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李開復:傳道解惑式老師早已過時
20日下午5時,川農大體育館門前,數百名大學生排成長隊,等待一位特殊客人———谷歌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李開復的到來。
找工作不要太功利
晚上7時,一身藍色西裝的李開復出現在觀眾爆滿的會場。
“這是我第二次來雅安。”李開復平易近人,語言平實親切。他第一次向媒體透露,他的祖母就埋葬在雅安。此次回國,他是為全國的七所高校大學介紹自己成長中的十個啟發,川農大是他在四川的第二站。
提及目前國內大學的就業形勢,他說,今年全球大學生就業形勢艱難,這是現狀,不必回避。但是,經濟是呈循環狀的,出現低谷,也必然會上升。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不必擔心自己的未來,即將畢業的學生找工作時不要太功利,不要考慮待遇與條件,要想哪個工作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學習機會,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就業,便會有收獲。
用勇氣改變可改變的事
李開復現場用幻燈片展示幾十張照片,講述自己如何從一個肥嘟嘟的胖小子,變成一個成功者,如何從挫折中獲取經驗,從失敗中獲得成長。
“我感謝我的父母,給了我一個開放式的教育環境。美國老師的鼓勵聲,讓我從小學會獨立思考問題。”李開復說。
李開復將富有傳奇的人生經歷濃縮成為十句具有啟發性的箴言,與現場所有人分享。
演講完畢,提問階段開始。
一位來自農村的男學生,想請李開復老師轉告更多朋友,盡早改變中國農村與城市教育的差異,讓山里娃娃享受和城里一樣的教育。
李開復略有停頓:“我知道貴校有很多學生來自農村。”他親切地說:“當一個人看到不公平狀態,親人沒有得到應得的公平待遇,不免傷心、憤怒,請記住我的第八個啟發———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不必要為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傷害自己的情緒,而要用大學時期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要分清,今天你要做什么,將來你想做什么。”
“傳道解惑”式老師早已過時
一位男生拿到麥克風,站得筆直:“我們感謝開復老師的到來!我想問一下國內大學與國際一流大學的差異在哪里?如果川農大請您來做教授或客座教授,你是否同意?”
李開復說:“任何一個學校給我這樣一個機會,我都會高興接受。”
談及“差異”這一問題,李開復直言:“差異在老師與教學方式上。”他說,這十幾年,自己看到中國教師的進步,但是不得不承認與世界一流大學還是存在很大差距,還有一段路要走。
“我認為傳道、解惑式的老師已經過時。”一句話,讓現場變得鴉雀無聲。他說:“今天的大學需要的是學習如何學習、學習如何思考、學習如何用不同方法、角度看問題……”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