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橋:一個主流暴富的創業神話
1973年,陳天橋出生于浙江新昌縣澄潭鎮一個叫東坑坪的小山村,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覺得這個大胖小子有出息。
在寂寞中錘煉
1973年,陳天橋出生于浙江新昌縣澄潭鎮一個叫東坑坪的小山村,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覺得這個大胖小子有出息,加之陳天橋的父母在當時已經離開了山村,在城里工作,于是給他取名天橋,意為陳家登天的橋梁。
陳天橋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父親是上海導航儀器廠的工程師,母親是新昌城關中學的英語教師。在東坑坪生活了不久,母親就把陳天橋接到城關鎮上幼兒園,陳離開東坑坪小村,在新昌大佛寺腳下度過了童年。
至今,陳天橋對東坑坪有著某種特別的感情,這里畢竟有他的根。陳的嬸嬸告訴記者,去年清明節,百忙中的陳天橋從上海趕回小山村,看望爺爺奶奶。
在新昌城關時,陳天橋經常回老家澄潭。有一次回去,陳天橋看見有兩只大公雞在爭斗,便蹲在路邊津津有味地看了半個多小時,直到公雞們精疲力竭不想再斗了,演員和觀眾才郁郁而散。
回到城關,陳天橋迅速寫了一篇觀后感,并給了老師。城關南明小學的蔣惠球老師是陳天橋小學四、五年級時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看了文章后覺得很精彩,就把文章寄到《小學生優秀作文》雜志并發表了。
但在新昌中學的檔案室里,現在還可以看到當年王力紅老師給陳天橋的操行評語中,有一條說道:“作為班委,對集體活動卻不熱心。”
“我后來看出來,陳天橋當時是很想當班長的。他小學時候就是少先隊大隊長,上了初中卻只當了個班級生活委員,他總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小孩子難免鬧情緒,所以故意對班級活動不那么熱心。”王校長解釋說。
陳天橋“愛”上網絡游戲“純屬偶然”。據陳大學時的同學介紹,陳在讀書時絕對是一個“乖乖小子”。陳天橋18歲進入復旦大學經濟系讀書,一年級時,是個埋頭讀書的書生,全系成績排第一名。大二時,陳還被上海市教委和團市委評為“上海市優秀學生干部標兵”。大三時,才21歲的陳便修滿學分,成為復旦大學18名提前一年畢業的學生。
在復旦大學,陳天橋可謂風光無限:他 17歲考入復旦,19歲順利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時還獲得了整個上海市惟一的“市優秀學生干部標兵”稱號……“那時候,感覺自己像這個世界的寵兒,被一種幸福包圍著,似乎一切理想抱負唾手可得。”這也是為什么學經濟的他放棄了出國深造和高薪等許多選擇,留在了上海浦東新區的原因。當時,浦東新區剛剛開始開發,很多上海市民那時候仍然放棄今天在陸家嘴黃金地段分得的套房而選擇位于浦西的單間,陳天橋以自己的眼光做出了人生中第一個富有遠見的選擇。
1993年的盛夏,陳天橋以優異的成績與另外17名優秀學生獲得提前一年畢業的機會。畢業時的喧鬧還猶在眼前,他卻出乎意料地迎來了長達10個月被“雪藏”的寂寞——滿懷抱負的陳天橋被分配到陸家嘴集團公司,他的工作是每天在一個小房間里放映有關集團情況介紹的錄像片,一放居然就放了10個月。
10個月里,陳天橋根本無法去跟別人談論自己的遠大理想,也沒辦法在簡單的放映工作中施展他的才智和抱負……他第一次體驗了人生巨大的落差。年僅20歲的陳天橋品嘗到寂寞的滋味,并將寂寞化成了日后享用不盡的財富。
