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微軟,誰動了誰的奶酪?
原創5月12日,微軟正式面向全球的企業用戶發布了最新一代辦公套件Office 2010,其中首次包含了在線版的應用程序。微軟更新了Office中的Word、Excel、Outlook與PowerPoint軟件產品并推出了自己的線上版本,以便滿足日益增長的手機用戶和上網用戶的需求。
微軟此舉被看作是對Google所把守的云計算領域的公開正式入侵。
對此,谷歌企業部門總裁戴夫•吉魯亞德(Dave Girouard)表示,“微軟正在進入我們的領地。”
針鋒相對—— 一石激起千層浪
“云計算”這塊未來的掘金地,微軟不會視而不見。不是有一句話這樣說嗎,“只要微軟想做什么,基本沒有完不成的事。”且不去管這句話是否過于絕對,但微軟對云計算的虎視眈眈卻是有目共睹。
微軟CEO鮑爾默不久前就曾發表向云計算進軍的演講。因此微軟此次在新版Office中增加在線服務的功能,并極力強調它的易用便捷性,也可以看作是那次演說后微軟轉型的最大一次體現。微軟業務部總裁Jeff Teper稱,將向該公司的四億Windows Live免費提供在線套餐,其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客戶......讓新的客戶嘗試最新版本。”
另外,據微軟大中華區信息工作者業務群總經理邱麗孟透露,將在6月18日于中國推出的Office 2010大眾版當中,入門級的Office 2010家庭學生版售價將為398元人民幣3個許可證(美國定價為150美元);而2006年Office 2007即將發布時,其家庭與學生版在中國的定價是1451元(當時的美國定價為149.95美元)。雖然微軟曾在2008年連續進行過兩次降價,但最低的199元一個許可證的價位還是比此次的Office 2010的價位要高。
微軟想要在中國推廣Office 2010正版化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此舉將直接刺痛谷歌的神經。
就在微軟發布Office 2010的前夕,谷歌就聲稱對于新版本要不以為意。谷歌稱,企業用戶沒有必要選擇或升級到新版本,企業還有更好的升級其辦公套裝軟件的方法。企業不用向微軟付費購買新版本的軟件,最好使用企業現有的Office軟件并且混合使用Google Docs軟件以便得到適合自己的協作工具和基于Web的工具。
面對微軟的升級,Google在專門發布企業及應用產品信息的一個官方博客上發布了名為《在這里升級》的文章,勸說用戶直接“升級”到Google文檔。谷歌企業總裁Dave Girouard甚至爭辯說,隨著我們進入云計算領域,甚至推出新的基于瀏覽器的Office Web應用程序,微軟的方法開始看起來有些過時了。
公開的示威表示微軟的東西過時,無非是想說自己的產品將是用戶未來最正確的選擇。“只需瀏覽器。”這是google的口號,也是其一直為之努力的方向。Google不遺余力的推動了HTML 5的進度,并對Flash這一類開源運動者和喬布斯都口誅筆伐的技術表示了最大的接受——因為Google想要一個能實現一切功能的瀏覽器,目的就是為了理想中的云計算王國(這大概也是Google在有了Android的情況下,仍然下決心開發一個Chrome OS的原因吧)。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幾年中,為了在云計算辦公領域加深積淀,Google Docs新的功能不斷增加以適用和滿足用戶的需要。
雖然微軟以94%市場份額的絕對地位繼續主導辦公軟件市場,但微軟并不歡迎這個新來者。從“稱谷歌Docs為Office接班人”的言詞也可以看出,它對谷歌充滿敵意。從谷歌方面來講,它不畏懼Office 2010的橫空出世,但多多少少也會感到某種潛在的威脅。
不過,一時半會兒,微軟的辦公軟件在云計算上的動作還不足以構成對谷歌的傷害。據國外評測者的使用體驗,微軟此次發布的Office八個版本中的Web版本,功能十分簡陋,只有和桌面版一起使用才能發揮應用的效果。微軟的云計算之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p#
駐足觀望——剃頭挑子一頭熱
一場由Office新版本升級引發的斗爭,似乎已劍在弦上。在新版本發布之前,谷歌就進行了激烈的回應,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態度。而與谷歌激烈的情緒相比,用戶對這場暗中的較量似乎稍顯遲鈍了一些。
