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基礎網絡群雄混戰正當時
近期Gartner發布了《2013年數據中心網絡基礎設施》魔力象限。Gartner是一家世界著名IT系統項目論證與決策權威機構,其研究范圍覆蓋全部IT產品,為客戶提供客觀、公正、全面、高效的論證報告及市場調研報告。其公司客戶幾乎囊括了世界級大公司,當今世界500強中Gartner的客戶占了82%。魔力象限是Gartner公司于2006年9月25日取得的注冊版權,它描述了Gartner公司依據標準對該市場內的廠商所進行的分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對市場情況進行的圖形化描述。《Gartner數據中心網絡基礎設施魔力象限》調查了該領域的新架構和新技術,以及廠商如何改變這個市場。特別是對數據中心的規模和密度變化、流量模式變化以及日趨嚴格的簡化網絡運營要求的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的綜合調研。具體象限圖如圖1所示:

圖1:2013年數據中心網絡基礎設施魔力象限圖
魔力象限通常從兩個方面來評價各個廠商:前瞻性(Completeness of Vision)和執行能力(Ability to Execute)。前者考量的是廠商提供產品底層技術基礎的能力、市場領導能力、創新能力、外部投資等。后者考量的是產品易用程度和價格、服務的完善程度和技術支持能力、管理團隊的經驗和能力等。魔力象限的橫軸表示前瞻性,縱軸表示執行能力。魔力象限的四個象限依次分別為領導者(Leaders)、挑戰者(Challengers)、有遠見者(Visionaries)和特定領域者(Niche Players)。所謂領導者,其提供的產品應包含額外的功能,且能提高市場對這些功能的重要性認識,從而顯示出對市場的影響能力。Gartner 公司希望一個領導者能夠不斷提高其市場份額、甚至占領整個市場,并且它所提供的解決方案能夠引起越來越多企業的共鳴。
從數據中心網絡基礎設施魔力象限圖中可以看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廠家進入到領導者的象限。在這個領域仍是群雄混戰的階段,多數企業仍處于特定領域者,處于特定領域的企業只能算是這個領域的參與者,如:Dell、IBM、Huawei、Avaya等。Cisco是唯一處于挑戰者象限的廠商,受益于其作為網絡廠商的領導者地位,Cisco處在了這個象限。HP、Brocade、Juniper Networks等集中在有遠見者象限。這些企業積極發布在該領域的見解,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未來發展勢頭值得可期待。
數據中心是近幾年才大力發展的一個IT領域,做為世界最著名的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一直是網絡設備領域的領導者,但在數據中心基礎網絡領域仍暫時只是個領頭羊,未能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Cisco從挑戰者領域無限接近領導者象限。Gartner之所以將Cisco放入了挑戰者的象限,是認為其具備成為領導者的條件。不過其未來創新能力引人擔憂,對數據中心基礎網絡新技術的發展貢獻有限,尤其是SDN技術、Trill等數據中心基礎網絡技術標準發展中參與意愿不強烈,阻礙了該領域的技術發展。若Cisco在未來該領域創新能力上能有提高,加上其在網絡設備市場上的領導地位,則有望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導者。
HP收購了老牌網絡設備公司3com,又將數據中心作為其企業發展的主要領域,在這幾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發展數據中心技術。目前HP也已經接近成為該領域領導者的地位。HP提出了基于硬件的虛擬化技術、軟件定義網絡等言論都成為了該領域內眾多廠家追逐的技術,在網絡虛擬化技術方面發布過100多篇發明專利,參與IEEE的SDN技術標準的制定,希望成為該領域的標準制定者,因而也成為了Cisco的有利競爭者。Brocade自兩年前開創以太網矩陣技術以來,變革了虛擬化和云數據中心內的以太網絡,為近1000家客戶帶來了創新和價值。2010年12月,Brocade又推出了VCS Fabric技術,該技術提供無與倫比的自動化,讓客戶能夠以比傳統網絡架構和競爭性矩陣產品快五倍的速度部署網絡容量。Brocade做的這些努力讓其自然躋身于有遠見者象限,Brocade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不斷擴展在數據中心基礎網絡的影響力,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Dell、IBM、華為、Avaya等廠商雖然在其他領域都是戰績赫赫,但由于進入數據中心網絡領域較晚,無論是自身技術積累還是市場份額都較小,影響力有限,目前在這個領域仍是跟隨者,也有機會成為挑戰者或者領導者,但目前仍需多練內功,慢慢積累。能進入到Gartner魔力象限的廠商已經說明他們也夠優秀,在該領域也是前十名的有競爭力廠商,仍有大量的廠家徘徊在魔力象限之外。這些廠家需要先做好跟隨者的身份,不斷挖掘市場機會,加大技術創新,才有可能與挑戰者、有遠見者象限的廠商展開競爭。
數據中心基礎網絡領域是一個新興的市場,里面有諸多的市場機會,競爭也尤為激烈。目前市場格局仍未形成,進入到Gartner魔力象限的廠家都有可能厚積薄發,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在未來稱霸該領域十幾年,因此各廠商都在不斷加大該領域的投入。并購、市場宣傳、標準制定、項目競標、資本運作等新聞事件頻頻發生,讓該領域的競爭愈加激烈。一旦市場競爭格局形成,固定下后再去改變將非常困難,所以這個階段是關鍵時期。就像我們平時喝星巴克的一杯咖啡要30元,而喝一杯普通咖啡只需2元一樣的道理。這個市場格局已經是這樣,星巴克在這個咖啡領域就是領導者,是該領域的標準制定者,它發布咖啡的制作方法、喝法都將會讓眾多商家去效仿,賺取最多的利潤。未來幾年仍是數據中心基礎網絡領域發展的關鍵期,在Gartner魔力象限中的廠家分布格局也將不斷變化,最終的結局如何,就看各廠家如何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