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用戶的微信 國際化成下一步突破點
騰訊旗下的現象級移動應用產品——微信,昨天晚間宣布注冊用戶規模已經達到3億,這距其首個版本發布,只用了不到2年時間。
3億用戶什么概念?根據CNNIC昨天發布的數據,截至去年底,中國手機網民數為4.2億。在達到了如此高的滲透率,以及確立了國內移動互聯網市場牢不可破的地位之后,海外用戶和商業化將成為微信下一步的重點。
微信的海外市場拓展起步較早。2011年1月微信正式發布,當年10月英文版就已經推出,到去年4月,其英文版也正式更名為WeChat。而在落地方面,微信去年5月正式進入香港,在10月份組建團隊并成立了臺灣辦公室。
目前WeChat已經支持市面上大部分主流的手機操作系統平臺,并有英語、繁體中文、泰語、越南語、日語、韓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俄語等數個主 要的語言版本,支持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手機短信注冊。這些輕度的本地化,已經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比如在馬來西亞用戶數5個月增長4倍,并突破 了百萬規模。WeChat在多個國家app下載市場也多次創下榜首成績。為了實現和鞏固在這些地區市場取得的成功,微信團隊曾表示,將會在美國、東南亞等 地建設數據中心,以加快響應速度。
對于微信來說,其目前的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中東。而且在東南亞市場,韓國互聯網公司Navar的日本分公司推出的同類工具LINE,目前仍比微信有著更多的用戶數和知名度。這意味著微信在“近距離”的海外市場——東南亞地區,仍面臨著直接對手的挑戰。
在歐美地區,盡管似乎并沒有一款與微信同類且如此流行的工具(LINE在歐美市場的起步比微信稍早),但目前微信在歐美市場的份額較有限,用戶也主 要是華人,主流的歐美市場才是其最大的挑戰。張小龍也承認:“發展中國家要想發達地區輸出產品,除了要跨越技術和質量門檻外,還要打破西方用戶對于本土產 品固有的推崇和自信,這種心態也成了微信開拓歐美市場的主要障礙。”
但是,我們最近獲悉,微信已經在北美組建了一個團隊,這意味著其對于北美市場的本地化運營也已經開始,當然這也意味著微信的全面國際化。
在突破3億用戶之后,微信的商業化也將成為運營重點。我們得知,微信的運營團隊將從微信的誕生地——騰訊廣州研究院獨立出來。但 外界目前仍無法得知騰訊打算如何將這數億的用戶規模貨幣化,其最大的難點將是商業化與用戶體驗之間的平衡。張小龍也一直在反復強調:“即使我們要走商業化 嘗試,也會在保證用戶體驗為第一的基礎上來做。” 他還說過:“微信只是一個hub,做的只是一個信息流轉的載體而已,它沒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復雜也不會做得更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后,微信對QQ的沖擊和影響將會越來越明顯。由于用戶習慣的變化,除了QQ在線用戶數可能出現下滑之外,騰訊圍繞QQ客戶端打造的業務和營收增長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當然,移動大勢難逆,革自己的命,總比被別人革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