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36億收購數據庫初創公司,CTO劇透GPT-5
剛剛,OpenAI收購了數據庫初創公司Rockset。
公司由Facebook工程師創立,主打實時搜索和數據分析,能夠實現毫秒級延遲。
這項收購作價5億美元(約36億人民幣),而且與之前收購另一家公司不同,這次除了要人,技術也會被整合進OpenAI的產品。
按照官方說法,這次收購將增強OpenAI的檢索基礎設施,幫助企業把數據轉化為“可操作的智能”(actionable intelligence)。
有網友表示,OpenAI的算法和算力都已經很強了,此次收購也將幫助其應對數據層面的挑戰。
還有人猜測,OpenAI是不是要造搜索引擎了。
誰是Rockset?
Rockset于2016年創立,總部位于加州的圣馬特奧(San Mateo)。
領英資料顯示,該公司規模為51-200人,有86名用戶的資料與之相關。
假設按照80人來計算,5億美元平均到每個人頭上,就是625萬美元,約合4500多萬人民幣。
該公司由Facebook的工程師創辦,包括兩名聯合創始人在內,公司的六名高管中有四人都曾有過在Facebook工作的經歷。
創始人兼CEO Venkat Venkataramani,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計算機碩士,在2016年創立Rockset時已有14年的數據庫工作經驗。
他曾任Facebook基礎設施團隊的工程總監,所帶領的團隊為15億用戶管理在線數據服務;更早之前,Venkat在甲骨文公司擔任主要技術人員,同樣從事數據庫工作。
聯創兼CTO Dhruba Borthakur,是比Venkat早七屆的校友,同樣在Facebook從事過數據庫工作,還是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統的創始工程師之一,以及開源Apache HBase項目的貢獻者。
架構負責人Tudor Bosman,斯坦福計算機碩士,擁有7年的Facebook工作經歷,是Facebook搜索引擎Unicorn的領導者,還曾在甲骨文、谷歌等公司擔任軟件工程師。
還有負責工程的副總裁Louis Brandy,于2021年加入Rockset,此前在Facebook工作了10年,做到了工程部門的主管。
Rockset的主營業務自然也是與數據庫相關,具體來說是實時搜索和分析數據庫,旨在為事件流、CDC流和向量提供毫秒延遲的分析查詢。
而為Rockset“貢獻”了四名高管、現已成為Meta的Facebook,也成了Rockset的客戶。
據介紹,Meta在PyTorch上,用兩周就完成了Rockset的部署和遷移,并將查詢延遲降低到了亞(sub)秒級別。
截止上一輪融資,Rockset已經獲得了1.17億美元,主要投資者包括紅杉資本,以及頂級風投機構greylock等。
最近的一次融資是在去年8月,Rockset獲得了4400萬美元,估值為1-5億美元,最終OpenAI的收購價格也是敲定在了5億美元。
OpenAI意在何為?
雖然OpenAI確實投資過很多初創公司,但是直接公開收購的舉動并不多見。
加上去年收購游戲公司Global Illumination,一共就只進行了這兩次。
至于OpenAI到底想要干什么,也和上次一樣沒有披露詳情。
OpenAI公告中的說法是增強基礎設施,讓AI“變得更有幫助”。
可以確定的是,此次收購之后Rockset的技術將會被整合,支持OpenAI的檢索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團隊成員也將加入OpenAI。
而被收購的Rockset一方,CEO Venkat在通告中直接說,此舉將會幫助構建安全有益的AGI。
官方消息之外,有網友發現,ChatGPT最近的聯網搜索變得比perplexity快,不知道是不是已經提前用上了Rockset。
的確,實時的數據索引和檢索能夠為AI模型的準確性和性能顯著提高。
所以,整合這樣的技術,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解決所有大模型從業者都在面臨的數據問題,也可以為此前傳聞中的“OpenAI搜索引擎”鋪路。
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被一些網友看作是OpenAI進一步邁向B端市場的一種舉措。
不過,在如此之多的推斷當中,熱度最高的一條評論,關心的還是GPT-4o的“視頻通話”到底什么時候上線,還有Sora又在哪里……
One More Thing
雖然GPT-4o的視頻通話依然沒有鋪開,但關于GPT-5,OpenAI CTO卻已經有了新的暗示。
不久前,Mira回到了母校達特茅斯工程學院,并接受了訪談。
期間Mira對各代GPT的表現做出了評價,表示GPT-3是幼兒園水平,GPT-4則達到了高中生水準。
而目前OpenAI的目標,是讓下一代模型(大概是GPT-5)在特定任務上達到博士水平。
至于具體的問世時間,Mira表示,或許是(Let’s say)一年半之后。
本文轉自量子位 ,作者:量子位
