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迎來新時代 部署IPv6迫在眉睫
無論從技術還是政策層面來看,2012年都將成為互聯網上世紀90年代末成為經濟增長引擎以來最關鍵的一年。2012年將有五大歷史性事件對互聯網產生重要影響,其中有兩件提及相關IPv6事件具體文章報道如下:
1、新增1萬家支持IPv6的網站
2012年9月30日是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在公共網站和網絡服務中支持IPv6的最后期限。估計屆時將有1萬多家網站受到這一行政命令的影響,這將有助于推動IPv6未來一年在美國的部署。
兩年前由奧巴馬政府發布的這一行政命令,還要求政府機構升級互聯網客戶端應用,使之可以通過IPv6與公共互聯網服務器通訊。但該命令的截止日期為2014年9月。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必須要任命一名IPv6轉換主管,并采購網絡硬件和軟件,從而對IPv6進行測試。
IPv6包含了更多的地址,可以支持數十億臺設備直接訪問互聯網。但IPv6與即將耗盡的IPv4并不兼容。網絡運營商既可以同時支持這兩種協議,也可以在二者之間進行轉換,但后一種方法可能會增加延遲時間和成本。
2、歐洲耗盡IPv4地址
歐洲地區的互聯網注冊機構RIPE有可能會在2012年耗盡IPv4地址。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高等互聯網架構中心研究員吉奧夫?休斯頓(Geoff Huston)估計,RIPE將在2012年7月22日耗盡剩余的IPv4地址。2011年4月,亞洲已經耗盡IPv4地址,僅在創業網絡運營商中留有少量存貨。北美注冊機構也有可能在2013年耗盡IPv4地址。全球多個地區的IPv4地址耗盡將迫使美國運營商和企業加速向IPv6轉型。例如,美國有線電視和寬帶運營商康卡斯特(Comcast)就曾表示,將于2012年在全美部署高質量的IPv6服務。
全球IPv6市場已經開始全面啟動,部署IPv6迫在眉睫。中國是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互聯網用戶,截至2011年12月,中國累計持有IPv6地址共9399塊/32,總數量目前排在世界第五,僅次于巴西,美國,日本,德國。我們要切實吸取在IPv4時代IP地址僅占全球的不足8%的教訓,要加大在國際上的話語權,積極部署Ipv6成為下一代互聯網領跑者!
2011年12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召開常務會議上確定的路線圖則進一步列出我國IPv6發展時間表。這將對我國集中資源向IPv6演進具有重要推動作用。2012年4月北京將迎來第十一屆界“全球IPv6暨下一代互聯網高峰會議”,會上將有工信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我國下一代互聯網產業政策和計劃部署路線圖的深度解讀。來自國際上的權威人士如ICANN 主席 Rod Beckstrom、APNIC主席 Paul Wilson、IPv6 Forum主席 Latif Latid、及IETF、3GPP、ISO等的負責人均將悉數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