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是如何把云計算從毒藥變成補藥的
原創云計算這個概念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近幾年,這個概念以超越甲型H1N1流感若干倍的擴散速度席卷了IT界,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IT相關廠商都在努力把自己和云計算掛上關系,大家削尖了腦袋在拼命的往云計算這艘船上擠,如果自己的產品、理念或者技術根本沾不上云計算的變,那簡直都羞于見人。
云計算是未來的IT趨勢,因為它從原理上說得通,而且,云計算如果真的能夠實施,IT應用中的很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按理說,云計算概念應該是眾望所歸的,但是對于很多的IT巨鱷來說,云計算概念剛剛提出時,簡直就好像一劑鶴頂紅加孔雀膽,讓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
Google提出的“云計算毒藥”
云計算的概念是Google提出來的,在Google的模式中,云計算就是一臺巨型計算機,沒有需要用戶維護的硬盤和卷,不需要“文件”這個人為的概念或者文件系統來存儲這些數據。堅持不懈的存儲將減少為一個抽象的概念:存在的一切都是應用程序和與它們相關的文件。所有的應用程序存在于云計算中,永遠都不需要安裝任何東西,不需要管理軟件升級和安全補丁。用戶的客戶端只要接入網絡并且安裝一個瀏覽器,他就可以得到它所需要的應用程序和數據。
用戶不再需要操作系統,不再需要自建數據中心,無須去購買大量的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甚至不需要IT運維人員。“信息中心”這一部門在這一概念下將成為無用的部門,CTO這一職業在云計算的概念面前將會被徹底的抹殺。相關文章請參閱51CTO.com報道:“Google ChromeOS:云計算終結桌面操作系統”。
眾多的IT廠商最不愿意看到的肯定是云計算的寡頭壟斷。想想看,如果在未來的信息化建設中,需要建設基礎網絡設施的只有有限的幾個云計算服務提供商,那么思科、IBM、HP這些IT基礎網絡設備提供商的生意將會非常被動,IT市場將會徹徹底底的變成一個完全由Google、亞馬遜這樣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說了算的市場。而對于微軟來說,這樣的云計算更是成為了滅頂之災,因為操作系統沒有了,辦公軟件不需要購買了,微軟將會從軟件霸主地位跌落到一個普普通通的SaaS服務提供商。
微軟把毒藥變成補藥
無論是從概念還是從現有資源,云計算似乎應該是互聯網企業的天下,想必Google在提出云計算概念的時候也是這么認為的。但是,就好像甲流病毒的變異一樣,當云計算的概念提出后,“共有云”、“私有云”、“外部云”、“內部云”、“企業云”、“用戶云”等概念一個接一個的提了出來,造成這一現象的本質,是IBM以及思科等廠商不希望看到,將來自己的產品只能賣到Google或者亞馬遜這樣的地方,他們要保住“最終用戶”這一根本市場,所以,他們鼓勵用戶建立自己的內部云。
對于微軟這樣一個軟件起家、軟件為本的廠商來說,如果云計算成為現實,想要保住最終用戶的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微軟是一個很聰明的廠商,它不會坐視Google的云計算成為現實。既然云計算邁進的步伐無法阻止,那么怎么辦?很簡單,順應趨勢發展,在順應趨勢發展的過程中,尋找到自身的突破口。微軟的突破口是把自己變成一個云計算服務提供商。
但是,微軟的云計算和Google的云計算概念并不一樣,在微軟的云計算概念中,云計算=軟件作為一種服務(SaaS)+平臺作為一種服務(PaaS)+基礎設施作為一種服務(IaaS)+數據作為一種服務(DaaS)。
微軟不準備采取谷歌的最大限度減少桌面軟件重要性的方法。如果這樣做就等于承認自己失敗了。相反,微軟的Live Mesh旨在用微軟的方法提供云計算的好處。
采用Live Mesh,你的文件存在于云計算中,但是,它們以人們熟悉的文件和文件夾的方式存在于云計算中。此外,在這個云計算中的每一個對象都在Live Mesh中的一個或者更多的設備上有一個“端點”。在這里,其內容的副本將鏡像到本地存儲中。詳細文章請參閱51CTO.com報導:“專訪微軟服務器主管:神秘的微軟云 ”
用戶的心理差異是很微妙的而且是很重要的。與谷歌的像空氣式的文件相比,這些同步的文件和文件夾是有實際內容的對象。雖然任何能夠訪問Live Mesh的設備都能隨時訪問這些文件,但是,正是在云計算邊緣的這些設備最終改變這些文件,而不是中心的服務器修改這些文件。而且,用戶能夠使用傳統的桌面軟件創建、修改、管理和編輯這些文件。
這個模式顯然非常適合微軟對于軟件領域的觀點。用戶能夠得到持續不斷的和無所不在的云計算。不過,用戶還需要購買傳統的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這樣一來,微軟既可以保住自身的軟件市場,又可以拓展出新的云計算市場。總體上說,微軟把云計算的概念加以了改動,使得云計算從一味原本能要了微軟老命的毒藥變成了一味可以擴展微軟市場的補藥。
大刀闊斧 微軟云并不軟
事實證明,微軟想要實施云計算的決心是毅然決然的,云計算對于微軟來說決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人們都知道,如果微軟下決心想要做到某件事情的話,那是非常可怕的。
從基礎設施作為一種服務(IaaS)這個角度來看,微軟已經開始在世界各地建設龐大的數據中心,為自身的云計算服務搭建底層基礎平臺。相關文章請參閱51CTO.com報道:“帶您游覽微軟世界上最大的數據中心(組圖)”;“微軟云計算玩真的 中國香港設立數據中心支持”。同時,Bing搜索、Azure平臺這些產品也走到了用戶面前。從云計算平臺的角度來看,似乎以軟件起家的微軟更有優勢。
撲朔迷離的云計算前景
如果說得簡單點,Google的云計算就好像一個B/S結構的軟件,而微軟的云計算則是一個C/S的系統。究竟誰的云計算概念能夠被用戶接受和認可,這還真是說不明白。而作為用戶的我們,距離云計算的需求到來似乎還有些距離。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云計算前景如何發展現在說還為時過早,說多了難免會覺得云里霧里,糊里糊涂。既然說不清、看不明,索性我們暫時先不看不說,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云計算究竟走誰家的路我們自然能看清楚,您看本文也就是看看現狀,然后欣然一笑而已。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