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反思:它真的能給我們更好的電視體驗?
Jeremy Toeman是社交電視指南初創企業Dijit Media的CEO,該公司開發有NextGuide及Dijit Remote兩款社交電視指南應用。電視的發展趨勢是無所不在和包羅萬象,但他對電視的未來似乎不太樂觀。以下是他的觀點。
電視內容越來越多,觀看方式越來越豐富,可電視的無所不在,內容的無窮無盡卻引發一個大問題。
以往的電視觀看模式是廣播式、線性的、有時間安排的、僅在單一設備上播放的,可現在卻變成點播式、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任何設備上播放,突然之間消費者面臨著太多的選擇。如果我們觀看任何東西都需要通過菜單導航、下拉菜單、然后不斷地選擇、選擇、選擇—那么電視就會有失去其主要功能的危險。這項功能是什么呢?逃避現實。
看電視是隨意行為
雖然大家抱怨有線收視費貴,沒有好節目看,但電視的觀看體驗則是沒什么可抱怨:打開電視、一秒鐘之后電視就出來了。不需要瀏覽菜單、無需緩沖、不用選擇—什么都不用做。抱怨的是電視的娛樂內容,但是電視***的體驗是“逃避”。
如果把電視看做是一種逃避,那么很多事情好解釋了。真人秀除了娛樂的貢獻以外,還提供了一種迫切需要的逃避—讓我們一窺他人的生活,看看究竟他們是怎樣過得比我們還糟糕的。
觀看行為也支持逃避的說法。有研究表明,96%的觀看行為是隨意而為。換句話說,大多數人在觀看一個節目期間會切換到其他頻道去,統計數字是觀眾平均每小時要按四次節目表。
無限頻道時代
盡管眾人都在等待電視被顛覆時刻的到來,但這一時刻其實早已到來。蘋果發布iPad時還提供了55個免費的“TV everywhere”app,使得任何人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任何設備觀看任何電視節目或電影。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以前那種往沙發背后一仰就可以拋開一切看電視的習慣已經變了,變成需要從看似無窮無盡的菜單、目錄選項中去挑選內容了。這么下去是要出問題的。
被動觀看的終結
***個問題跟“選擇悖論”難題有關,即幾乎無限制的觀看選擇有可能導致無盡的困惑與失望。盡管Netflix或HBO GO的用戶界面容易瀏覽,且想象中選擇點東西似乎并不難,但現實中無窮無盡的滾動只會降低獲得滿意的觀看體驗的可能性。
由于點播式服務的趨勢唯有不斷增強,很有可能消費者的情緒會惡化,乃至于有一天會爆發,抱怨自己浪費錢在不喜歡的節目上。
其次,內容的裂化已經導致電視播放應用的富足,每個頻道或電視網絡都提供自己獨家的觀看節目。Hulu之類的聚合服務改善了發現體驗、、減少了混亂狀態。但是在一個消費者對電視網絡及節目忠誠度持續下跌的市場里,消費者面臨的是在眾多app中挑選出想要觀看的節目的障礙。
第三個因素是放縱或馬拉松式的觀看趨勢的不斷加劇,消費者可以從頭到尾將連續劇看個不停。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這當然是一種很棒的新體驗,但也會充滿 挑戰。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是所謂的“熱門”新節目的整個概念都會瀕臨危險,如果你可以隨心所欲馬不停蹄地看完整季的內容,又有誰愿意為下一集等上一個星期 呢?Netflix 的原創連續劇—由大衛•芬奇執導《紙牌屋》將在今年 2 月首播***季,屆時 13 集內容將會在同一天全部上線,開創美國劇集播出史之先河,當然也許還會讓熱門變冷的速度加劇。
豐饒之咒
這種效應會導致有品質的節目的評級下降,最終降低其變得熱門的可能性。雪球會從這個地方開始滾起來。高品質節目的預算也會面臨下降,從而導致低成本 制作泛濫—真人秀、游戲節目等層出不窮。這一細微差別將會成為傳統電視的任何顛覆之關鍵因素,但是對于電視迷來說也許并非好的預兆。
無所不在和包羅萬象居然會讓這個行業制造出更糟糕的內容,從而更難發現和享受內容,盡管這很難想象,但是從目前的趨勢看,這一點似乎難以避免。
無論大家看的是什么節目,不管是肥皂劇還是真人秀,看電視需要做的“工作”越多,電視能夠為人人都需要的逃避時刻做出的貢獻就越少。那么誰會取代它 的位置?也許到2020年的“熱門新事物”會是拿起一部書去看,因為與投身于浩瀚又充滿泡沫的app、菜單、頻道、網絡、流媒體與節目之海相比,馬上撿起 身邊的一部書去看似乎更容易讓人逃避現實。
無論這種觀點是否正確,但是如何改善觀看體驗值得從業者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