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寬管理新技術的變革——安達通“安暢”技術分析
【51CTO.com 綜合消息】Internet的普及使網絡帶寬消耗的問題日漸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傳統(tǒng)的網絡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和防火墻提供的流控功能一般都是附件模塊,受限于硬件和軟件算法而只能做到上下行限制,無法對帶寬進行精確處理和有效控制,在應對大流量網絡環(huán)境時更是捉襟見肘。
當前許多流量管理設備主要依賴DPI(深度包檢測)技術,但是卻存在令人擔憂的各種問題。如:巨大的維護量(包括定期升級費)、不能識別新版本的應用流和經過偽裝的數據;尤其是:當超過1G流量時,這些流量管理產品都“有時有效、有時失靈,網絡也時好時壞”了。
現在很多P2P協(xié)議采用加密協(xié)議,而DPI技術對于破解這些協(xié)議并解析其中的數據包束手無策;另一些應用經常通過升級的方法變換協(xié)議,還有些干脆采用Shell程序偽裝自己的數據包,這些對于DPI技術來說都是盲點;更有甚者,VPN連接由于加密了所有數據,所以對于VPN連接的應用,DPI望塵莫及。依賴DPI技術的產品性能很低,通常單向三五百兆的帶寬,其每秒數據包為10萬-15萬,如果是單向4G,其每秒數據包通常要超過150萬,難以想象DPI產品要對每個數據包進行拆包解包從而判斷各種應用!這是任何硬件產品都無法做到的。由于DPI產品只能采用抽樣的算法,帶寬越大,抽樣比例越低,否則硬件無法支持,這直接導致DPI的識別經常失靈,網絡狀況時好時壞。在小規(guī)模網絡中,DPI技術能幫助用戶檢測和管控主要的網絡應用流量,以保護用戶認為重要的應用(比如上網、收發(fā)郵件、ERP、在線游戲、視頻等)的流量,遏制濫用帶寬的應用(比如P2P等)。
隨著網絡應用的迅速推廣和帶寬的不斷增大,傳統(tǒng)的DPI技術越來越受到限制,而一種新型的萬兆流控技術呼之欲出。
安達通“安暢”QoS-GW帶寬管理網關除了使用DPI技術解析各種應用之外,還采用了PPS(數據包流量控制)技術、自適應窗口控制和整體時延控制等技術;通過獨有的自動流量管理、網絡時延消除、動態(tài)流控調整、流量壓縮等技術,極大提升了設備處理性能,通過PPS用戶精細流控功能保障了網絡帶寬永遠不會擁塞,從根本上解決了流量管理問題,是當前最有效的流控技術。
PPS控制技術對于帶寬較大的用戶,流控效果越發(fā)明顯。安達通安暢QoS-GW帶寬管理網關基于高性能硬件平臺開發(fā),具備千兆線速處理能力,控制精度精確到bps。結合智能TCP窗口控制和PPS(每秒數據包)的高效算法,從根本上避免了隊列技術產生的延時等問題。支持透明模式和路由模式部署。在透明模式下,不需要更改現有網絡拓撲,便可提供軟硬件Bypass功能,當出現斷電等突發(fā)故障時,安達通安暢QoS-GW帶寬管理網關采用橋接方式直通網絡,確保整個網絡順暢。安達通安暢QoS-GW帶寬管理網關支持冗余設備,為了保證全面的的正常運行,支持雙層通道運行,兩套安達通安暢QoS-GW帶寬管理網關可以平行設置,其中一個以備份系統(tǒng)身份出現,它將在主系統(tǒng)出現故障時自動切換,支持冗余設備之間的策略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