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IT魔方】票務系統:數據挖掘讓世博會人情味十足
原創【世博IT魔方投稿文章】6月12日,進入世博園參觀人數42.46萬人,截止到現在累計票檢入園人數1314.30萬人,會期為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按照每天40萬人算,5個月大概150天,將會有6000萬人參觀世博會,雖然這個只是筆者大概預估的數字,但可見數字之龐大,那么這種在線訂票系統的挑戰也是可想而知,如何搭建設計訂票系統將是一件既有挑戰又很有趣的事情,挑戰是因為首先系統需要穩定,同時并發響應速度一定要跟上,另一方面當然希望這套系統功能不能太差勁,一定要體現科技感,有趣的是你可以展示你豐富的想象力。當然,現在說這個方案,只是筆者自己的一種想法,一種設想。
事實上,世界博覽是一個富有特色的講壇,它鼓勵人類發揮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把科學性和情感結合起來,將種種有助于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因此,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設置成日常生活中是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那么如何體現訂票系統的科技感和人情感呢?科技感可以理解為互聯網的用戶體驗吧。人情感可以理解為人性化的關懷。
如何提升在線訂票系統的用戶體驗呢?相信有過網上購物或者在線支付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體驗,雖然有第三方的互聯網支付平臺,但總感覺很麻煩,需要驗證各樣的信息,輸入各樣的個人信息和地址,很是繁瑣,規則是用來打破的,如何打破這些繁文縟節呢?所以本次在線訂票系統的需求就是化繁為簡。能否通過智能手機的終端,將用戶信息整體集成在短信或者其他方式的手機信息中,當然,這個終端不僅僅是門票展示,也將展示其他的信息。如在線訂票的時候,輸入手機號,余下的工作將相關信息發送到手機上去。當然,這個終端不僅僅是門票,也是世博人情感的展示窗口。如訂票的相關信息發送到手機上去,便于參觀者出行。如入園的人數走勢,當日可能入園多少人,等等信息,只要是可以幫助個人的信息,可以準確的推送給參觀者。
(告知參觀者選擇合理入園時間)
(預估當天入園的人數,提前通知用戶)
其實,上方兩個圖只是兩個非常簡單的數據,就像互聯網一樣,缺的不是數據,而是Too Much data,data 到knowledge是需要數據挖掘、商業智能Bi的功能的,那么,在線訂票系統不僅僅是訂票功能而已,而是融入更多的數據挖掘功能,商業智能的功能。而對這些數字的挖掘,將會建立一個非常好的應用模型,比如也許可以根據學歷推薦一些非常好的參觀線路,根據愛好,推薦比較好的餐館線路,等等信息。
人情感,實際上,現在各大銀行系統都在從事一些,不如去取錢的時候,ATM機會很友好的問候你,如某某先生 or 女士,你好。相信能感覺到這臺機器是為你一個人服務的。但對于世博來講,我相信這是不夠的,通過終端,我每去一個展館,都會有相關的問候語和看展館信息,以及從A管到B管,你大概用了多長時間,平均用的時間是多少,相信是很有意思,很溫馨的問候。可想而知,每個人都將感覺到服務的用心,世博會的科技十足和風趣。
所以世博會票務系統的出謀劃策就是有個智能終端,然后通過后臺的數據挖掘提供用戶貼心的信息。
#p#
專家點評:張 琦——榮新IT培訓中心資深講師(評分:200分)
此文從文章類型上來說,不屬于解決方案類,從行文題材上,算是一篇行業綜述文章,不符合本次征文要求。
不過本文勝在立意新穎,從數據挖掘角度對目前***的盛會由很好的借鑒意義,詳細用戶之所以投選這篇稿件,也是這個原因。
難能可貴的是,這篇稿件中提出的觀點:在線訂票系統不僅僅是訂票功能而已,需要融入更多的數據挖掘功能,商業智能的功能,才能更加貼心的服務用戶,提升體驗。作為評委,個人非常贊同這樣的觀點。
#p#
專家點評:楊 栩——博科公司(Brocade)高級技術顧問(評分:100分)
本文從數據挖掘和訂票系統后臺數據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使世博會更加人性化的思路,是一個很好的理念,如果能從技術角度更加細節地描述數據挖掘的實現方法和過程,特別是如何有效地使用挖掘后的數據,將會使本文更加錦上添花。
#p#
專家點評:宋家雨——《政府采購信息報》IT周刊主編(評分:300分)
根據學歷推薦參觀順序,這是一個容易想到的思路。不用數據挖掘,也可以設計出來這樣的系統。真正的數據挖掘是能夠從數據中心發現有價值的線索,從而指導實踐。最典型的“尿布與酒”的典故。不知道,這次的數據挖掘是否可以產生這樣的經典。
【責任編輯:老克 TEL:(010)6847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