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提示詞,事實上就是一種聊天技巧 原創
“ 提示詞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二個是讓大模型能聽懂 ”
關于提示詞,大部分人很多時候都把提示詞想的太復雜了;特別是一些沒怎么了解過大模型技術的,一些營銷號或者培訓班上來就告訴你一套提示詞模板,然后讓你按照這個模板來寫提示詞。
你說他們提供的提示詞模板有沒有用?當然是有用的,但有一個前提是在某些場景下是有用的。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提示詞模板只是一種寫提示詞的套路,但這個套路并不是所有的模型,所有的場景都能用;因此,這時就需要自己學會修改和調整提示詞。
而修改和調整提示詞的前提是,你了解什么是提示詞,以及應該怎么設計和優化提示詞。
提示詞-prompt
提示詞定義:提示詞是用戶對大模型的輸入,用于指引模型生成符合需求的輸出。而提示詞工程是一門關注于提示詞開發和優化的學科,旨在提高LLM處理復雜任務場景的能力。
從這里可以看出,提示詞就是用戶對模型的輸入,不論是一個字還是一段話或者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都可以是用戶對大模型的輸入;因此,提示詞沒有任何絕對標準;萬物皆可是提示詞。
而現今業內所制定的一些提示詞模板或標準,只是基于一種經驗的科學,根據大量的經驗測試,發現按照某個方式寫提示詞會讓大模型的輸出效果更好。
今天我們就換一個思路來理解提示詞,先不管提示詞是用戶對大模型的輸入;我們先從問題的本質出發,大模型是什么?
大模型是機器學習領域中的一個實現——叫深度學習;而機器學習又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種實現方式,因此大模型本質上是一個人工智能的問題,雖然大模型還存在很多問題。
既然是人工智能,我們就把大模型當作一個真正的“人”來對待;只不過這個人可能有時候很聰明,有時候又是一個不太聰明的亞子。
所以說,我們和大模型這個人工智能怎么交流?當然是聊天了,大部分之間的交流基本上都是通過聊天來實現,然后可能會輔助一些其它東西;如畫圖,分析,梳理等等。
而這個聊天的內容就是大模型領域中所說的提示詞;而聊天最重要的是什么?
首先是你的聊天對象知道你說的是什么,就是他要有理解你說話內容的能力;其次,就是你怎么把你的東西表達的更清楚,不論你使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但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你對方明白你的想法。
前者是讓你在不同的任務上,選擇不同的模型;比如你不可能讓一個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去幫你繪畫;而后者就是提示詞的范疇,怎么表達清楚你的想法,然后讓大模型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事。
提示詞最貼近生活的場景就是和不同的人交流不同的或者相同的一件事;比如說,同一件事你和自己家人講,和大人講,還小孩子講需要的是不同的表達方式;而不是說,你用一種表達方式就可以所有人都聽明白你想表達的內容,這個是不現實的。
所以,想學好提示詞就要學好怎么聊天,比如怎么追你的女神,需要聊什么話題,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才能讓她喜歡而不是反感。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AI探索時代 作者:DFi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