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爭戰赫然在列 2010谷歌與微軟十大血腥之戰
IT業界有兩家叫做微軟和谷歌的公司,你可能不知道這兩家公司是多么的彼此不喜歡對方。這兩家IT業巨頭在消費者、政府、商業市場、法庭和公眾輿論面前,相互摩擦,爆發了一連串的血腥戰爭。
現在,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2010年間微軟和谷歌之間所爆發的10場最為激烈的戰役吧。
云端之戰
盡管谷歌缺少市場份額,但是該公司的創新卻逼迫微軟不得不大力擴張其基于云的產品研發。微軟目前正在云端與眾多的競爭對手激烈競爭,這些對手包括亞馬遜的EC2,這是微軟Windows Azure的強勁對手。而來自谷歌Apps的威脅也是微軟全面將其Office、Exchange和SharePoint向云端升級,推出Office 365的理由之一,后者已經推出了beta版本,明年將會看到它的更多版本的發布。
#p#
司法之戰
2010年,谷歌和微軟相互指責對方擁有市場壟斷地位。例如谷歌起訴美國內政部,認為該機構在一項基于云的郵件服務招標中偏袒了微軟,而微軟也加入了一個組織,力圖阻止谷歌計劃對一家旅游軟件廠商的收購,因為擔心谷歌將會支配在線旅游搜索市場。
微軟還出庭作證,反對谷歌掃描數百萬圖書的項目,并單獨提起訴狀,起訴摩托羅拉基于谷歌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的手機侵犯了微軟的專利。微軟一直在軟化其一貫反對開源軟件的強硬立場,因此這場Android的官司正好說明微軟把谷歌Android手機平臺所發起的威脅看得有多么嚴重。
#p#
桌面之戰
由于對只占據了搜索市場感到不滿足,谷歌開始瞄準微軟的傳統領地——Windows桌面,發布了即將出籠的Chrome OS的原型版本。谷歌對自己的產品是如此的自信,有報道稱他們曾向Windows的用戶推銷Chrome OS,理由是微軟的Windows不夠安全。
然而分析師們則認為,Chrome OS并非Windows殺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微軟就能夠高枕無憂。假如谷歌這一“百分百Web”化的愿景能夠實現,那么微軟就不得不再次被迫從后追趕了。但是微軟平臺戰略群組的資深經理Tim O'Brien卻在今年年初接受媒體采訪時對Chrome OS表示不屑一顧,認為“這是瀏覽器而非操作系統。其操作系統是桌面Linux,它不過是一個應用,而且只是一個應用而已,它就是谷歌的瀏覽器嘛。”
#p#
瀏覽器之戰
談到Web瀏覽器,微軟的IE仍然是人們上網瀏覽最通用的工具,而且這一年微軟還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推出了IE9的測試版,該版本在較早時間的HTML5測試中表現良好。
但是IE的使用率卻一直在逐月地穩步下降,而谷歌的Chrome則在發布僅兩年后便占據了接近10%的市場份額。隨著Chrome Web Store的問世,谷歌對于它的瀏覽器在2011年的更快速增長顯然自信滿滿。
參閱:谷歌:Chrome OS可取代60%企業Windows
#p#
安全之戰
現代的技術競爭如果不指責對方把用戶推向了病毒和惡意軟件感染的危險境地則是不完全的。今年6月,微軟就指控谷歌的一位安全研究人員將Windows的客戶推向了“備受攻擊”的危險境地,因為該人員公布了利用Windows零日漏洞的源代碼。在此之前,谷歌的安全工程師Tavis Ormandy公開了一些概念驗證的攻擊代碼,這些代碼和Windows的一個漏洞有關,會影響到Windows XP和Windows Server 2003。Ormandy稱,這只是他的個人行為,谷歌不應受到指控。Ormandy同時指責微軟有將“漏洞隱秘化”的發展趨勢,并聲稱,如果他只是報告了該問題而沒有對漏洞加以利用的話,這一問題很有可能會被微軟忽略。
與此同時,微軟和谷歌還在IE8的一個安全漏洞上相互批評對方,谷歌認為微軟至少應該在2009年12月修補該漏洞。微軟最終在今年10月修復了該漏洞,很顯然是由于谷歌批評的結果。
#p#
智能手機之戰
在微軟和谷歌的很多戰場上,微軟都是市場份額的領先者,只需簡單地防范用戶向谷歌這一暴發戶流失便可。但是在智能手機市場上卻完全不是這種情形。谷歌的Android已經成為美國三大主要的移動平臺之一,另外兩大平臺時iPhone和黑莓。差不多每天都有30萬部Android新機被激活,表現甚至超過了蘋果的iPhone。
微軟盡管用Windows Phone 7徹底更新了它的移動平臺,但是仍然必須說服消費者購買WP7手機。迄今為止,微軟始終沒有公布WP7手機的具體銷量數字。其壓力在于:微軟董事會對于“公司在手機業務方面市場份額的流失”有相當的抱怨,這也是董事會決定不給CEO史蒂夫·鮑爾默發放全額獎金的原因。
#p#
Office之戰
雖然微軟在移動市場苦苦征戰,但是它依然以微軟Office統治著電子郵件和生產力軟件市場,這很像Windows統治著桌面OS市場的情形一樣。
然而谷歌卻以谷歌Apps強行登場,這組基于云的生產力工具組合包含了Gmail和谷歌Docs。谷歌宣稱已經簽下了超過300萬份商業合同,但是Gartner估計Gmail所占據的企業郵件市場的份額還不到1%。
參閱51CTO原創:谷歌、微軟,誰動了誰的奶酪?