“現在版本升級太快了,Office 2007我還沒來得及用呢,2010又出來了。”51CTO一位網友告訴筆者。想必這也是人們最真實覆蓋面最寬廣的感受。在現今大家都在嚷嚷云計算的階段,真正實施云計算的有幾個?說白了,大家對云計算還是不信任。由此也將預測出,Office 2010 Web版的推廣之路困難重重。微軟的云計算路途多是坎坷。
據51CTO網站近期對網友的一份調查顯示,目前,人們對云計算的應用還存在諸多擔憂(請參閱51CTO專題:“你對云計算的寬容度如何”中關于云計算應用情況的調查),大多數用戶還處在觀望狀態。并不是像部分媒體所宣揚的那樣,云計算已經從“要不要采用”進入了“怎樣應用”的問題。
從目前國內外各個媒體對云計算的報道也可以看出,對它負面的擔憂遠遠超過了對它美好幻想或美好體驗的報道。對51CTO網站的云計算頻道持續關注的用戶,應該還會記得5月7日的一則消息:谷歌于北京時間5月6日23:30再次發生日歷服務中斷故障,導致大多數日歷服務用戶無法登陸。據了解,這也是谷歌在大約一周的時間內發生的第二次中斷服務故障。
雖然這次中斷的是一項免費應用,雖然這次中斷的并不是企業關鍵業務核心服務,但由于谷歌畢竟是云計算服務的典型代表。人們在慶幸和唏噓之余,仍然抑制不住對云計算的悲觀情緒。
有保守派,自然也不乏潮人派。借助瀏覽器的窗口顯現的Web應用進行辦公,已經成為了最新潮的“云辦公”的代表。已嘗過Google Docs鮮的潮人們,再嘗試一把傳統的Office辦公軟件的在線應用似乎應該很過癮。隨著微軟和谷歌更多的宣稱自己在此的努力和成果,這個市場將會變得越來越熱鬧,而距離用戶因此而采取行動還存在一點差距。
#p#
誰侵犯了誰 市場未捂熱卻已開戰
野、殘、貪、暴是狼之所以獨立特行動物世界的法則。而狼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嗅覺靈敏、鍥而不舍。正如有人曾把云計算比作互聯網的下一個金礦。在互聯網的狼性世界里,云計算就是這塊肥肉。
谷歌嗅到了,微軟也嗅到了。硝煙漫起。微軟和谷歌就是唱這場對臺戲的主角。
谷歌:微軟正在進入我們的領地。
微軟:谷歌正在蠶食我們的辦公市場。
軟件巨頭微軟公司和搜索引擎谷歌公司都開始進軍對方的傳統市場,并分別推出搜索引擎Bing和Chrome OS。到底是誰動了誰的奶酪?
從各自內心來講,對方都認為對方是入侵者。雖然與微軟占統治地位的Office辦公軟件展開競爭對于其他公司來說已經證明是件傻事(還記得StarOffice嗎?)但谷歌擁有其他公司所沒有并且得天獨厚的優勢。借助于其在云計算上的布局,谷歌把觸角伸到辦公市場,并伺機開展壯大,也并非是癡心妄想之事。而微軟呢,既然看好這一鎏金之地,再重演一出當年整垮網景的策略手段或更強有力的抑制措施,借以布局辦公軟件市場在云計算領域的開拓,也不是不可能。
為了防止微軟過快的與自己展開爭奪,谷歌在前不久收購了曾經為微軟Office提供插件以支持在線協同辦公的公司——DocVerse。而微軟曾指責谷歌,為促使Office 2010的潛在用戶轉用Google Apps,谷歌將而其命名為Google Docs。
未來隨著人們對信息同步共享以及移動辦公的需求的增長,“協作”將是新版辦公軟件的基石。“我也這樣認為,” 谷歌企業協作部門產品經理 Vander Mey說。因此,未來微軟和谷歌將會更多切入對方的領域。
傳統軟件領域與云計算的結合被微軟認為是其優勢所在,但微軟也有它的軟肋。雖然它的辦公軟件的市場占有了絕對的領先地位,但云服務并不僅僅是簡單的Web化。在向云端遷移的過程中,微軟還需要很多工作去做。首先,它在云基礎設施上并不健全,需要求救于IBM或Dell或其他的硬件廠商。另外,微軟還需要繼續積累云計算的經驗,比如此次發布的Office 2010 Web版在功能設置和用戶體驗等方面存在很多缺陷。我們可以看作Office 2010的發布是對Google的戰前示威,但要真正開戰,微軟恐怕還需要做足功課。
谷歌的優勢來自于它的“起家”優勢,云計算服務所需具備的條件一應俱全。谷歌還有另外一個優勢就是在云計算上面的應用上,它前期可以采取模仿成熟應用的路子,不至于啟動拓荒之旅,省去了前期對功能安置和用戶體驗的調研,進而再逐漸開發出自己的特色。這個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谷歌也缺乏相應的經驗。
從目前來說,兩者都要有很長的路要走。微軟的辦公軟件的在線化才剛剛涉水,存在很多瑕疵和不完善的地方。而Google Docs的應用功能還過于簡單,對在線編輯協作的支持還需要后臺繼續加強。
殊途同歸。微軟和Google采用了不同的途徑,微軟選擇為桌面應用程序添加在線服務,而Google則直接提供在線應用程序,完全不需要桌面版本。不論從哪個方向切入,最終的目標卻是云計算的辦公市場。摩拳擦掌欲開戰,態度冷漠尚觀望,廠商與用戶間似乎有某種意味的嘲弄。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