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技術催生微信首個硬件創業項目 聰明的LOMO自助印
人們說微信平臺是聊天工具,是媒體平臺,是 O2O 的平臺,是 Social CRM,是類 App Store??捎邢脒^,它還是一個硬件和平臺服務的交互界面?
對的,技術的進步,帶來有趣的創新和無數的可能。拜移動互聯創業大潮,我們見證了一個超酷的硬件創業項目——印美圖。這是一個可以完全基于微信平臺,利用云打印技術和二維碼識別,使用微信公眾號進行自助圖片 LOMO 打印的服務。
額,專業詞匯似乎多了點,聽起來有些復雜?靠譜的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都不復雜。
LOMO 自助印
先了解一下印美圖的無線打印如何怎么玩:
印美圖的硬件終端是一個體積“頗有份量”的無線打印裝置,半米見方,正面是一塊 8.9 寸屏幕。服務名為“LOMO 自助印”,這是一個專注的選擇,印美圖團隊的目標客戶主要是新潮和有格調的人群,因此希望能用 LOMO 類別的產品讓人們忘記相片打印這種“功用”,而是留住“LOMO”這種場景記憶。
自助印是最核心的功能,因為用戶打印漂亮 LOMO 相片的所有交互,都是通過手機和自助印終端屏幕完成。
在自助印終端前,拿出智能手機,掃描并關注印美圖的微信公眾賬號,發送手機照片給“印美圖”微信公眾帳號。然后,輸入印美圖前端屏幕上顯示的微信驗證碼,印美圖無線終端就能在 30 秒內接收照片,并制作出一張寶麗萊風格的 LOMO 卡。

整個過程非常簡單。
打開印美圖微信公眾號——傳圖片到微信公眾號——輸入印美圖現場終端驗證碼,剩下的工作就全部交給終端,它會打印出一張漂亮的 LOMO 卡,并從 LOMO 自助印終端的窗口“掉落”下來。
換個有感染力的說法就是,一旦你站在這個LOMO自助印面前,手中的智能手機就變身成為一部可即拍即得的寶麗萊相機,而這個無線裝置就像一個“暗房”,幫你把“底片”在片刻之間沖印成相。
這是一個相當聰明的創意,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嘗試。
這個創業項目蘊含著兩個很重要的趨勢和機遇:智能手持、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開放平臺的創新。
當越來越多的人用上智能手機,生活中有越來越多的事情開始用 App 來完成。如何將 App 里的虛擬世界跟實實在在的物品結合起來?人們在 Instagram 上欣賞各種正方形照片的同時,也在想著“怎么把這些照片打印出來的問題”。我們曾經介紹過的 Instaprint 就是一款專屬 Instagram 的小小打印機,不過印美圖自助印終端走得更快和更巧。
其中的關鍵?
顯然,微信平臺和公眾賬號的引入是這個項目起飛的一個有力前提。
在產品的設計初期,印美圖團隊希望解決用戶自助打印相片的需求。自助印硬件成型后,解決了和云端打印服務的交互和鑒權問題。但是,因為 LOMO 自助印是一個公眾服務,在用戶終端,還需要用戶下載印美圖的 App,然后通過這個 App 來上傳圖片并與終端交互。
然而,在產品的測試過程中,團隊發現讓消費者專門下載一個 App 來使用自助印服務是門檻極高的事情:App 本身的推廣是一個問題,更不要說是一個結合專用硬件的單一功能的 App。而 LOMO 自助印適應娛樂性更強的場景,要讓用戶花費流量和時間下載 App,也是一個頗有挑戰性的問題。此外,團隊在開發印美圖終端時,各種系統和機型的適配,也是一大難題。這種成本,甚至是一個初創團隊難以承受的。
但是結合了微信公眾賬號,似乎一切都迎刃而解:用戶不需要下載 App,微信有各種手機平臺的客戶端,適應了各種場合,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更大的用戶群——微信“附近的人”提供了基于地理位置服務(LBS)的導引服務,距離印美圖終端 200 米的消費者,可以輕松找到附近的 LOMO 自助印。

印美圖硬件終端和 App 在 8 月開始開發,產品原型在 3 個月后就出來了。更快的發展是 11 月 20 日接觸微信公眾平臺后,耗時 9 天就完成了和微信平臺的對接,并投入實際使用。

微信公眾號+云打印流程草圖
實際效果如何?

據印美圖創始人黃昱釗介紹,在短時間的測試中,來自微信接口的打印比例大幅上升,在臨時活動,如寶潔營銷活動的使用比例更是高達 21%。
現在微信自助印在廣研總部、北京路聯合書店、曼索蒂咖啡等地已經開始布點。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自助印終端會散落在步行街、地鐵站、電影院、購物廣場等公眾場合,我們都可以方便地使用到它。
浮想
聯想愛范兒微信官方賬號最近啟用微信機器人進行的個性化內容查詢服務,你會看到什么?
雖然,我們相信愛范兒的各平臺官方應用能夠提供極佳的用戶體驗,但實際上,基于海量用戶的微信平臺在開放了自定義回復后,微信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發揮比愛范兒的官方應用更好的傳播和服務,我們實現了諸如按需閱讀,精選推送的功能,而且也形成了一種依靠優異口碑的自然傳播。
一個開放而靈活的平臺,它給眾多創業者帶來想象力,也給平臺生態帶來無數“亂”,無數“自由”和“生命力”。
微信正在逐漸開放更多的 API 接口,為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們從微信內部得到消息,微信的下一個大版本更新中,公眾賬號甚至可以實現“自定義界面”。微信成為眾多 lite 形態的 App、服務、硬件的集合平臺的潛力在變現。
也許,在所有人都在探索的移動互聯網領域,微信還有可能重新定義被說爛的物聯網、LBS、O2O,它所呈現的互聯形態,不是復制 超鏈接(hyperlink),而是去創造連接真實關系,連接所有物件,包括成為人機交互界面的 微鏈(weilink)。
硬件創業大潮會到來,微信平臺的創業大潮也會到來。這基于云、開源、開放——無論勢、物、心。是該去擁抱這個不一樣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