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與Google,誰的云計算“根正苗紅”
本月中旬,網上的一則消息再次將Google推到了IT業界新聞的焦點位置。Google正式對外宣布將開發基于上網本和PC的云操作系統,該系統將于2010年與大眾見面,并于同年底對外公布源碼。對于用戶來說,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統之外多一種選擇,無疑感覺會非常良好。但對于微軟來說,Google此舉若取得成功,將很大程度上對削弱微軟在業界的影響力。
Google宣布開發的這款操作系統名為Chrome OS,主要針對上網本和PC。這也是微軟與Google之間互相打入各自的核心業務最新的一波動作。對于云操作系統,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我們可以簡單的認為云系統就是應用于云計算平臺操作系統,可以是基于云計算網絡運行的Windows Azure,也可以是基于云計算終端運行的Chrome OS。本篇文章我們將從兩家公司在云系統上的不同定位,來觀察兩家公司在云系統市場的博弈。
近幾年云計算被炒得火熱,各種以云平臺為依托的云服務,如雨后春筍般不斷的吸引著觀眾的眼球,似乎云時代的來臨變得不可阻止。云計算的特點是弱化了終端功能,以互聯網為根基,為用戶提供各種在線云服務,凡是可以連接互聯網的終端,基本都可以通過在線租賃各種軟硬件資源從而實現各種應用,這種可租賃的資源甚至包括操作系統,而微軟的Windows Azure云計算操作系統便是在這樣一種需求中誕生的。
51CTO.com以前的報道中曾經說過,云計算模式使得未來的云時代需要一種基于Web的操作系統,這種系統依靠分布在各地的數據中心提供運行平臺,而應用這種系統平臺則通過互聯網。這種架構模式使得在未來的云計算時代,強大的終端將變得不再必要。我們甚至僅僅依靠一個顯示屏、一個鼠標和一個鍵盤就可是實現今天終端能實現的一切功能,當然,這種情況是需要很高的網絡帶寬才能實現的。微軟的Windows Azure的云操作系統,就是在這樣一種思路下開發并發布的,該系統也是微軟試圖像今天主宰個人操作系統市場一樣,主宰未來的云操作系統市場,并為未來云計算之戰抓取戰略籌碼。
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微軟從終端向網絡轉型,使得Google認識到自己核心業務受到威脅。Google作為云服務市場最先開拓者,幾年前就為用戶提供基于網絡的各種在線應用服務。微軟推出云操作系統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各大云計算廠商能基于Windows Azure操作系統來開發各種在線云服務,讓微軟能在未來的云計算時代延續今天的地位。也許是微軟過于擔心自己的地位會在為來云時代被削弱,匆忙間花去時間和精力去研發云操作系統,反而使得其基于低配置終端的個人操作系統出現空白,Google的還擊也正基于此。
Google的Chrome OS云計算操作系統正好填充了微軟在低配置上網本以及PC終端市場留下的空白。上網本作為一種簡化的筆記本,其優越的性能與較低的價格使其大受用戶歡迎。相關的市場統計顯示,從08年至今,上網本的銷售量一直呈增長趨勢。而在這一市場,微軟其實并無合適的操作系統提供給用戶。
云計算到底將如何發展?51CTO.com不能預測。但微軟和Google在這場云系統之爭中與其說是互相蠶食對方地盤,不如說是對未來云計算下了不同的賭注。
微軟的云系統定位于未來的云架構依托的互聯網平臺,認為未來的云計算時代一切應用將在云平臺上進行,終端僅僅作為一種互聯網接入設備。
Google的云系統卻定位于終端,未來的云計算時代,盡管終端功能可能不需要今天這么強大,但鑒于將一切應用依托互聯網來進行,對網絡帶寬的要求將非常之高。以目前網絡的發展速度來看,這種云計算應用是可以期待而卻在短時間內很難現實,特別是將操作系統轉移到網絡平臺是一種極為耗費帶寬的做法。因此,終端操作系統必不可少,只是終端設備的弱勢化趨勢不可避免。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