#p#
消費者郵件和搜索之戰
微軟雖然統治著企業郵件和生產力市場,但是微軟的Hotmail和Gmail之間的戰斗卻是不分伯仲,雙方都聲稱擁有超過4000萬的美國用戶。微軟今年對其Hotmail做了全面升級,增加了新的Office文檔的在線編輯功能,更有超過20多種其他的功能提升,可適用于企業和家庭用戶。
至于說到互聯網搜索,谷歌宣稱它占有2/3的市場,但是微軟通過與Facebook和雅虎的合作,也在大力提升Bing的市場地位。
#p#
政府客戶之爭
谷歌和微軟兩家都在以電子郵件和辦公生產力工具爭奪利潤豐厚的政府市場,谷歌簽下了洛杉磯市和美國總務管理局,而微軟則剛剛宣布了與美國農業部12萬用戶的云合同。正如上面提到的,谷歌起訴美國內務部“在基于云的郵件和消息服務招標中指定要求招標人必須使用微軟產品。”
贏得政府業務的一個關鍵就是要遵從聯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FISMA)。微軟最近為其云計算數據中心獲得了FISMA認證,比谷歌晚了半年左右,而且其Exchange和SharePoint仍須獲得FISMA的批準。
#p#
口水戰
最后,讓我們來看看微軟和谷歌之間為了贏得公眾支持而爆發的口水戰。5月,谷歌的一位官員稱,微軟在云應用市場上早已被落在了后面;11月,微軟則稱谷歌在企業市場上正在節節敗退。
谷歌似乎已經意識到,商業客戶至少目前還沒有準備放棄微軟,因此它專門研發了幾款產品來填補微軟工具所留下的空當。比如說谷歌的Gmail消息連續性服務可以讓郵件在Exchange服務器宕機的情況下繼續工作,而“Chrome Frame”則可將IE9的預覽版本帶入現代時期。微軟則嘲笑Chrome Frame只不過是IE8的畫蛇添足而已。
谷歌在博取公眾輿論的支持方面還是有過幾次成功的。有份調查就稱,谷歌是“全球最受歡迎企業”,而微軟只排名第七。8月份,在日本的一份年度企業品牌認知度調查中,谷歌也超越了微軟。在股票市值上,谷歌也像蘋果在今年初那樣,超過了微軟。
盡管一位典型的IT專業人士會更愿意使用微軟產品而不是谷歌的產品,但是消費者卻更熟悉谷歌產品,這是因為媒體鋪天蓋地的都在報道谷歌。根據Pew研究中心的調查,11.4%的技術報道都與顧各有關(蘋果有15.1%),而微軟只有3%。
如今,2010年就要結束,而在2011年期間,我們會看到微軟-谷歌之間的競爭將會愈越愈烈。
【編輯推薦】
- 谷歌起訴美內政部 都是云計算惹的禍
- 微軟谷歌新一輪競爭:搶奪云計算辦公軟件市場
- 谷歌、IBM、微軟,誰是云時代主角?
- 谷歌三遭云計算質疑 App Engine出問題
- 谷歌、微軟,誰動了誰的奶酪?
- 谷歌分享云計算服務領域六大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