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意雕龍 BIM非凡綻放
“聚‘和’精彩,享‘授’非凡”——由Revit中國用戶小組(Revit China User Group)主辦,全球二維和三維設計、工程及娛樂軟件的***歐特克有限公司(“歐特克”或“Autodesk”)支持,筑龍網承辦的首屆“雕龍杯”Revit中國用戶BIM應用大賽,在經歷了六個月如火如荼的激烈角逐后華麗謝幕。本次賽事不僅彰顯了Revit在設計各個層面的靈動應用,同時也推動了BIM技術在中國工程建設行業不斷縱深發展中更加精彩地綻放。
作為***屆“雕龍杯”Revit中國用戶BIM應用大賽,自啟動以來便得到廣大BIM愛好者的積極響應和廣泛關注,近150名參賽者提交的70多個作品,不但水準高超、***創意,而且帶有鮮明的廣泛性和趣味性。
作為本屆大賽的評委,Revit中國用戶小組華北區負責人張學斌表示,“大賽中眾多應用歐特克BIM軟件的高水準且另辟蹊徑的作品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欣喜地看到BIM理念實際應用的情況,尤其是在Revit的應用及對BIM的推動方面,更是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創意中展現張力
與中國工程建設行業BIM應用的其他賽事相比,本屆大賽由用戶自發組建的社區組織Revit中國用戶小組主辦,以Revit用戶為基礎,是針對廣大BIM愛好者、工程專家、設計者在項目實施、軟件應用心得和經驗等方面內容而舉辦的用戶級評選活動。這也是本次盛事的一大特色。
自BIM技術走入中國,隨著BIM應用在中國工程建設行業的不斷深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BIM愛好者和Revit用戶希望在更大范圍內相互交流和分享BIM及相關Revit等系列軟件的應用經驗。在此背景下,2011年3月Revit中國用戶小組作為用戶自發的社區組織應運而生。
Revit中國用戶小組的成立,吸引了廣大熱愛和關注BIM的用戶群體的積極響應,得到了中國工程建設行業眾多行業專家的擁護與歐特克公司的大力支持,為國內的BIM愛好者、工程專家、設計者及知名建筑設計團隊搭建了溝通的橋梁,幫助他們分享各自的設計思想、成功案例、BIM及軟件的應用經驗。
在Revit中國用戶小組的大力推動下,BIM技術的應用持續深化,使用者對BIM技術的認識得到極大提升。通過對BIM技術的運用,本屆賽事中的很多優秀作品,都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新銳創意,飽含張力。
獲得大賽“Revit建筑模型建模”類別***作品獎的是同濟大學呂俊超的作品“數字花園中的花朵”。作者從花朵而來的設計理念獨具匠心,既獨特又生動,借助Revit Api,運用Python語言在Revit中模擬演化花朵的形態,在數百個演繹結果中挑選出一個并整體CNC加工成形,涉及了復雜體量、創建、參數化、仿真和數據導入。
“傳統意義上,建筑師做一些曲面設計時,可能會用其他軟件,但是到***建造、施工的時候還是要放到BIM中,而且現在已經有了一體化的趨勢,Revit在BIM技術中也可以發揮相當大的能力。在‘數字花園中的花朵’實現曲面表皮的平面擬合時,Revit可以建非常復雜曲面的設計任務,同時 Revit也提供了細分面的工具。而隨著Revit里面加入體量建模系統之后,其功能也顯得越來越強大。”呂俊超說。
也正如擔任本屆大賽評委之一的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數字化建設設計與研究中心主任徐浩評價的那樣,“作品‘數字花園中的花朵’,從設計、制作到安裝的整個過程,BIM技術在各個階段都發生了作用,尤其是在計算方面取得標志性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花園中的花朵”已經應用到實際工程中,接受了相關實踐的檢驗,其實體成品外觀***張力,漂亮搶眼。
交流中分享體驗
BIM技術作為一個全生命周期的產品,不單是簡單意義上的設計工具,更是一種項目管理手段。BIM技術在協同設計方面有很強的能力,很多設計院已經熟練應用Revit軟件“工作集”方式的三維協同設計平臺,對設計單位進行內部協同,但與業主、其他設計方、顧問方的協同設計還沒有太多深入研究。
而在本屆大賽中,力壓群雄最終獲得“雕龍杯”大獎的,是由上海上安機電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的林祺,提交的名為“讓Revit插上Internet的翅膀——Revit Server在上海中心的應用”的Revit應用論文。這個作品正是另辟蹊徑,通過闡釋Revit Server在上海中心這樣一個超高超大體量、參與方眾多的復雜項目上成功的應用,詳細剖析了Revit Server工作模式,深入研究了協同平臺,為應用BIM技術做設計、做管理的設計師、工程師們點亮的一盞明燈。
