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次電信改革箭在弦上 打造千億云計算企業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正興起一場面向云計算的寬帶革命。在這場革命中,中國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巨大的寬帶鴻溝,為解決這一問題,依據國務院推進三網融合工作的總體要求,必須進行第五次電信改革”。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在京召開的“寬帶鴻溝與第五次電信改革”研討會所得出的結論。
寬帶鴻溝
據了解,美國在同中國“贏得未來”的競爭中,已經將寶押在了寬帶上,制定了21世紀寬帶戰略計劃。2011年2月4日,美國白宮發表“美國創新戰略”報告,具體闡述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贏得未來”構想。報告提出5項新計劃,其中發展無線網絡計劃,在未來5年內使美國高速無線網絡接入率達到98%。美國是當今全球寬帶接入用戶最多的國家。固定寬帶普及率到2013年時,將增長至35.9%。同時長期目標要求至少1億家庭實現下行大于100M,上行大于50M的寬帶接入。
但是,我國寬帶市場存在著寬帶不寬、普及率低、價格高、服務不好的“寬帶鴻溝”。我國寬帶ADSL接入普及1.2億用戶,但僅以512K-1M為主,平均不及1M帶寬。據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如果考慮到收入差距的話,2008年韓國人均國民收入是我國的6.9倍,這意味著我國的寬帶資費水平相當于韓國的124倍。”香港寬帶接入服務價格僅為199港幣/(月.G),與我國100元/(月.M)在價格上形成相差幾百倍的巨大反差。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雖然我國有線(固網)用戶中寬帶普及率已經高達98.3%,但是全國平均互聯網平均連接速度僅為100.9KB/s,遠低于全球平均連接速度(230.4KB/s)。工信部發布的電信用戶申訴情況披露,電信和聯通之間的帶寬瓶頸導致的用戶投訴占到了90%。
#p#
改革藍圖
導致“寬帶鴻溝”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們寬帶市場的嚴重競爭不足和寬帶產業鏈缺乏有效分工。為了解決三網融合的問題,使廣電網融入互聯網,最終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寬帶鴻溝”,有必要面向視頻云計算進行第五次電信改革,并在寬帶市場中引入面向視頻云計算的新的運營主體。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提出的改革方案是:
參照英國電信集團2008年將數據中心業務分拆出售給HP的成功做法(2008年英國電信集團,BTGroup,相當于原中國電信集團,將旗下的英國數據中心以15億英鎊,約合29.3億美元,出售給美國惠普公司),將電信、聯通的數據中心業務分拆出來整體打包并入廣電,與中國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合并,再加上廣電的視頻內容業務,共同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網絡集團公司。
國家廣播電視網絡集團公司=中國有線電視網絡公司的光纖資源+分拆出來的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廣電的NGB戰略(廣電視頻內容業務),構成國務院實施三網融合的戰略舉措。在這個架構下,全面推動并從根本上解決目前三網融合以及寬帶產業中面臨的重大難點問題,如,互聯互通問題,運營商之間的網間結算問題,網絡中立性問題,大量出現的廣播電視內容監管、互聯網內容監管等問題。從管理體制上徹底理順運營商既要管理互聯網接入運營,又要承擔寬帶內容監管責任的兩頭不顧的難題。
#p#
多贏格局
與會專家認為,縮小寬帶鴻溝,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寬帶骨干網建設,但更重要的,是在電信增值服務領域,加大以云計算為中心的數據服務業的發展。為此,集中必要的資源,將數據服務業務從電信基礎業務中獨立出來,與廣電視頻內容業務結合,打造一個年收入100億元、市值達到1000億元的中國云計算龍頭企業,力爭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視頻云計算公司,帶動形成視頻云計算全球性技術與產業標準。這樣的改革,符合國家文化發展戰略方向,符合國家信息安全戰略安排,符合三網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有利于解決寬帶內容、寬帶骨干網、寬帶接入網的產業鏈分工,有利于以更低的價格、更好的服務滿足用戶體驗,提升數字化的民生福利。
專家認為該改革方案有國際上成功模式的支持,而且僅僅是將電信、聯通業務量占比約2%的業務進行分拆,對電信、聯通的影響不大。但是,改革對于廣電的幫助巨大。本改革方案不涉及最終消費者用戶的歸屬問題,改革的代價很小,震動很小,能夠從戰略上解決目前三網融合的重大障礙問題。所以該方案也是一個多贏的解決方案。改革的目的不是象過去電信重組那樣,重存量調整和利益分配,而是使電信、廣電和其它市場主體實現雙贏乃至多贏。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可以從此放開手腳,不再受內容監管的政策之困,集中精力于寬帶骨干網擴容建設和電信接入業務發展;對廣電來說,有利于整合資源,推動產業升級,以云計算服務為契機,實現從廣電網融入互聯網,將視頻產業從傳統專網運營,向公網運營及數字內容服務業發展,共同提高國家競爭力和軟實力。
#p#
鏈接>> 四次電信改革
第一次電信改革。我國的電信體制改革始于中國聯通。1994年中國聯通成立,承擔“打破壟斷”的使命。由此,原郵電部獨家壟斷國內電信市場的局面開始改變。中國聯通進入移動通信市場后,郵電部門大幅降低了入網費和資費。雖然“雙寡頭”競爭使基本電信服務市場效率得到改進,但電信市場有效競爭并未形成。當時中國聯通的資產只有中國電信的1/260,1998年其營業額僅為中國電信的1/112。
第二次電信改革。1999年,原信產部做出決定,將中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分拆,原中國電信中的移動通信業務、網絡、人員分離出來成立中國移動,以改變中國電信一家獨大的局面。這也成為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電信重組。
第三次電信改革。2001年至2002年,以打破固定電信領域的壟斷為重點,已經被剝離了移動等業務的“中國電信”又被實施南北分拆,2002年5月新的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掛牌。逐漸形成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衛通、中國鐵通六家基礎電信企業競爭格局。
第四次電信改革。2008年5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發布《關于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以解決3G移動通信的問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家競爭的格局已經形成。但是,卻未能解決寬帶競爭的問題,反而將問題隱藏起來,使得寬帶產業的發展面臨更大的問題。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