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谷歌、亞馬遜血戰云計算
6月18日,據國外媒體報道,福布斯專欄作家斯科特·拉尼(Scott Raney)和邁克爾·科恩(Michael Cohen)發表深度評論文章,文章中稱云計算技術的興起將極大改變企業軟件領域的用戶需求和市場格局。在思科、IBM、甲骨文等一些傳統軟件巨頭正在研究這一市場時,微軟、谷歌等大牌公司已經投入巨資,并開始爭奪這一市場的主導地位了。
云計算的興起已被認為是企業應用軟件領域的一股巨大的力量。諸如亞馬遜云計算平臺EC2的面向虛擬基礎設施的云服務(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已啟用了超過1500萬個虛擬機;軟件服務化產品(Software-as-a-Service,SaaS),如世界上***規模的云存儲平臺Dropbox,已經有超過300萬用戶;像云計算應用平臺Heroku一樣的平臺服務化產品(Platform-as-a-Service,PaaS)已經支持了超過6000個云計算應用程序??梢韵胂笠幌?,在未來,大公司和小公司都把計算僅僅視為一個純工具使用,它們把大量的工作外包給公共基礎設施,只維護核心組件。這一預測很有可能成為現實,那時候互聯網和企業軟件市場的主要企業將共同爭奪云計算市場。
云計算這一公共計算模型給大多數傳統企業軟件,諸如EMC、思科、IBM、甲骨文和微軟等,帶來了戰略性挑戰。它將硬件商品化,并改變了傳統軟件的需求。在硬件方面,用戶不必再關注存儲設備、互聯網或服務器基礎設施的種類,因為亞馬遜的部署快速、可靠,并且應需而動。此外,用戶還可使用到可快速部署的企業軟件,它可隨著虛擬化硬件基礎設備的不同而方便地進行擴展。
隨著云計算基礎設施的興起,最有意思的新興市場是PaaS,即平臺服務化產品。當面向基礎設施的云服務使開發人員不得不從頭建立、配置、部署和管理應用程序時,平臺服務化產品隱藏了所有這些復雜步驟,它使得軟件開發人員簡單地上傳程序代碼,即可運行軟件。平臺服務化產品負責處理系統管理員通常要做的許多細節事務,讓軟件開發人員集中精力在軟件本身。傳統企業軟件的應用過程就像是你購買宜家家具,托運回家,然后再研究如何組裝;而云計算平臺中,你可以在線購買家具,等待托運到家,然后直接擺放在起居室就可以了。
平臺服務化產品使得IT公司可以提供靈活性極好的軟件產品,隨著用戶需求的改變而擴張或縮小,而這些都不需要用戶管理額外的軟硬件,因此不會增加相應的成本和復雜性。它還具有良好的運行效率,并可預測成本和正常使用時間。這些應用程序是社會性、實時和交互的,在最短時間里為用戶提供了很高利用價值。
舉了例子,Oil Reporter軟件是非盈利組織Crisis Commons發起編寫的,它的開發只用了3天。它運行在手機上,使墨西哥灣的民眾可以報告、分析和觀測石油泄漏及其影響。在短時間內編寫如此一個復雜的應用程序,只有使用平臺服務化產品才能做到。
當一些傳統企業軟件開發商,如思科、EMC、IBM、甲骨文,正在研究平臺服務化市場時,另外幾家公司已經開始大規模投資了,它們是微軟、谷歌、亞馬遜和VMware。繼在互聯網基礎設施投資20億美元,并部署了數十萬服務器后,微軟于今年早些時候啟動了其云計算平臺Azure。谷歌應用程序引擎(Google App Engine)已經為軟件開發人員提供了2年多的服務,它提供了一個建立在谷歌自己的基礎設施之上的軟件平臺,其服務器每天處理2.5億次網頁瀏覽。亞馬遜也一直在它的云計算平臺EC2中新增一些服務,包括數據庫、自動縮放和監視等。VMware已經采取積極行動投入到PaaS產品中,它通過一系列合作和收購發布了其PaaS產品VMForce。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