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可靠性
當采購者選擇產品和解決方案時,通常會考慮5個方面的因素:可靠性、先進性、易維護及供應商服務響應及時性、技術/產品/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可持續發展性、TCO***。我們發現,越是信息化領先的行業,越把可靠性放在***位。很多CIO背負的最重要的考核指標就是:系統的年故障時間不能超過多少分鐘,而且這種考核指標往往是生死線。
什么是可靠性?根據國家標準GB-6583的規定,產品的可靠性是指:產品或解決方案在規定的條件下、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梢钥闯?,它包括三個方面:
1、 可靠性依賴于"規定的條件"和"規定的時間";
2、 可靠性是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固有特性,是設計和生產出來的;
3、 可靠性是一項"使能"技術,不能依賴于自身的工具進行設計和分析,需要依賴于其它專業設計把可靠性設計進產品和解決方案中。
可靠性是一項與產品/解決方案的故障做斗爭的學科。所有的故障基因藏匿于產品/解決方案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因此可靠性的提升也貫穿于概念階段、計劃階段、開發階段、驗證階段、安裝運行及維護階段的每一個細節。按照可靠性規劃,從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選用,經過設計、制造、試驗,直到產品出產的各個階段所確立的可靠性稱為固有可靠性;已生產的產品,經過包裝、運輸、儲存、安裝、使用、維修等因素影響的可靠性稱為使用可靠性。
可靠性包含了耐久性、可維修性、設計可靠性三大要素:
1、 耐久性,指產品使用無故障性或使用壽命長。任何設備不可能確保100%永遠不發生故障。如我們在給戶外使用的監控編解碼設備選用器件時,經常要考慮它有可能在深圳極熱環境下使用,也有可能在黑龍江極冷情況下使用。耐久性需求往往需要極為嚴格的選擇器件標準。
2、 可維修性。當產品發生故障后,能夠很快很容易的通過維護或維修排除故障,并通過日常的維護和保養,大大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產品的可維修性與其結構有很大的關系,即與設計可靠性有關。如在高端路由器的設計中,采用專門的鏈路檢測平面來診測鏈路的實時情況,一旦鏈路發生故障,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自動啟動告警和應對措施。
3、 設計可靠性。這是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由于人-機系統的復雜性,以及人在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差錯和操作使用環境的這種因素影響,發生錯誤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設計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產品的易使用性和易操作性,這就是設計可靠性。一般來說,產品越容易操作,發生人為失誤或其他問題造成的故障和安全問題的可能性就越?。粡牧硪粋€角度來說,如果發生了故障或者安全性問題,采取必要的措施和預防措施就非常重要。
產品的可靠性是通過設計、生產和管理而實現的,而產品的設計,它決定了產品的固有可靠性。電子產品可靠性設計技術包括許多內容,主要有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預測、冗余技術、漂移設計、故障樹分析和故障模式、效應和致命度分析、元件器件的優選和篩選、應力-強度分析、降負荷使用、熱設計、潛在通路分析、電磁兼容和設計評審等。H3C建立了業界最為先進的可靠性實驗室和測試鑒定中心,以確保在設計和生產環節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從管理關節看,積累足夠多的售前設計經驗和售后維護經驗,并具備個性化的服務交付能力,是系統性保障可靠性提升的關鍵。
提升可靠性是一個系統工程,本期《IP***》將從上述的各個維度對可靠性展開討論,希望能夠給讀者以一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