“我從復旦畢業,是跳級生,又是全市優秀學生干部,過來就讓我干這個……”這時候,年少氣盛者或許會很快走人,去找個不會如此“委屈”自己的地方。但是陳天橋的過人之處在于,他很快就意識到寂寞也是磨煉意志的絕佳機會。這段時間,他潛心讀了很多書,形成了他后來獨特的管理風格的基色。“我認識到,無論有怎樣的抱負,首先是要社會接受你,而不是你去要求社會來適應你,這是當時一個很大的收獲。”陳天橋說, “在我當時這樣一個年紀,這樣一個背景,我能耐得住10個月的寂寞,躲在一個小房間里放錄像,我自己感覺這對后面的年輕人還是有所啟示的。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怎樣怎樣,要干這個,要干那個,但無論干什么,首先要適應環境,而不是等著環境來適應你。”
10個月之后,正好集團下屬的一家企業有個干部掛職鍛煉的機會,集團選定陳天橋擔任那家有著200多人企業的副總經理。后來陳天橋回憶說,如果那樣的日子再延長10個月,他可能就堅持不下去了,而今天的人生道路可能也就變成另外一副樣子了。
在掛職鍛煉期間,來自復旦大學經濟系的教育使他擁有出色的戰略眼光,而寂寞的錘煉讓他克服了一般年輕人好高騖遠、不腳踏實地的缺陷。在這家企業,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戰術和管理風格。不久,他被直接晉升為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的秘書。
在陸家嘴集團公司4年的錘煉中,陳天橋的管理理念被深深地打上了傳統的烙印。他非常推崇傳統企業中嚴謹厚重、基礎扎實的管理風格。所以,在一開始創辦盛大網絡的時候,陳天橋就在企業文化上把盛大和那個時代流行的網絡公司(.com公司)區別開來。他反復告誡員工,盛大人要用傳統企業的嚴明紀律和嚴謹制度來要求自己,從一開始,盛大就要做一家以主流文化為基色的企業。就連盛大的logo也體現了他的這一理念——盛大沒有選擇一般網絡公司所偏好的鮮艷色彩做自己的識別色,而是選用了沉穩的紅色和灰色的組合。
離開陸家嘴集團后,陳天橋加入了一家證券公司,并結識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美麗賢淑的妻子雒芊芊。同時,對市場有著敏銳感覺的陳天橋也迅速積累起最初的資本。此時,互聯網熱浪來了。
走向互聯網
到1999年,證券業對陳再也沒有吸引力,他便毅然離開,踏上.com的浪頭。
1999年是資本瘋狂涌向互聯網的一個年份。當時的互聯網模式就是建立一家網站,然后去贏取風險投資。陳天橋的弟弟陳大年當時在一家網絡公司工作。陳氏兄弟一個熟悉互聯網,一個熟悉資本市場,就想到了創建網站。
“直覺告訴我互聯網是非常有前途的。”陳天橋回憶說。“但以往的工作經驗讓我覺得,一個公司要贏利需要的是資金流和物流,而物流是比資金流更難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電話線不能代替物流與配送,只有數碼娛樂產品比如卡通、游戲才可以通過電話線來傳輸。”陳天橋找到了創業的方向。
1999年11月,陳天橋聽說中華網在尋找可投資的小網站,認為機會來了。經過物色,陳選中了當時由復旦的幾個學生為主建立的一個社區,這個社區當時已經有不少人氣。陳天橋將自己的想法講給他們,讓他們將這個社區改得更加吸引人。而他則去聯系中華網。
談妥之后,陳天橋迅速注冊了一個資本為50萬元的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招了20幾個人,開始運作stame。com。公司成立的初衷并不是要成為大型的門戶網站,而是想另辟蹊徑,成為中國最大的圖形化虛擬社區。
這個社區建設在當時很有特色,不但有白天、黑夜之分,而且每一個社區中的用戶都不能不勞而獲,餓了就需要種地,然后再把收獲的東西做成食品賣錢,而只有擁有錢才能在社區內生存。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類似于網絡游戲的互動社區。這種思路是那時的許多網站所共有的,大家就是在比,看誰先能最快找到投資。
