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微軟“校園先鋒計劃”的思考
最近太平洋對岸的微軟公司在中國本土推出“校園先鋒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一開始,我和舍友們飯前飯后討論這問題。當時就就討論到,“倒 賣”行為發生是級有可能。其實這個很自然:建筑材料和家具家私也有不同地域的倒賣, 人有欲望,倒賣自然正常。對了哦,曾經爆出OEM廠商倒賣CPU,電子廠商倒賣電容電阻IC,某些大礦業倒賣鐵礦石,那些差價也就是20%以內(沒有詳細 考證)。面對微軟“校園先鋒計劃”的windows和ms office,90%的差價,能不會驅動某些大學生們的“鋌而走險”?
事實上,我也是大學生,就讀SCAU。我這里只想講:就算windows系統和ms office套件免費推送,也不應該使到中國的大學生們欣喜若狂。大學校園,特別是理科生,更應該推廣自由/開源教育平臺──GNU/Linux或*BSD系統。
ubuntu的友好界面讓很多大學生們接觸到GNU/Linux系統。在我身邊,很多同學知道Linux,知道ubuntu,或許他們曾經下載過、用 wubi安裝過,打開了讓人興奮的三維特效。可是,一兩天后,他們也就是選擇刪除,這個現象很普遍但不“自然”。其實,前輩王垠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參見《完全使用Linux工作》。UNIX風格更適合科研教學。
之前很多媒體和公關公司報道這次“計劃”,其報道基本是推崇。微軟之前向某些大型企業和某市網吧提出起訴,公司形象或許受到一些不良影響,這次推出“計 劃”挽回了一些企業名聲。又鑒于社會普遍認為視窗系統和辦公套件價格高昂,微軟迫于無奈,所以,推出此“計劃”。很多時候都講Timing(時機)。 Timing對了,辦事一氣呵成:所以微軟選擇在本年知識產權日──4月26日前對某大型企業提出訴訟(感情表白,也講Timing,.^_^.)。
微軟也在臺灣教育界推出類似“計劃”。當時微軟擔憂中央研究院執意推行自由/開源平臺計劃,所以其從學校銷售培訓部署的價格上表示“讓步”。的確,臺灣教 育界對于自由/開源教育平臺的意識,比我們這岸超前一些。臺灣很多大學的資訊系教師們,都很樂意向學生傳授自由/開源思想。當然,他們很多使用GNU /Linux或*BSD平臺。其中,洪朝貴(這里)和毛慶禎(這里),很鮮明表達這樣的教育觀點。臺灣的自由軟件鑄造場(這里),也值得學生們造訪。
記得自由軟件運動***Richard Stallman曾經在GNU宣言提過:
"Schools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a much mor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by encouraging all students to study and improve the system code.Harvard's computer lab used to have the policy that no program could be installed on the system if its sources were not on public display, and upheld it by actually refusing to install certain programs.I was very much inspired by this."
其中意思大概為:“學校可以能夠提供一個更加美好的教育環境,鼓勵所有的學生學習和提高軟件系統的代碼質量。哈佛大學的電腦實驗室曾經有過的規條:如果安裝的程序沒有提供源代碼,則禁止安裝在系統上,并且通過實際行動來拒絕這個行為。我是很贊賞這個做法。”
或許媒體的報道是從市場經濟的角度報道&分析這次的學生“倒賣”行為,同時,更希望從中國教育界和學術界能來自一些聲音。教育政策,涉及國家的未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找尋一條正確而且適合中國教育的信息推廣道路,將是以后能夠更長遠發展的基石。
最近做畢業論文,涉及MIT某些程序,也能在UNIX風格的系統上運行(當然可以Cygwin,只要不怕麻煩)。當然,我電腦安裝GNU/Linux,也只有這個系統。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