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需加快制定云計算標準
加快制定云計算標準是我國信息科技業界的共同期盼。我國的云計算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視研究制訂規劃標準。其實,自2010年以來,云計算標準一直都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云計算標準的制訂對于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首先,云計算標準將影響到國家競爭力。從國家層面來講,云計算將對經濟、科技和安全產生等領域產生深刻影響,是否掌握自主標準將影響到國家的競爭力。
其次,云計算標準不統一已成產業發展瓶頸。云計算在我國已經生根發芽,當前我國各級政府紛紛建設云計算中心,全國各地都在推進相應的云計算計劃,但在這如火如荼的建設熱潮中,人們逐漸發現云計算發展存在缺少頂層設計、建設各自為政、難以發揮協同優勢等問題,不符合云計算最大限度共享資源、彈性使用的特征。正如賽迪顧問系統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孫會峰所說:“沒有標準,云計算產業就難以得到規范健康發展,難以形成規模化和產業化集群發展。”
第三,掌握標準,掌控話語權是必由之路。“得標準者得天下”,這在信息科技領域早已被反復論證,微軟、蘋果、高通等巨鱷就是很好的例證。制訂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云”標準,鼓勵甚至逼迫國內廠商在此基礎上加強創新,是推進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把握機遇比解決問題要重要得多。對于企業來說,在殘酷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自身存在的問題再多或許并不至于斃命,而一旦不能很好地把握住一次機會,卻往往會使自己陷入死地。目前,國外大公司關于云計算服務的解決方案有很多種,但成熟的并不多,尚沒有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也沒有出現微軟那樣的壟斷局面,這給國內企業留下了很大的“自我發揮”空間和難得的發展機遇。更為重要的是,雖然我國企業在產品端很難短時間內掌握核心技術,但在服務領域卻可以,而云計算本質上是服務,因此云計算是一次很好的趕超機會。雖然我國云計算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但如果能夠盡快推出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云”標準,對于國內企業把握住這一歷史性機遇無疑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