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d挑戰iPad只剩下價格戰?
惠普宣布關停 webOS 硬件業務之后,各大賣場為了清理庫存,把 TouchPad 降到“冰點價”99 美元來銷售,引發瘋搶潮,BestBuy、B&N、亞馬遜 先后宣布售罄。消費者的心態很明確:這樣的白菜價,買回去當 mp5 用也值。對于惠普來說,雖然賤賣,但如此“火爆”局面,也是一種苦澀的飛蛾撲火式的成功。
非 iPad 平板電腦,從 Galaxy Tab 開始,到 XOOM、PlayBook、TouchPad,賣了有一年了,也就 TouchPad 賣得“最火”。雖然 TouchPad 的低價是無奈的無意識的,但這不妨礙我們解讀這個現象本身,那就是面對 iPad,價格戰有沒有可能?
相信剛看到這個問號,人們的***反應是搖頭——“iPad 成本控制那么優秀,它不發起價格戰就萬幸了,哪能輪到非 iPad 陣營出招”。確實,就目前已經面市的非 iPad 平板電腦而言,摩托羅拉、三星、RIM、HTC 眾廠商都不具備與蘋果打價格戰的實力,因為他們是賣機器的,他們沒有卓越而高效的供應鏈,無法控制生產成本,為了獲取必要的利潤,他們的價格必須在 iPad 之上。但是,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在未上市的平板電腦上呢?比如 亞馬遜 的平板電腦。亞馬遜 是***的在線零售商,它的任何市場行為,都是圍繞電子商務這個核心業務展開的。如果它不是“賣機器的”,它是“賣服務的”,那么通過高利潤服務來補貼低價硬件,興許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為了行文方便,我們暫且把 亞馬遜 的平板電腦稱為 aPad,下面來看 aPad 有沒有通過價格戰來挑戰 iPad 的可能。
成本控制比較
蘋果有卓越而高效的供應鏈,其秘訣在于對新技術的嗅覺,先發制人。人們常說蘋果產品領先業界五年,這只是對蘋果產品的一種印象,經驗之談;究其原因,在于其天才般的領導人喬布斯,尤其經過 NeXT 洗禮的喬布斯,對業界的思考比普通人超前五年以上。
蘋果控制成本分兩步。首先投資一個已經認準的新技術,通過注資量產新技術的企業來實現,由于投資新技術風險巨大,蘋果的條件是獲取新技術頭幾年的獨家使用權。其次等到新技術成功***業界潮流時,蘋果通過低價來提高行業門檻,由于蘋果此前與供應鏈廠商有此類協議,蘋果的采購價總是低于競爭對手,低價戰略得以實施。
aPad 與其他非 iPad 平板電腦一樣,屬于后發者,生產成本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決于 亞馬遜 議價能力。亞馬遜 能否找到蘋果那樣高效、穩定、低價的供應鏈,我們不得而知。但此前生產 Kindle 無疑為 亞馬遜 積累了一些供應鏈,尤其顯示屏、處理器、閃存方面,與 Pad 有很大的相關性,將這些供應鏈直接轉換為 aPad 供應鏈,是存在可能的。
這里提一下三星,三星在世界范圍內壟斷了內存、閃存供應,在觸摸屏幕供應上也有很大話語權。但三星沒有實行低價策略,部分原因是供應閃存、內存、觸摸屏的子公司是獨立于三星電子之外的,三星電子向他們采購配件與蘋果待遇一樣,如果失去先機,議價權低于蘋果,被蘋果獨家協議排斥,所以三星的生產成本并不低。當然,三星作為蘋果的重要供應商,對產品的敏銳嗅覺使它緊跟蘋果步伐,推出了模仿 iPhone 4 的智能手機和模仿 iPad 的平板電腦,在 Android 陣營叱咤風云。
銷售模式比較
蘋果電腦早期的銷售模式是渠道代銷。最早的 50 臺 Apple I 是賣給了字節商店(Byte Shop),其后隨著 Apple II 的巨大成功,蘋果銷售渠道隨著字節商店的擴張而擴張到美國各地,同時走進其他電腦商店。蘋果曾經要求銷售渠道突出蘋果產品,弱化競爭對手產品,但由于 IBM-PC 兼容機太火,蘋果往往被當作招攬顧客進門的產品,進門后向顧客推薦利潤更高 IBM 機器。2001 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碎,蘋果更強烈體會到受制于人,那一年 5 月,蘋果在加州開了自己的專賣店(Apple Store),如今全球范圍內已有 300 多家蘋果專賣店。蘋果專賣店是一種直銷模式,精簡了銷售代理環節,由于實現了端到端的通道,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更多利潤收歸自己而非代理商,這樣通過一定“讓利”,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低價。
亞馬遜 的銷售模式是網上直銷。與蘋果一樣,同樣精簡了中間的代理環節,更多利潤屬于自己,擁有更大定價空間。亞馬遜 相比于蘋果專賣店(及網上零售商店),它是全球***的在線零售平臺(沃爾瑪是實體***),更專注于在線零售,經驗更豐富一些。總體來說,銷售渠道方面,二者算打成一個平手。
盈利模式比較
盈利模式是最關鍵的因素。
蘋果是一家硬件公司,其利潤主要來源于賣出的硬件。早在 PC 時代,從創時代的 Apple I 到一戰成名的 Apple II,到后面失敗的 Apple III、Macintosh、Lisa,因為它的系統是封閉的,它既不能從操作系統上收取授權費,也不能通過賣軟件來獲利,相反,為了保持封閉系統的繁榮,它需要吸引軟件開發商為其開發軟件,從而獲得更廣的銷路,賣掉更多的硬件掙得更多的錢。Apple II 剛推出的時候,它搭載的 VisiCalc 制表軟件成為蘋果開拓企業市場的敲門磚,極大地拉升了蘋果的銷量。上世紀 90 年代,Windows 圖形界面系統 Windows 3.1(比蘋果落后8年)的成功和 IBM-PC 兼容機的普及,軟件開發商轉向 Windows 陣營,沒有軟件商的支持,蘋果電腦封閉性弊端暴露無遺,加上管理層不作為、產品線混亂等因素,蘋果硬件銷售陷入僵局,最終敗下陣來,開啟蘋果最黑暗時代(喬布斯剛走的前幾年,蘋果 Apple II 后續型號依舊熱賣,銷售額是持續上升的,直到挑戰者來臨)。