盛大創辦之初,正逢互聯網泡沫迅速膨脹。因此在最初幾個月,盛大提出了要做“網上迪斯尼”的口號,員工數目也迅速擴大到50人,分成四個事業部,叫做對互動娛樂產業的“一魚四吃”。陳天橋選擇了網絡卡通作為第一個突破口,推出中國第一個圖形化網絡虛擬社區游戲《網絡硅谷》。短短幾個月,依靠努力,盛大已經擁有了100萬左右的注冊用戶,并在2000年1月獲得了中華網3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投資拿到了,但中華網認為,僅憑虛擬社區還不足以帶來更高的瀏覽量,因此他們要求盛大改變經營方向。“面對投資方的意愿,我們很迷茫,最后提出了一魚四吃的做法。”陳天橋曾經向記者講述過這樣一個例子,“一條魚可以分為頭、身子、尾巴和鰭,然后有不同的做法,比如娛樂產業中圍繞著一個品牌——櫻桃小丸子,可以運作有關她的動畫、書籍、游戲,甚至服裝等諸多周邊產業。因此我們決定不做游戲社區,而做動畫網站,這樣既可以帶來投資方所需要的瀏覽量,又不會離網絡游戲社區很遙遠。”
利用這筆資金,盛大購買了黑貓警長的版權,還辦起了多期的卡通雜志,并陸續拿到為奧迪、飄柔等大牌廠商做網上動畫廣告的單子,此時的盛大一個月能有十幾萬的收入。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 2000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泡沫開始崩潰,網絡股大幅跳水,投資者紛紛撤資,中國網絡產業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蕭條,大批網站開始倒閉。
面對危機,陳天橋開始反思盛大網絡卡通的發展模式。“圍繞一個品牌做動畫卡通,是一個投入期長、回報期也長的過程。成功了就可以賺七八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錢,失敗了就一無所有。”
2001年5月,中華網投資盛大的300萬美元中還有100萬美元沒有到賬,這時候中華網對盛大提出質疑。陳天橋的大卡通戰略即游戲 雜志 Flash廣告被迫刪改,公司的員工從50人裁減到20人,所有非游戲部門的隊伍被全部清除。
為了繼續事業,陳天橋決定放棄網絡動畫,但是下一步的著眼點在哪里,他自己其實也很迷茫。正好此時韓國游戲開發商Wemade Entertainment到上海來尋找合作伙伴,準備推廣自己開發的網絡游戲“傳奇”。Wemade最先找到上海市動畫協會,動畫協會也不知道網絡游戲是干嗎的,于是把韓國廠商推薦給了陳天橋。
陳天橋拿到游戲,自己先動手玩玩。按照默認設置,他連接到韓國服務器上,可他看不懂韓文。他又連接到《傳奇》意大利服務器,玩起了英文版。盡管網速很慢,并且陳天橋還是認為“傳奇”包裝很差勁,但還是覺得其內核相當不錯。玩到后來,陳天橋欲罷不能了。
陳天橋向中華網請示運營“傳奇”,《傳奇》先期要交30萬美元的安裝費。陳天橋希望中華網將剩余的100萬美金拿來用。中華網不同意,陳天橋卻堅持要做網絡游戲,雙方“拗斷”。最終陳天橋拿回了公司所有的股份,并且仍然保留了至少30萬美元拿到了《傳奇》的代理。
1981年,來自日本的街機游戲機出現在國內,并迅速漫延全國。1987年以任天堂為代表的家用游戲機進入中國,但盜版軟件使任天堂們并沒有從中國火爆的8位機市場賺到錢。1992年,單板機PC時代到來,歐美、日本、臺灣先后有經典游戲進入中國,但他們都在盜版面前顯得無能為力,至今市場規模也僅在3億左右。
而即使到2003年的今天,網絡游戲在全球電子游戲業所占的份額也僅為1%余,難道MMORPG可以在中國走紅?
這一切,構成了中華網的憂慮。
然而,陳看到的是,1999年7月,全球第一款圖形化網絡游戲——網絡創世紀——的民間模擬服務器在大陸出現,這是真正的圖形網絡游戲。2000年7月,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中文網絡圖形MUD游戲《萬王之王》正式在內地推出。此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是:由于網絡游戲采用服務器聯機認證技術,因此基本解決了盜版問題。而《萬王之王》問世的一年以內,即有超過15款的MMORPG在國內推出。有一個重要數據是,2000年網絡游戲的市場收入為0.3億,而2001年則為3億,年增長率為900%,并占據國內電子游戲市場半壁江山!
