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業裁員或4月退潮 巨頭加緊擴展中國業務
專家認為,IT企業的這波“裁員潮”目的是將公司內部組織結構調整到***狀態,以適應殘酷的市場競爭。但企業能否真正“止血”,還要看公司業績與今年它們對自身預期符合程度。
去年下半年以來,受金融危機影響,裁員已成為IT業大小企業中的普遍現象。
IT從業人員關心的問題也從一開始的“裁員厄運何時降臨到自己頭上”轉變為“這波裁員潮還要持續多久”。
這波裁員潮究竟情況如何?將在什么時候結束?
現狀
IT業成失業重災區
美國一家人才服務公司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今年1月,各大產業實施了7年來***規模的裁員,裁員總人數超過24萬人,其中IT產業裁減和因破產解雇的人數已達80076人,與零售業、制藥業同列“裁得最多的三大產業”。如果將統計時間擴大到去年8月至今,IT產業的裁員總人數已達18萬余人,同比增加74.2%。
瀏覽在2009年1月宣布裁員的公司名單,大部分是以往業績優良、員工福利良好的業界巨頭。國外業內人士表示,IT等最初看起來不會受經濟衰退影響的行業反而裁員力度較大;就美國來看,即便經濟刺激計劃取得成功,那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改善就業形勢。
大鱷們瘦身的同時,那些初創的、中小型公司員工也未能擺脫這波裁員潮。對于這波大小公司無一幸免的裁員潮,上海向陽生涯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認為,金融危機下,IT業的確成為了失業的重災區。不少企業不得不通過裁員節約成本來度過冬天,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乏一些企業是在跟風裁員,經濟逆勢下,人才是企業至關重要的軟實力,企業只有擁有人才才能東山再起甚至逆勢而上,因此,某些企業的跟風裁員應該說并不明智。
分析
裁員也是戰略調整
2001年初,裁員風從眾多的互聯網站擴散到電腦、芯片和手機等制造業,越刮越猛。人力資源專家指出,企業大規模裁員不外乎由兩個主要因素決定,一是某項新技術進入普及階段,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二是出現經濟衰退,市場銷售不旺,企業庫存增加,被迫壓縮產量。歷史上的裁員潮和今天的類似,也是美國經濟突然出現衰退趨勢并波及全球造成的。
對那些從原先相對高薪的工作中退下來的人們來說,被炒魷魚可能是件叫人傷感的事情,可是,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裁員不能不說是為了更良好的未來。企業宣布裁員,不僅是降低成本的一條捷徑,更是表明公司想大刀闊斧地進行內部改革的決心。要知道,許多公司實際上是不愿意裁員的,因為這樣做既要支付昂貴的遣散費,還要冒市場對公司產生信心危機之險。所以,面對宏觀經濟的衰退,企業裁員是其進行管理方式變革、戰略調整的重要一步。
2001年上半年美國公司總共宣布裁員77.7萬人,2002年1~7月美國電信產業總共宣布裁員17.56萬人。然而就是在這一波裁員之后不久,整個IT行業開始迎來了新的春天。
展望
或在新財年退“潮”
2月5日,英特爾宣布關閉原設在上海,員工人數約2000名員工的芯片測試封裝廠,改遷成都。對此,英特爾上海公司在職員工,已經在IT行業工作了12年的Jay表示,關廠裁員的故事早不鮮見,2001年春天因互聯網泡沫爆發時IT業裁員潮的經驗和教訓,也許可以作為今天的借鑒。
對裁員這個表面只關乎一個行業就業形勢,實則體現了整個經濟形勢前景的問題,賽門鐵克公司副總裁、大中國區總裁吳錫源、英國 人 力 資 源 機 構 AntalInternational合伙人謝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底到今年初,PC、互聯網、通信、軟件、家電這些被囊括在泛IT概念里的企業,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了較猛較急的裁員以節約開支,是因為公司希望在4月新財年伊始,將內部組織結構調整到***狀態,以此迎接在金融環境相對不安全、市場消費疲軟條件下嚴峻殘酷的市場競爭。也就是說,這波“炒”勢兇猛的“2008裁員潮”,有望從2009財年起漸漸退出IT業。當然,新財年IT業能否真正“止血”,還是將由每個公司實際完成的業績數字與今年它們對自身預期符合程度來決定。
出路
加緊擴展中國業務
在2003年到2007年IT行業發展的這個黃金階段里,擁有13億人口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的從當前形勢來看,金融環境相對安全、消費市場潛力依然巨大,4萬億拉動內需、家電下鄉、3G發牌等重大利好頻傳的中國,依舊會是大小廠商打翻身仗的最重要市場。
諾基亞負責中國銷售運營的全球副總裁鄧元鋆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是諾基亞全球***的市場,中國市場在諾基亞全球戰略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未來,諾基亞在中國的覆蓋將更深、更廣,要覆蓋更多的城市,同時還要要下到鎮、下到村。諾基亞的競爭對手摩托羅拉也越來越意識到,他們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不斷下跌,這些年被諾基亞、三星、索尼愛立信手機超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斷下跌,所以這家公司從2008年開始大大加快了在中國市場的新品上市步伐。
謝崢指出,中國機會現在至關重要,跨國公司選擇關掉其他地區業務轉而新開或擴展中國業務也不鮮見。
同步播報
巨頭過冬 各有絕招
互聯網安全技術巨頭賽門鐵克公司是去年IT業內少數沒有裁員的公司之一,該公司在中國的掌門人吳錫源告訴記者,多年來積累下來的穩固客戶關系,是賽門鐵克近幾年一直保持業績的穩定增長和人員結構穩定的最重要條件。
嚴格實施末位淘汰制,是華為在產業冬天里為人員結構“止血”的秘訣。據華為員工介紹,一直未放松“過冬”神經的華為在2009年的春節前嚴格實行了末位淘汰制,據悉,該公司的末位淘汰制度一直存在,但在此之前“不怎么實行”,今年則是嚴格執行,旨在避免員工養成懶惰的行為,同時激勵員工積極工作。
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徐直軍曾表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運營商會尋求降低成本,同時也會尋找一些戰略合作伙伴?!澳壳皝砜催@個伙伴***的選擇就是華為,這將是華為改變格局、提升市場份額難得的一個機會?!?/P>
與華為的做法類似,華碩也在去年底宣布了 “凍結人員招聘”和“精簡5%員工”的人力管控計劃。華碩電腦總公司方面表示,通過績效考核在公司內部實現優勝劣汰的做法,是華碩內部早已形成的一個長效機制,在華碩看來,這樣做有利于提升企業運作效力。
1月裁員潮
1月15日
加拿大北電網絡宣布破產
1月16日
摩托羅拉宣布裁4000人Google裁減100名招聘人員AMD宣布裁員1100人
1月17日
美國CircuitCity破產
1月21日
英特爾宣布裁員6000人愛立信宣布裁員5000人
1月22日
微軟宣布裁員5000人索尼宣布關廠裁2000人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