喬布斯回歸蘋果后,放棄了斯卡利(趕走喬布斯的那個 CEO)曾經嘗試過的開放授權蘋果系統的努力,但在 NeXT 的經歷(前期賣硬件幾乎倒閉,后期轉型賣 NeXTSTEP 工作站),喬布斯意識到蘋果在軟硬件成本上無法跟微軟和兼容機競爭,于是他為蘋果的開放性做了基礎工作:逐步采用通用的 Intel 處理器,采用 Free BSD 作為新的蘋果操作系統內核。這樣相對開放的體系使得有興趣的開源工程師能很容易地為蘋果開發軟件。經過 2004 年 – 2006 年低谷后(期權風波和 Apple TV 失敗),2007 年 iPhone 破世而出。同步上線的 App Store,是吸取 PC 時代失敗教訓的產物,是喬布斯戰略布局水到渠成的產物,是蘋果硬件銷售的重要保證。這是蘋果的盈利模式:軟件輔佐硬件,硬件銷售才是***目的。
亞馬遜 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從 Kindle 開始,硬件是軟件的延伸,賣出電子貨物才是***目的。這是 亞馬遜 的核心業務,也是其盈利模式。
亞馬遜 的戰略布局緊緊圍繞電子商務這個核心業務,從早期的采用數字化倉庫管理系統和數字化配貨系統,到銷售電子書,儲備在線影視,布局云服務等等。
亞馬遜 是最早采用數字系統來管理倉庫和進行配送貨的企業,這極大地解放了人力,助力其成為全球***在線零售平臺。
Kindle 的產生,則拉動電子書銷售,今年 5 月,它賣的電子書***超過紙質書,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賣了 15 年的紙質書的生意,被僅僅上市 4 年的 Kindle 電子書超過,這個速度甚至超過了 CEO 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預期。
今年 7 月,亞馬遜 向 CBS 和 NBC Universal 購買 3000 多部影視劇后,它的在線影視劇儲備量已經超過 10000 部,結合云服務,這將對未來發布的手持設備提供的源源不斷的內容支持。
亞馬遜 是最早布局云計算的企業之一,如今它提供的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IaaS)已在中小企業市場占有舉足輕重地位,今年 3 月 亞馬遜 推出面向消費者的云服務“云播放器”(Cloud Player),并提供云存儲功能。云端的布局,在移動互聯網瘦客戶端潮流下,對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手持設備至關重要。
依托以上技術和服務,亞馬遜 平板電腦軟件服務的盈利前景是可觀的。利用軟件服務獲得的利潤來補貼低利潤甚至虧損的硬件,既有前例(Kindle)可循,也是符合擴張軟件服務的目的。對于 亞馬遜 來說,它從來都不是一家硬件公司,硬件只是手段,擴張電子商務版圖才是最終目的。可以想象,即使沒有 iPad 引發的平板電腦潮流,亞馬遜 為了擴張業務范疇,也將覆蓋更廣的終端,比如將來的 亞馬遜 TV(在這一點上,谷歌 的戰略打法是一樣的)——不過現在 TV 產品如 Apple TV、Google TV 都不太成功。
生態系統比較
生態系統建設不是打贏價格戰的充分條件,但是是一個必要條件。即打贏價格戰,需要前景良好的生態系統的支持。進入后 PC 時代,僅靠賣硬件難以為繼(蘋果是奇葩,平衡得非常好),硬件、軟件、(云)服務緊密配合才是常態。
蘋果已經在喬布斯的帶領下,打造了非凡的封閉的蘋果生態系統(eco-system),堪稱軟硬件互通共榮的典范。蘋果生態系統有幾大優勢:產品單一,開發方便;開發者回報高;硬件持續熱賣,開發前景明朗。
對于***條,亞馬遜 可以做到。首先可以明確,谷歌 免費提供 Android 的大方向不會改變,因為它符合 谷歌 核心利益——搜索和云服務,這樣 亞馬遜 建立在 Android 平臺的基礎是不會動搖的。但是 Android 陣營機型多,開發者耗費精力相對較大。亞馬遜 的店中店 AppStore 獨成一個王國,除系統基礎相同外,應用市場方面與 Android Market 存在競爭。宥于擴張市場的需要,谷歌 暫時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亞馬遜 下半年將要上市的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在這個獨立王國內,產品線單一,開發者面對的開發對象,沒有 Android Market 那么紛亂。
第二條尤其重要,亞馬遜 能否做到是未知數。但基本可以預測,在擴張電子商務版圖這個大戰略下,提供給開發者較高的回報,如同硬件一樣,也只是一種手段。目前 亞馬遜 的 AppStore 軟件市場里的應用程序已經超過 4000 個,從側面反映第三方開發者對它的認同。
第三條,參照 TouchPad ***幾天的熱賣,僅僅從價格上來看,如果 aPad 最終定價在 200 美元以下,在市場上熱賣是完全可能的。
貝索斯是與喬布斯一樣心比天高的戰略家,利用以上因素,帶領 aPad 與 iPad 打價格戰,不是完全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