所以,中華網在多方權衡之后提出撤資。
舍棄與獲得
有時候,事業成功的關鍵不是在于如何“取”,而是如何“舍”。舍棄在決定未來事業成敗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作為企業家的陳天橋,此時面臨著嚴峻的抉擇。他開始認識到,企業要想在這樣艱難的情勢下生存下去,必須有所舍棄,方能保存實力,渡過險境。
陳天橋熟讀馬列著作,尤其是從毛澤東的軍事理論中,悟到很多做企業的方法。他總結說,在以弱對強的局面中,中國共產黨能夠成長壯大并取得最后成功,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尋找敵人最薄弱的環節進行突破。他把這一戰略也應用到盛大的企業戰略中,并且依靠它帶領盛大走出了困境。
反思自己創業一年以來的得失,陳天橋發現“一魚四吃”這個概念還是太模糊了。他決定放棄原來的四個事業部的劃分,集中所有資源和精力投入到網絡游戲的經營中。當時,韓國已經較早啟動網絡游戲產業,政府也投入巨大資金和資源給予扶持,韓國在網絡游戲的研發上已經有了非常顯著的先發優勢,事實上,韓國人正是在特定時候運用了集中優勢兵力的方法,從而在網絡游戲產業取得了成功。那么,盛大如何做到后發制人呢?陳天橋回憶那時的想法是:“對于盛大來說,動畫在國外已經發展了二三十年,我們不會去和對手正面交鋒。但我們擁有最大的網絡游戲市場,這是我們進攻的機會。因此我們選擇一開始從運營入手,尋找戰略突破點。”這一想法,則是毛澤東“敵進我退”的軍事戰略在企業運營中的應用。
2001年6月29日,經上海動畫協會推薦,盛大網絡和韓國Actoz 公司簽訂授權協議,盛大以30萬美元的版權費和27%的分成,取得韓國網絡游戲《傳奇》的運營權。這時候的陳天橋可謂背水一戰。30萬美元是盛大最后的家底兒,交給韓國人作版權費之后,盛大剩下的錢僅能維持最后一個月的運轉。然而,正是這最后一個月,使得盛大起死回生,走進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2001年9月,《傳奇》投入公開測試,經過艱難談判,盛大從中國電信取得了公測期免費的帶寬和服務器。11月底,《傳奇》游戲開始收費,結果第一個月就贏利了,并迅速登上各軟件銷售排行榜的首位!
盛大成功地改變了游戲產業的格局。 2001年11月盛大公司進入網絡游戲的時候,中國網絡游戲市場80%以上的份額都在經營日本JSS公司的《石器時代》的華義、經營中華游戲網的《金庸群俠傳》的智冠等中國臺灣游戲運營商手中。僅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盛大把《傳奇》做到了占中國網絡游戲68%的市場份額。據估計,2002年盛大的進賬超過 6億元人民幣,純利潤超過1億元人民幣,每天的收入超過100萬元人民幣。
然而與此同時,由于市場“私服”泛濫 (私服指私設服務器,網絡游戲都是付費登陸,而私設服務器卻是免費登陸的,相當于盜版),技術支持無法保證,導致用戶頻出怨言,盛大開始扣發Actoz的分成費,盛大與Actoz的合作出現裂痕。2003年2月,韓國人宣布中止與盛大的合作,并找到另一家公司代理《傳奇3》。消息傳出,Actoz的股值立即縮水一半,據估計雙方的損失總計超過1億美元。
情勢逼迫之下,盛大再一次對經營方向做出重大調整:從一家網絡游戲代理商轉變為主營自主產權產品的開發商。陳天橋認識到,自主開發的民族游戲軟件的興起,將提高中國網絡游戲企業在產業鏈中的競爭地位,同時也會使得網絡游戲產業更加健康,更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針對許多人認為網絡游戲玩物喪志的觀點,陳天橋認為,青少年是新鮮事物的接受者,當新技術帶來新的媒體變革時,青少年總是最先嘗試。但青少年同時又是意志力薄弱者,識別能力不足。因此像互聯網剛剛出現時一樣,許多人也擔心網絡游戲給青少年帶來不利影響。陳天橋認為,這個問題是過渡時期的一種暫時性、局部性的現象,網絡游戲作為一種新的娛樂形式,堵是堵不住的,只有中國企業自身擁有先進的技術,占領這個新的文化陣地,寓教于樂,把中國的優秀文化傳播出去,才是正確的途徑。
盛大果斷放棄了已經駕輕就熟、可以輕松地“日進斗金”,以網絡游戲運營為主的模式。2002年4月,盛大宣布投資4000萬元組建研發部門。2004年,這個研發部門已經發展到200人的規模,相繼收購和參股韓國、美國、日本的開發公司。2003年,盛大自主研發的《傳奇世界》被國際知名研究機構IDG評為最受歡迎的民族軟件,首部國內自主研發的三維游戲《神跡》,和面向不同玩家且風格鮮明的游戲《夢幻國度》、《三國豪俠傳》也陸續推出,并深受玩家的歡迎。盡管最初盛大進入研發領域時,很多人都不看好,并懷疑盛大的研發能力,但盛大已經用事實證明了自己。其市場的成功也對其他中國網絡游戲企業投入自主研發起到了極大的激勵作用,帶動了整個民族游戲軟件業的蓬勃發展。
