軟件實現對網絡轉發平面的編程。由此可見,OpenFlow非常重要,是SDN的獨有“語言”。
OpenFlow是一個開源的技術,開放網絡基金會(ONF)在積極力推OpenFlow,希望更多的網絡廠商接受OpenFlow,這樣SDN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作為網絡領域的老大哥Cisco、虛擬化領域的老大Vmware顯然不想這么做,它們不想失去技術領先的優勢。所以兩家廠商總是在 OpenFlow的具體實現上做出一些私有的東西,這樣就缺乏通用性。舉例想想在網絡領域中早就有STP/MSTP這些標準,但思科依然在其設備上只支持私有的PVST/MST協議。原因就是全球的網絡設備有一多半都是我的,我定的規矩就是標準,這顯然會遭到其它網絡廠商的討伐。所以目前在SDN技術領域,仍存在著OpenFlow標準、思科和Vmware三種存在分歧的力量在博弈。
雖然三方力量在OpenFlow的具體功能實現上各有差異,但所有的廠商都是大力支持SDN技術推廣的。從SDN技術的出身就可以看出,其的確會給數據中心帶來技術上的變革,提升數據中心的使用效率。只不過三方力量仍在探討OpenFlow具體的實現到底用哪家的,最差的情況下就會在這個網絡市場上存在三種OpenFlow實現,這樣就會由于實現不一致而無法做到全網網絡設備統一管理,這是所有的數據中心用戶所不愿看到的。
無論如何,SDN技術發展已經成為所有網絡廠商的共識,這個標準的制定和實現過程會有些挫折,但依然不會阻止SDN技術的發展與完善。SDN已經逐漸成為數據中心建設時必須考慮的功能之一,它將為數據中心提供高效的網絡管理,減低數據中心維護成本,提高數據中心運營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