對此,林祺表示,“Revit Server的功能基本類似于中心文件,而中心文件是基于局域網的,是在局域網中某臺服務器或工作站進行文件共享,多個Revit應用程序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約束共同操作這個文件。但當我們的設計團隊是跨地域時,這種模式就不是特別適合,因為我們對中心文件的同步會引起幾兆或幾十兆的數據傳輸,這樣慢速的數據鏈路會很大的影響數據同步的體驗。而Revit Server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存在的,它為Revit模型中心文件跨LAN較高速同步提供了一種可能。”
可以說,一個完善的協同平臺不僅對工程項目具有重要意義,對Revit用戶也是不可或缺的。Revit中國用戶小組成立一年多來,本著“分享”的精神,在日常,小組成員頻繁地通過網絡、微博、定期會面等進行溝通交流,為Revit用戶搭建起溝通交流的平臺,鼓勵用戶在技術層面分享技術應用的技巧和成功案例,從而解決用戶實際工作中的問題。
Revit中國用戶小組華北區負責人張學斌介紹,“Revit用戶小組的活動組織形式分線上部分和線下部分。線上部分以Revit 用戶小組三地QQ群、歐特克AU技術社區論壇和新浪微博為主,在更加便捷、有趣的溝通氛圍下,為廣大用戶營造了多種暢所欲言的網絡平臺,使交流更及時更充分,工作和學習更高效更快速;線下部分則側重于組織流行技術交流活動、趣味沙龍和休閑小聚,為小組成員提供面對面交流信息、共同探討、促進成長的機會,讓用戶之間增進了解,共享經驗心得,最終成為志趣相投的朋友。”
目前,Revit用戶小組以華北區小組的核心成員為主,包括建筑部院、水晶石、萬達北京設計院、北緯華元、華思維、中建北京院、清華院、九陽國際設計公司、中航四院、CCDI等公司的設計師。以后除了增加外資建筑事務所的設計師,還將增加中材國際這樣的海外EPC項目總承包商的技術負責人、工程師加入小組,逐步將Revit用戶小組的影響力介入施工領域。
探索中繪制藍圖
縱觀本次大賽,共有來自全國各區域近150人報名參賽,作品內容涵蓋廣泛,涉及行業應用、項目實施、標準制定、軟件使用經驗等方面。大賽通過網絡投票與評委綜合評分項結合的評選方式,從“Revit建筑模型建模”、“Revit族文件建模”、“Revit應用論文”、“Revit模型在建筑性能分析中應用”、“Revit模型在施工運營中應用”五個維度,評選出14個獲獎作品。
相較以往的BIM技術應用大賽,面對的往往是一個大型***設計集團或一個國際知名的建筑項目團隊,評獎標準也面向建筑功能體量、建筑復雜性、多參與方協同工作等方面,淡泊了對于BIM基礎軟件的應用開發等操作層面的考評。而本屆賽事是以個人身份參賽,將BIM應用普及化、平民化,這也是Revit用戶小組一次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為此,林祺表示,“個人參賽形式的好處在于要求的層次不是很高,幾乎是每個用戶都可以參賽,參賽者只要在某一點上有閃光點,就可以拿來參賽,這樣參賽者和作品都將異常廣泛,也正因如此,本次比賽將很多小的閃光點體現出來,更好地推廣了BIM技術。”
張學斌也指出,“我們希望做的是民間的草根級BIM大賽,比賽沒有太多限制,提交自己得意的小技巧、使用攻略、心得體會,甚至是技術總結文檔,都可以報名參賽,以期培養更多的人才,使用戶人才庫不斷發展壯大,這也是雕龍杯大賽與其他BIM應用大賽相比***的亮點。”
可見,無論是參賽者還是評委專家,都在為Revit的應用探索新的途徑,并以本屆草根大賽作為繪制未來BIM發展藍圖的起點,促進Revit在更加廣泛的領域拓展
如今,BIM在中國工程建設行業的應用已經日益廣泛深入,越來越多的建筑工程都能看到BIM技術的身影,越來越多的設計人員也通過Revit中國用戶小組的平臺交流探討,共享經驗心得。首屆“雕龍杯”Revit中國用戶BIM應用大賽,對BIM技術在中國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展現了BIM已經將觸角延伸到更為廣闊的基礎層面,更預示著BIM將在更深更廣的層面繪制更宏偉的藍圖。“作為行業內的軟件領導廠商,歐特克希望借此活動為廣大BIM愛好者、設計師、工程專家提供一個廣闊的交流平臺。同時,歐特克也將通過推動歐特克BIM軟件在行業內的深入應用,增強BIM在中國的發展。”歐特克公司工程建設行業中國區總監李邵建如是說。
Revit中國用戶小組歡迎廣大BIM愛好者的加入,用戶可通過大賽官方網站查看加入方式,也可以直接前往歐特克AU技術社區論壇申請加入。如需了解更多大賽信息,請登陸官方網站http://www.revitco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