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電視支付業務的“春天”?
一直期待獲得“準生證”的電視支付企業,此次終于進入央行第四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行列——昆明卡互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億付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銀視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數碼視訊軟件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日前獲得了“數字電視支付業務”的許可。
事實上,電視機早已走入尋常百姓家,但隨著新媒體業務的發展,人們對電視的應用方式也在悄然改變,從“看電視”向“用電視”階段過渡。業內專家稱,電視支付企業的“獲牌”無疑將使電視支付業務迎來發展春天,然而,相關終端和應用的普及、用戶使用習慣的改變,以及安全問題又為電視支付業務發展的提速設置了重重壁壘。
電視支付大有可為
據數字電視研究報告稱,我國在2010年已經成為數字電視使用量最大的國家,到2017年年末將達到4.17億臺。隨著三網融合的發展,在線繳費、電視商城、公共服務等內容都可通過電視完成。業內專家表示,電視支付企業的“獲牌”意味著電視支付的政策窗口已經打開,這無疑會促進電視支付業務的快速發展。
從整個第三方支付行業來講,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支付業務終于完整覆蓋了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和電視支付。“此次電視支付進入第三方支付業務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電子商務的支付手段正從復雜走向簡單,其所承載的終端也從精密型終端走向了普及型終端。這一點從手機支付用戶規模的日益擴張勢態中亦可窺見。”一位第三方支付企業負責人表示。
“電視產業正從娛樂終端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終端轉變,電視支付平臺獲得認可后,打通了困擾多年的支付環節,加速了電視購物行業的發展。”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指出,電視支付系統將是繼網絡銀行、手機銀行后最具潛力的支付平臺,而且數字電視只是電視支付的終端之一,網絡電視、手機電視、衛星電視等領域也將逐步納入其中,產業規模將達數百億元。
對于用戶來說,電視支付的普及給生活帶來了各種便利,只要按一下手中的遙控器,用戶就可以完成有線電視費、電費、電話費、自來水費等的繳納,以及轉賬、對電視購物進行支付等。
此外,電視支付還有許多延伸功能。“近期將首先推出‘電視掛號’,將全市30多家三甲醫院囊括在這個網絡里,通過電視查詢專家的出診時間并可用遙控器進行預約掛號。預約成功后,手機將接收到確認短信,市民憑此短信可以在醫院的專用窗口或自助平臺取號。”天津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紅杰表示,“另外,將發展電視圖書館,通過電視平臺查詢和預約借閱圖書,部分圖書還可直接在電視上閱讀。”
然而,從企業角度來說,與網上支付、手機支付等方式相比,電視支付的優勢并不明顯——受眾雖多,但具有分散性和異質性,并且呈現用戶老年化、幼年化等特征,盈利前景并不十分明朗。
銀行加緊布局新興市場
在電視支付這個大有可為的市場中,除了電視支付企業在爭相搶灘外,銀行也在加緊布局。目前,已有包括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一些城商行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參與電視支付業務,推出了“電視銀行”業務。
電視銀行作為一種全新的金融服務,是在有線電視視訊寬帶網基礎上,以電視機與機頂盒作為客戶終端實現聯網,遙控器作為操作工具,辦理各種銀行業務。打開電視,轉入電視畫面左下角“電視銀行”并進入主頁,進入查詢頁面并輸入銀行卡號,然后將帶有銀聯標志的銀行卡磁條朝右,對準刷卡遙控器背面的刷卡槽從上而下輕輕劃過,刷卡槽上面黃綠燈閃爍,表示刷卡成功。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是國內首家在總行層面推出電視銀行系統的全國性銀行。該行已經陸續在江蘇南京和湖南長沙上線了電視銀行,能夠實現個人客戶人民幣賬戶信息查詢、轉賬、電視支付、信用卡還款、公共事業繳費、銀行產品查詢等功能。
浦發銀行也聯手東方有線網絡有限公司,共同在上海推出“浦發電視銀行”業務。該業務支持家庭中多個家庭成員通過一臺電視機,分別登錄不同銀行賬戶,交易涵蓋賬戶查詢、定活互轉,客戶信息更新等。在便民服務方面,“電視銀行”不僅提供了“足不出戶看電視,輕松繳納水電煤”的貼心服務,更提供了“基金頻道”、“證券頻道”、“黃金頻道”、“外匯頻道”等咨信平臺,實時跟蹤國內外金融市場動態。
與網上銀行相比,客戶不需要購買電腦,幾乎不需要投入成本;與電話銀行相比,客戶可辦理更多的銀行業務,更加方便、安全;相比手機銀行,客戶操作的可視界面尺寸更大,更加簡單、直觀。它帶給客戶的不僅僅是感觀上的強烈沖擊,也是改變部分客戶在柜面辦理業務傳統意識習慣的有效途徑。雖然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使用的人群相對比較少,但是隨著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和普及,這種模式未來將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發展提速仍存壁壘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整個電視支付行業來說,牌照的頒發,只是一個起點,如果沒有其他配套設施的跟進也無法真正擴大規模。
有專家表示,電視支付依托智能電視而存在,然而,由于缺乏殺手級應用、標準不統一、用戶使用習慣有待培養等問題的存在,我國目前智能電視的普及率并不高。有些用戶即便購買了智能電視,卻很少使用,致使智能電視很多有別于普通電視機的功能形同雞肋。可見,要推進電視支付的普及,首先還有賴于其所依托的載體的推廣。
與此同時,作為支付方式的一種,與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等方式類似,安全問題也是電視支付所必須克服的一大“硬傷”。據介紹,現在電視支付可以通過機頂盒或智能電視機來實現。但是,通過機頂盒使用有線數字電視的網絡進行支付,就離不開“加密”技術,只有在“加密、解密”這樣完整的流程下,用戶家里的機頂盒才可以被識別。目前,在杭州、廈門、深圳、太原、武漢等地的數字電視為加密播出,但是在其他一些地區還未實現。
對于如何保障“電視銀行”的安全性,銀行業人士如此表示,“由于數字電視自身線路和系統較為封閉,因而比網上銀行更具安全性,此外銀行還會采取將動態驗證碼發送到用戶手機上的輔助方式保證電視銀行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電視支付的受眾群體以老年人和青少年人為主,目前還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因此電視支付業務的全面推廣,還需要消費群體使用習慣的逐漸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