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SNS的盈利突破口
在今年的“IT兩會”上,有一個專場是討論沒有贏利的SNS如何過冬的問題。從這個標題就可以看出來,SNS雖然聲勢夠大夠壯,但并未解決實質性問題---贏利。這情形頗為滑稽,就好比人走夜路因為害怕而故意大聲唱歌一樣,SNS如今不過是多人一起走夜路,為自己壯膽而已。表面風光暗地苦,日子并不好過。當經濟寒冬突然而至,實體經濟受到沖擊的情況下,SNS在商業模型沒有突破,缺乏有效贏利模式的情況下,很難讓人相信它們能夠集體支持撐到春天到來。畢竟,普遍的輿論認為這個冬天將會十分漫長。事實可能是,比人們想象的更加漫長。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的模仿者均要回頭仰望SNS鼻祖。很不幸,Facebook一段時間里大量高管紛紛離職的負面充斥了各網媒的版面。雖然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獲勝讓互聯網風光了一把,也讓Facebook微笑了一次,但Facebook本身的贏利情況并不樂觀。而奧巴馬的事情在中國基本不具備復制的可能性。看來,中國的本土SNS還得在漫長的黑夜中獨自摸索,人們不禁要問:那盞贏利的啟明燈到底在何方呢?由于SNS這種web2.0的新模式之前并未在互聯網界出現過,無案例可供參考借鑒。所謂病急亂投醫,此時看看其他人的過冬方子或許能夠有一些啟發。
記得上一次冬天,門戶的過冬策略堪稱經典。當時門戶之戰陷入膠著狀態,網易率先打破沉悶,開辟了SP和網游的新戰場,從而讓網站迅速走出虧損的沼澤地,丁磊也因此一舉成名,戴上首富桂冠。自那之后,SP象瘋長的水草一樣彌漫各個大小城市,很快成為人們痛恨和投訴的對象;而網游在今天更發展成為中國互聯網的三駕馬車之一。時至今日,SNS能再寄望于相同的市場策略嗎?顯然不行。如今運營商對SP的監管越發嚴格,曾經賺得盆滿缽滿的SP集體面臨不轉型就無法繼續生存下去的境地。又怎么可能幫得了陷入重重困境的SNS?而網游就更不可能了。雖說網游缺人,SNS缺內容,但二者的嫁接還是存在諸多技術問題和文化區隔。技術方面的事兒好解決,但文化就不好解決了。如今網游已成長為獨立的產業,且有特殊的社區文化。雖然SNS也是社區,但性質完全不同。雖然巨人和51剛剛牽手,但隨后的彩虹QQ丑聞還是讓這種合作蒙上了一層陰影。能否獲得成功,目前尚不知道。
辦法總比困難多。就在業界均未找到理想出路的情況下,愛情公寓的一個小小標志卻打破了這種沉悶,一下子讓人看到了贏利的希望所在。星巴克入駐愛情公寓使得它的品牌價值一下子與眾多SNS拉開了較大的距離。一直以來,星巴克都被視為高端商務人士交流的地方,SNS被視為朋友間聯絡的網絡棲息地。按理說這二者應該沒有什么特殊聯系。但愛情公寓里星巴克的導入顯得自然,恰如其分。在那個眾人熟知的綠色標志背后,或許正是網站運營者對贏利方向的大膽探索。
根據二八法則,有價值的一端往往體現在“二”的部分。和眾多SNS一樣,愛情公寓迅速吃透了“八”的生長力量,城市里大量的年輕白領迅速入駐愛情公寓。但不同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愛情公寓逐漸擁有了自己的特色。在眾多SNS長得一個模樣的時候同,愛情公寓鮮明的色彩的確讓人眼前一亮。這種氛圍最終成功吸引了星巴克這樣的客戶。很顯然,這只是一個開端,遠未結束。回過頭來冷靜地分析,并非所有SNS都能導入星巴克。這里還存在SNS定位與品牌定位的銜接問題。當初一股腦追隨SNS的眾多網站或許并沒有認真考慮過將來的方向,先圈人再突破,如今卻面臨發展的困境。而后進入者愛情公寓顯然是看準了地方猛然下刀,一下子***。后發優勢顯現出來。
SNS還得在黑夜里摸索贏利模式,但時間成本非常地高昂。環境在迅速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SNS是不是該明確一下網站的定位,營造出自己的特色。否則,能有什么優勢在客戶面前爭取那份唯一的廣告份額呢?客戶雖然不懂互聯網,但客戶也有腦子,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當愛情公寓這樣的對手一同出現時,沒有特色的SNS拿什么去競爭呢?筆者以為,當下SNS贏利的突破口首先在于沉下心來練內功。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