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談創業:企鵝帝國是這樣造就的(多圖)
騰訊QQ的圖騰——企鵝
騰訊QQ創始人——馬化騰
“騰訊品牌的發展,這十年完成了數量上、流量上的積累,現在要開始在影響力方面發力。”馬化騰說,下個十年,均衡發展將成為騰訊戰略的重點,要培養人才,“我們并不希望把利潤放在賬面上,而是更希望把利潤投入到長遠發展里去。”
2009年10月,“2009胡潤IT富豪榜”在上海發布,馬化騰首次位列IT富豪榜首富,上榜的財富為239億元;網易的丁磊排名第二,盛大網絡的陳天橋家族與百度的李彥宏并列第三。已經邁入中國頂級富豪行列的馬化騰表示:“我們都是普通家庭,沒有特別,頂多是房子大一點。”
財富源于創業夢想。1998年,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數剛邁過一百萬大關,網民們還在為網速太慢和收費太貴而苦惱。同年11月,馬化騰帶著炒股賺來的第一桶金和朋友一起創辦了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并于次年2月開發出網絡即時通信工具。
雖然當時還有其他即時通訊產品,但是根據馬化騰的創意,QQ用戶可以在好友不在線的情況下發送離線消息,讓好友登錄上線后就可以看到,而且無論用戶換到哪臺電腦都可以輕松找到朋友。
這個改動,讓當時大部分還通過網吧上網的網民如魚得水,QQ聊天一度成為上網的代名詞。2000年前后,網吧如雨后春筍一般開張,QQ不到一年就發展了500萬用戶,并且快速增長。到2002年3月時,QQ注冊用戶數已經突破1億大關。
眼看著注冊用戶噌噌攀升,馬化騰既喜且憂,因為那時QQ還只是消耗成本而沒有任何盈利。《時代》周刊的主編沃爾特對亞馬遜老板杰夫。貝索斯的評價,似乎可以用來證明互聯網行業彼時的尷尬困境:“他(貝索斯)試圖依靠增長速度,而不是利潤來建構一個公司。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這種理念無論是好是壞,無疑都已改變了1999年的整個經濟模式。”
馬化騰曾飽受煎熬。他們夜以繼日地干著一些平時根本“不放在眼里”的活兒,為的是能夠賺到一點點錢,再用來養活QQ,比如要向通訊局交服務器托管費等。
雖然馬化騰和創業伙伴們竭盡全力,但是資金壓力仍然使得騰訊不堪重負。1999年下半年開始,馬化騰拿著改了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開始尋找國外風險投資,最后碰到了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和香港電訊盈科公司,用馬化騰的話說,“他們是互相壯膽一起進的,給了QQ220萬美元,分別占公司20%的股份。”
有了這筆資金,騰訊買了20萬兆的IBM服務器。“當時放在桌上,心里別提有多美了。”每次回憶起這個時刻,馬化騰都喜不自禁。
好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隨著2000年下半年全球互聯網行業的急轉直下,風投的態度也開始搖擺不定。“IDG投資完之后一直忙著為騰訊找下家。”他說:“我創業最煎熬的就是這段時間,我不喜歡這樣的拖延。” 另一家風投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2001年6月接盤的時候,納斯達克已經快要崩盤了。不過,騰訊終于熬過了這段艱難的日子,從2003年就開始大規模掙錢了,且于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上市。馬化騰的財富開始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水漲船高。
馬化騰艱難引入風投的做法,只是當時互聯網企業爭取生存的一個縮影。曾被稱為“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龔虹嘉對此感慨不已:“中國80%以上的創業家,都是靠關系獲得一些資源的壟斷來達到成功,長久以來,中國的創業家階層談來談去都離不開這些東西。因為有了互聯網,有了納斯達克,有了海外風險投資,理念和價值觀才出現多元化。”在龔虹嘉看來,與傳統商業模式不同,騰訊他們是用陽光做法博得陽光財富,“不靠收買誰壟斷誰,就憑自己的創新和膽識。”
因為與西方資本市場相連,騰訊需要遵照其規則行事,而這種示范作用無疑將改變傳統的商業理念。比如,對公司高層的權力制衡安排等,這些規則經由互聯網從西方引入中國并影響著中國的商界,它們哺育出來的企業也正在成為中國商業主流。
馬化騰對自己的定位始終是產品經理。“每天我都會體驗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我也愛給產品部門挑錯,我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寫代碼的人有沒有偷懶。” 馬化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任何產品的核心功能,其宗旨就是能幫助到用戶,解決用戶某一方面的需求,如節省時間、解決問題、提升效率等。而產品經理就是要將這種核心能力做到極致,通過技術實現差異化。”他認為,軟件開發的意義在于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許多軟件技術人員往往對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寫軟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種方式,而我希望自己寫出的東西被更多的人應用,也愿意扮演一個將技術推向市場的小角色。”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騰訊開始嘗試推出多元化產品。不經意間,騰訊完成了互聯網產業幾乎全業務的布局。從無線增值業務,發展到涵蓋游戲、門戶、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多種業務在內的互聯網在線生活平臺,馬化騰為此用了10年。他有理由為此驕傲,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內,橫跨多個業務線的企業并不是騰訊一家,但只有騰訊能夠在兩條以上的業務線同時做到領先,幾乎所有的業務都在賺錢。而馬化騰的野心是要把一代人的傳統生活全都搬到網絡上,打造一代人在線的生活方式,滿足人們在信息獲取、信息溝通、休閑娛樂和交易這四個方面的需求,讓網絡產品及服務就像陽光和空氣一樣滲透到普通人的生活里。
“騰訊一直把創新能力看作是公司競爭力的一個最核心的元素。”馬化騰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這種創新不僅僅局限于技術、產品等,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用戶體驗的創新,“由于我們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是直接面向用戶,因此員工的一項簡單的創新或者改進,就能讓億級用戶受益,這種巨大的成就感和使命感也是其他企業的員工無法比擬的。”
馬化騰曾表示:“不管企業做到什么程度,都要保持一種誠惶誠恐的心態。”如今,騰訊越做越大,財富越來越多,馬化騰覺得責任也在不斷增加。“十年間,騰訊獲得并奉行了一個非常寶貴的可持續發展秘訣:絕不追求單向經濟效益最大化,而是以用戶價值與社會價值最大化協調統一發展為方向。”他總結,中國互聯網行業歷經多年的社會企業公民實踐后,正開始引領積極的社會主流價值,并產生了廣泛的公眾影響。
2006年,騰訊發起成立了中國互聯網首家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到目前為止,騰訊公司及騰訊員工的累計捐贈已經超過1.22億元,用于開展教育發展、救災扶貧等公益項目,并建立了騰訊公益網,倡導“人人可公益,大家齊參與”。在去年的汶川地震中,騰訊利用QQ這個強大的平臺,在地震發生的一周后,騰訊網友在線捐贈突破2000萬元,創下互聯網公益慈善史上最高捐贈紀錄。而結合當前十分熱門的SNS游戲“QQ農場”,騰訊公益網特別推出了“愛心果”項目,成為業內首個基于SNS平臺的公益網游產品。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