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聯:價格過高仍然阻礙寬帶普及
據國外媒體報道,國際電信聯盟(ITU)上周五表示,費用負擔是全球超過5億人口至今仍未使用固定線路互聯網服務的主要原因之一。
該行業機構在其最新報告中強調指出,工業化國家的寬帶普及率已達到26%,而發展中國家只有4.8%。
國際電聯稱:“負擔能力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市場需要排除的主要障礙,特別是非洲地區,那里的固定寬帶接入費用平均是人均月收入的三倍。”
為了讓此類服務更經濟,同時鼓勵網絡部署,國際電聯強調,國家監管機構應當發揮的作用,以促進寬帶投資。
國際電聯指出:“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政府干預是必要的,但對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監管方式普遍是,依賴市場機制選擇更有效的結構,并提供更好的服務質量讓用戶選擇。然而,寬帶為政府、監管機構乃至整個行業帶來了更新、更廣泛、更大的挑戰,它的規模經營更大,責任更艱巨。
“雖然采用以競爭和市場為基礎的做法效果不錯,但政策制定者和監管機構必須在尊重市場力量的同時,防止市場失靈。”
國際電聯對于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間的移動快帶差距調查結果也慘不忍睹。
2011年,只有8.5%的發展中國家人口使用移動寬帶。此外,發展中國家中具有寬帶功能的手機只占全球同類設備總量的5%。
國際電聯秘書長哈瑪德·圖雷(HamadounTour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夠受益于由寬帶帶動的經濟增長,各國政府需要在網絡部署方面進行龐大而持續的投資。在不扼殺競爭的前提下,確保投資和創新是各國信息和通信技術監管機構當前面對的主要挑戰。”
國際電聯電信發展局局長布哈伊馬·薩努(BrahimaSanou)重申了該協會的看法——寬帶應作為一個國家的關鍵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他表示:“現在需要的是明確的寬帶戰略和計劃,這一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