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網絡邁入新時代
總體趨勢:IPv6勢在必行
國務院研究部署加快下一代互聯網產業。12月2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發展我國下一代互聯網產業。會議指出,到2013年年底前,開展國際互聯網協議第6版(IPv6)網絡小規模商用試點,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演進路線;2014年至2015年,開展大規模部署和商用,實現國際互聯網協議第4版與第6版主流業務互通。會議同時確定了資源共享建設、下一代互聯網產業化、下一代互聯網商用化、信息安全保障、加強理論研究五個重大任務。如同人與人交流需要語言,遵循語法規范,計算機間通訊需要遵守特定信息編碼規則,這些規則即網絡協議。
IP協議最早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經多年發展,經歷v1、v2、v3多個版本,最終穩定在v4版本,即廣為熟知的IPv4。
IPv6規范由IETF的IPng工作組1995年確定。互聯網協議從IPv4升級為IPv6的驅動力來自二個方面:
1、IPv4地址面臨枯竭;
2、IPv6在地址容量、安全性、網絡管理、移動性、服務質量上優勢明顯。
總體來看,IPv6網絡發展將經過三個階段:
1、試商用階段,此時網絡以IPv4網絡為主,IPv6網絡建設、改造剛剛起步;
2、規模商用階段,此時IPv4網絡將于IPv6網絡并存,業務、應用逐步遷移到IPv6網絡;
3、全面商用階段,此時IPv6網絡占據主導,IPv4網絡逐步退出。
根據部署規劃及行業發展規律,預計現有網絡升級成純IPv6網絡,至少需要10年時間;但在2015年前后,IPv6網絡成熟度已能與IPv4相當。
建設下一代網絡,路由器、交換機廠商直接受益
硬件層面看,路由器、交換機更新需求最大IP協議對應路由器、交換機等設備,因此互聯網協議由IPv4升級為IPv6,對路由器、交換機等設備更新需求最大,對線纜、網卡等設備沒有影響。當代互聯網最為重要的TCP/IP協議中,IP協議工作于網絡層,對應的硬件為路由器、交換機,故IP協議由IPv4升級為IPv6,在硬件層面表現為路由器、交換機升級,即必須支持IPv6協議。對應物理層、鏈路層的線纜、網卡、光電轉換器等設備不受IP協議升級影響。雖然運營商IP網絡設備采購從2005年起便要求支持IPv6,但現有支持雙協議設備未進行規模化運營測試,在標準、安全、應用、網管等環節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未來大規模商用可能仍需要進行硬件替換或升級。除主干網路由器、交換器外,接入側路由器也需要進行相應升級。終端方面,家庭網關、手機、數據卡、機頂盒等(PC除外)均需要進行IPv6升級,用戶均需要購買新的支持IPv6的設備。設備層面,建議關注具有IPv6路由器、交換機、家庭網關、機頂盒類產品的公司:中興通訊、烽火通信、星網銳捷、佳訊飛鴻。而對于接入網線纜、接配件、網卡、轉換器等廠商,則受益不大。
應用層面看,加速物聯網應用落地
應用層面看,下一代互聯網建設有助于物聯網應用真正落地,其高速、穩定的網絡及海量的網絡地址將對物聯網應用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物聯網對互聯網有較高的依賴性:1)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的延伸和擴展的一種網絡;2)物聯網普及后,用于動物、植物、機器、物品的傳感器和標簽以及配套接口裝置數量將遠超手機、電腦數量,對互聯網的地址空間提出更高要求。由于IPv6巨量的IP地址,目前所有的電子產品、家電、移動終端、工業傳感器、自動售貨機、汽車等都可以實現實時在線地址。
因此,IPv6帶來的高速、穩定網絡,海量互聯網地址將是物聯網應用發展的重要條件,下一代互聯網建設,除對設備商形成實質利好外,也將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