2004年1月,陳天橋辭去總裁職務,出任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并邀請原微軟中國總裁唐峻擔任總裁,意欲打造一個中國的迪斯尼媒體帝國。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盛大2004年5月13日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陳個人因此成為新貴超級富豪。被國外媒體稱為“中國互動娛樂業第一人”。
他以31歲之年輕,一舉成為身價88億元的超級巨富,短短數年的創業經歷打造了中國個人創業史的新神話。其開創的中國網絡游戲市場依然在蓬勃發展,每天都有上千萬玩家癡情投入。一場慧眼識珠的英雄相惜的故事,讓今天的他成為悠閑自得的大老板……
陳天橋,中國浙江紹興新昌人,盛大網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中國首富之一。1995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學專業。1999年,陳天橋以50萬元啟動資金和20名員工為基礎,創立了盛大網絡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涉足網絡游戲業,以30萬美元取得韓國Actoz公司旗下網絡游戲《傳奇》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其后,盛大以優質的服務、嚴格的密碼保護等核心競爭力一舉成為中國網絡游戲業的領頭羊。2004年,盛大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遂躋身中國首富行列。
創業歷程
1990年 從洋涇中學畢業,考入復旦大學經濟系
1993年 提前一年以優異成績從復旦畢業,進入陸家嘴集團總裁辦
1994年 被委任為集團屬下一家公司的副總經理
1998年 離開陸家嘴集團,加入金信證券公司
1999年 與妻子、弟弟、同學等一起創辦盛大網絡,開始做卡通網站
2000年 盛大獲得中華網風險投資,制定要做網上迪斯尼的發展戰略
2001年,盛大網絡宣布正式進入互動娛樂企業,并先后代理運營了《傳奇》、《新英雄門》、《瘋狂坦克》等多款大型網絡游戲。在陳先生的帶領下,盛大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同時在線用戶數的網絡游戲運營商,盛大網絡目前的注冊用戶近六千萬人,同時在線人數超過60萬人,實現月平均銷售額數千萬元,在中國擁有65%以上的市場占有率,成為中國互動娛樂產業的領軍者。
2002年 盛大網絡年營業額達到6.8億元人民幣,純利1億元人民幣
2003年 當選中國共青團中央候補委員
2003年 獲得國際著名風險投資機構日本軟銀集團4000萬美元風險投資,向希望工程等累計捐款已近千萬元人民幣。
2004年 前微軟中國總裁唐駿加盟盛大任總裁,陳天橋繼續任盛大董事長兼CEO,盛大在納斯達克上市。截至2004年7月,已經成為市值排名第二的中國互聯網企業。
2004年5月17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陳天橋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公司上班。就在前一天,陳天橋創辦并擔任董事長的上海盛大網絡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上市,一周后,股票交易價從11美元沖上17美元高位,盛大網絡市值達到65億元人民幣,陳天橋所持有的盛大網絡股票市值也高達50億元人民幣。
此時,陳天橋的個人財富數值超過了網易公司創始人丁磊——2003年美國《福布斯》雜志和歐洲《貨幣》雜志兩個中國富豪排行榜的公認首富。作為知識創造財富的新經濟代表人物,陳天橋刷新了知本家積累財富的速度:盛大網絡創辦僅4年,財富從50萬元的創業投資劇增12000倍,主營業務是橫跨文化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的互動娛樂業。財富的超高速積累,依靠的是知識資本——科技變革所提供的先進生產力,其財富來源干凈透明,沒有“原罪”。
同一天,陳天橋還具有了另外一重象征意義:他成為知識經濟催生的新一代紅色知本家的代表人物。到2004年,陳天橋已經有了10年的黨齡,并于2003年當選中國共青團中央候補委員。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