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打假:外行人猜內幕 內行人講故事
思科,一個略顯神秘的公司,如果你稍微懂得一點網絡,一定知道它。但有一個現象不知你是否注意過——思科產品的“普及度”遠遠不如它的牌子響亮。現實之一是摸過路由器的人很多,但摸過思科路由器的人卻很少,現實之二是在INTERNET上,接近80%份額的路由器是思科的產品。這樣一對比就明白了,雖然人人都在使用網絡,但思科的市場在一般人的視線之外,所以它便有了一種神秘感。不過,近日的一條新聞又讓思科出現在了一般人的視線之中。
5月6日,美國司法部宣布了一項戰果,在針對假冒思科網絡硬件和商標的不法行為展開的700多次收繳行動中,共沒收的假冒產品價值超過了1.43億美元,有30人被定重罪,(其中至少包括1名中國居民)。在本土的圍剿行動告一段落之后,美國的執法機構已經開始與中國公安部合作,打擊國內生產和出口偽造網絡硬件的行為。
當飯盒試圖使用互聯網搜索更詳細的內容時,比如,真假思科路由器鑒別,發現幾乎找不到任何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在信息量近乎無限的互聯網上其實存在著很多信息死角,之所以成為死角,因為外行人不關心它們,而正好飯盒就是一個外行人。對于外行人來講,能獲得的信息十分有限,又沒有親身體驗,所以想了解內幕基本只能靠猜。
本文將由兩名編輯來完成,飯盒就是第一位,行外人,所以對于思科的種種本人只能猜。本文的第二位作者,老酒,行內人,所以對于業內的種種他可以給大家講故事,這前后一對比,也許還能看到一些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外行人想象的內幕
IT產品零售利潤幾何?
飯盒也是這么認為的,商家買一塊CPU能賺多少錢,利潤其實都被INTEL賺去了。大中型公司不可能像小公司那樣自己組建網絡,肯定是將項目外包給系統集成商,而行業的專業性又注定所有的一切都將是“小眾”行為,思科的市場正好就在這里。
商家反對,用戶喜歡
小眾行為的表現之一是信息與大眾之間不透明。購買數碼產品是大眾行為,所以這一行業悲劇了,IT商家的好時代一去不返。但一些特殊領域永遠不可能與大眾之間透明,所以他們的利益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有網友稱:“有得造假,是因為思科的利潤太高了”。
思科的路由器是什么呢?在造假者眼中,它可能只是一堆芯片再加上CISCO的IOS操作系統。硬件可以COPY,軟件可以下載,那造假還有什么難的呢?售價是正品的1/3,但產品99%相似(甚至比正品還好看,一些美國產品質量很好但做工很粗糙),再加上行業本身的不透明性,真是想不造假都難。眼下,家用無線路由器的需求十分龐大,但為什么100元左右的產品不見有假貨?原因應該就是因為一切都太透明了。
路人甲:CISCO沒有OEM廠商,不過,國內的很多系統集成商都能也在提供這些所謂的OEM產品。OEM產品能用,但穩定性有可能差點,不過,因為是系統集成商提供保修,所以消費者一般對此都不了解。——出問題了先找我,不用找思科,他們太麻煩。當您聽到這樣的保證,享受著保姆式的服務,路由器是真是假還有什么關系呢?
路人乙:另一種造假方法:如把SMI的交換機買進,自己刷BIOS,升IOS,升級為EMI,這種方法最為有用,消費者一點都不知情。——路人乙把話說得很直白了,但飯盒還是聽不懂。
內行人講故事
故事一、話說某一有背景的大型企業要整一個全公司的OA系統,這涉及到了下面的分公司,與總部的聯網,企業領導嘴很叼,東西要最好,回扣不能少,給的預算卻不高,按照正品的價格,減去回扣還有請客送禮吃飯...其它成本,老板算了下帳,這筆業務賺的錢不多,現在的人都很精,這么一點破事都打聽了四五家方案集成商,咱不做,還有別人做,現在生意都不好做,你不做得罪他了,以后別的業務也不想能給你,老板一咬牙一跺腳,做了!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丘吉爾
故事二、“上一家店的系統集成是由你們領導的一個朋友做的,明白為什么機柜中的交換機一開始就是舊貨了吧?”同事對網管A說,“這家店的系統集成還是那個人,以后你是這里的網管吧?他們施工時你最好盯緊點,不然事后自己麻煩事一堆,當然也要給你領導面子。”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