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W2011:甲骨文的云戰略僅是托管?
譯文【51CTO 10月8日外電頭條】在今年的OpenWorld大會上,甲骨文公司正竭力消除其拖沓的云計算戰略所帶來的種種揮之不去的質疑之聲。一位來自甲骨文公司的主管人員提供了一份相當詳盡的概述性報告,充分闡釋了該公司在未來幾年中計劃將于軟件即服務(SaaS)、平臺即服務(PaaS)以及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領域所推出的新功能。
在一次名為“甲骨文——推動云發展的技術力量”的會議中,集團副總裁Robert Shimp指出該公司在未來數年中的目標是在每個層次的云堆棧中打造傲視同儕的上佳技術及服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Oracle數據庫、甲骨文Fusion Middleware、甲骨文企業級管理器以及甲骨文虛擬機都將輪番上陣,為私有云及公共云領域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新功能浪潮。
隨著甲骨文客戶中采用云計算的群體比例日趨龐大,發展戰略也必然會由此做出調整。舉例來說,即將于近日由甲骨文應用程序用戶集團(簡稱OAUG)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甲骨文的用戶群體中采用私有云的比例已經提升了28%。而采用公共云的用戶比例爬得更快,漲幅超過了50%。
“比起對舊有應用程序進行擴展,如今更多的企業客戶會選擇那些部署于云環境當中的新應用程序。”
Shimp表示甲骨文當前作為臺柱子的企業級技術中,不少將會或者已經具備了與云環境接軌的能力。甲骨文的全部Fusion應用程序都已經能夠被視為SaaS,且可以作為隨選即用服務順暢運行于私有云、公共云或者混合云之中。甲骨文專為云環境打造的Fusion應用程序包括財務管理類、人力資源管理類、供應鏈管理類、客戶關系管理(CRM)類以及投資組合管理類軟件。
“這是迄今為止市場上出現過的最全面的【應用程序】集合,”Shimp自信滿滿地指出。
甲骨文的平臺即服務套裝將包含一系列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其中不僅有Fusion應用程序、核心數據庫技術、MySQL工具等,還將數款身份管理軟件也囊括在內。甲骨文的平臺即服務套裝將運行于針對特殊任務而進行過優化的硬件平臺之上。
“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企業級云技術將建立在有序的工程系統之上,而非簡單地將英特爾設備堆加起來,”他說道。
與此同時,甲骨文的基礎設施即服務產品將以一系列全新的、針對云進行了更多優化的技術版本為基礎,例如Solaris操作系統、甲骨文虛擬機虛擬技術,對于想用Linux的用戶來說,甲骨文Linux當然也是必不可少。根據Shimp的說法,甲骨文虛擬機將提供比VMware的同類產品更好的可擴展性,并同時“大幅”降低成本。
甲骨文的新企業級管理器12c也于本周發布了,據稱其將扮演該公司在云管理技術領域中的核心角色。它具備新的虛擬化及云資源管理手段,也就是說該工具本身就是在云環境中開發而成的。甲骨文將在今后不斷推出該企業級技術核心的更多相似版本,Shimp稱。
“甲骨文公司在云領域建立強大產品方面具備相當顯著的優勢,”Yefim Natis說道,他是來自Gartner分析機構的一位分析師。“但其目前的產品所擁有的還只能稱之為雛形,尤其是在主導市場走向方面。”
根據Gartner的預測,截至今年年底,所有主要軟件供應商都將在平臺即服務市場上有所動作,他說道。到目前為止,至少甲骨文及其競爭對手IBM都還沒有亮出決定性的底牌。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絕對不可能放棄這塊亟待開發的處女地。
“平臺即服務在云架構中所處的層面是為云基礎設施定義標準并打造生態系統,”Natis解釋道。“那些有意問鼎天下的供應商們無不爭相試圖對其加以控制,以獲得更進一步的市場影響力與主導地位。那些能夠爭取到最多獨立軟件開發者支持的平臺即服務類產品供應商無疑將在2014年成為此領域及云軟件業界的霸主。”
獨立分析師Rob Enderle則向甲骨文潑了一盆冷水,他對該公司在云技術領域利用自身技術的可能性表示懷疑。“甲骨文仍然在把云技術當然托管類環境進行處理,并以此為起點籌劃發展方向。盡管這種理解也有些道理,但其中實際上存在著些許差別。”
云計算環境其實可以看作是托管環境的商業化版本,而甲骨文公司似乎并沒有為此醞釀商業化產品的打算,Enderle說道。“這幫家伙所制定的利潤目標有點太高了。”
相反,對于甲骨文公司來說,拉攏供應商的最佳方法可能是直接對在此領域有技術方面成果的目標加以并購,例如EMC公司于2008年對Mozy展開的并購就屬于此類,Enderle指出。
“我認為如果甲骨文公司真的看重這片全新的廣闊天地,他們也需要做出同樣的選擇,”他說道。“盡管他們遮遮掩掩,但實際上我可以斷言,甲骨文還沒有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云技術發展戰略。”
原文:Oracle fleshes out cloud plans at OpenWorld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